理论教育 清代船递封:海上传承的商业信笺

清代船递封:海上传承的商业信笺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件东北营口—山东黄县跨海船递封,从海北邮海南。20世纪90年代胶东黄县城北单家搁棚曾发现一批清代商民信笺,单家祖上在关东长春、营口从商,银信大都走水路,从营口船递抵黄县后由钱号转交单家。第三件清代台湾海峡经商船转递的银信。第五件清光绪年间宁波慎康钱庄交航船递寄竺钜封的银信。这是一件标准的船递封,封面及书信内多处书“驳临溪”“驳宅坦”“今驳上腌亥油六篓交临”。

清代船递封:海上传承的商业信笺

下面介绍八件清代跨江过海船递的银信实寄封,内含东北营口船递山东黄县、台湾海峡船递厦门后经民信局转福州、江西景德镇过江邮湖北沙市、平湖木舟跨江过海邮宁波上海邮发宁波后经航船转发至鄞县云龙以及内河航船传递的银信等,反映了近代民船传递银信的真实状况,它们是我国水路交通邮递史研究的重要实证资料。

第一件 东北营口—山东黄县(今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跨海船递封,从海北邮海南。20世纪90年代胶东黄县城北单家搁棚曾发现一批清代商民信笺,单家祖上在关东长春、营口从商,银信大都走水路,从营口船递抵黄县后由钱号转交单家。附一件庚申封试读于下:

⊙图1-1

⊙图1-2

中式封上书“内信并易三单,记小油篓一个、□□□□一个、□□□记小油篓一个,烦李隆昌宝舟吉顺黄邑西关□巷子祈交聚顺钱铺爷台转递,丕抡单三兄收启”,盖“兴顺公记”方章,右上盖“公记”花式章一枚。(图1-1)封背中缝书“庚申又叁月拾五日营封”,另书“一路平安,顺风相送”吉祥语。旧时商民书信汇银运货水陆运输全仗木帆船传递,跨洋过海风险大,因此一路平安、顺风得利是最重要的。封书“庚申又叁月”,即清咸丰庚申年(1860)阴历闰三月寄发,这是一件比较早的船递封。(图1-2)船递封有的正面盖船主戳或手书船主名、船名。“聚顺钱铺爷台转递”,说明在民信局系统尚未健全之时,除了航船和运输船之外,大的商行和钱庄也曾兼营银信业务。封正面左下方落款处除盖红色字号章之外,托寄人另画押为据,一气呵成。

第二件 清代台湾海峡经商船转递的银信。中式红条封,上书“吉函至福州城内侯官县直至米仓前左畔第一间询交台湾寄寓新竹方伯第内,林二相公访渔台甫升展”“勿滞酒例”“同振由厦门木屐街庄春成转发”,上下盖“报平安”红色花章。(图2-1)封背书“庚字第壹号付福州”“吉蒲月初一日弥”“收此信后即速复,知久不来信是何”,中盖“厦门木屐街晋昌局”红色信局戳、“鹭江庄春成书柬”章等。庚子年为光绪廿六年(1900)。封正面书五十余字,十分详尽,收信人是台湾寄寓福建的商人。(图2-2)原件1900年从台湾淡水船递至厦门木屐街庄春成商行,再由厦门木屐街晋昌信局(本街)转发至福州,海陆邮路十分清晰。

第三件 清代台湾海峡经商船转递的银信。1901年2月从台北大稻埕万福兴轮船递至厦门转发。中式美术封,上书“福州南台中亭街庆春纸行内递交源远宝行内叶老师爷□□□为转城内米仓前林相公昉渔收展”“酒例乞先代理”“辛二月廿九日缄托”。(图3-1)封背书“吉封,速交勿延,切盼回音”“潘樵门在厦门转寄”“三月初七早□”,上盖“福建正大信局”红色戳,上下各一枚,中盖“厦门大史巷万福兴轮船局”三格碑形戳,左上方另盖“回信请送正大信局”戳一枚,不清,以及报平安花卉图封口章。(图3-2)据介绍,林知义信函中曾提及自辛丑正月由淡水迁至台北大稻埕,原件应由台北大稻埕船递至厦门,由潘樵门在厦门交正大信局转寄至福州。“福建正大信局”戳同“宁波正大信局” 戳十分相似,正大信局建于清道光年间,历史悠久。

第四件 光绪庚子(1900)八月廿五日从台湾淡水直接交陈升源轮船转递至厦门信局,二程由政大源轮船信局递交福州林二相公。中式红条封,正面书“内函到福州城内南大街侯官县直送新米仓前左畔第一间大厝内询交新竹方伯第林寓,林二相公访渔甫亲展”“酒例”“由台同振晦尘氏拜于八月廿五日”。(图4-1)封背书“速望回音”“付交此信之信局来切切”“接手生□吉封”“勿滞交至嘱”。左盖一枚非常特别的轮船转信红色戳曰“陈升源轮船转信”,中盖“政大源轮船信局” 戳,两戳色淡。此件从台湾淡水同振公司船递至厦门,封背盖“陈升源轮船转信” 船家戳,用意十分清楚,由轮船转信而不是陈升源轮船信局交寄。与近几年所发现民国时期钱塘江流域船递封上所盖船家戳十分相似,从而可以看到船递银信的历史渊源。(图4-2)

上述四件都是经船递后转信局交寄。

第五件 清光绪年间宁波慎康钱庄交航船递寄竺钜封的银信。附函内书“今接手书,已悉□昨日交航船寄下慎康票洋贰百元又钥匙……并无寄来,不胜诧异之至,望速向航船查究乃要。今来慎康票叁拾元……顺报甬新本规元(商码)……本庄三月十一”。(图5)南方水乡私家交通船在客货两运之外,还将为客商邮递银信包裹作为一项业务,有的航船同钱庄、商行、邮局签订合约,凡有遗失或损坏必须照价赔偿。函中通报的甬新本规元时价(商码)是钱庄商行间银圆制钱兑换银两的市价,其差价时有上下,商贾从中获利,钱号则通过交通船互递情报。

⊙图2-1

⊙图2-2

⊙图3-1

⊙图3-2

⊙图4-1

⊙图4-2

⊙图5(www.daowen.com)

⊙图6-1

第六件 清光绪年间一件中式红条船递封,由浙江兰溪水路驳船经皖南歙县渔梁至绩溪县临溪镇再转驳宅坦。封正面书“外腌油陆篓,送渔梁交姚利达宝行速料理□临溪巴有美宝行收下转□宅坦胡和泰本号升。兰溪曹三德缄”,上盖“浙兰大新成记书柬” 章。封背书“兰至梁川捐付讫,梁至临照例”,双向付费,中缝书“元月十六日”。(图6-1)封内附大红洒金宣纸信笺,内书“和泰宝号新禧:今□上腌亥油六篓,交临巴有美行转上,如信到之日……先请新安。亲翁大人诸姻伯叔均此申贺。晚曹三德叩”。(图6-2)此件为曹三德由浙江兰溪经驳船发回皖南的信函及货物,正月为新年,为之函书新禧、新安与申贺,并使用大红洒金纸。

⊙图6-2

⊙图7-1

⊙图7-2

驳船一般为非机动船,与拖船或顶推船组成驳船船队,可穿梭于狭窄水道和浅水航道,并可根据货物运输要求而随时编组,适合内河各港口之间的货物运输。驳船可分为客驳和货驳。客驳专运旅客,设有生活设施,一般用于支河客运。货驳用于载运货物,按所运货物可分为干货驳、矿砂驳、煤驳、油驳等,其特点为设备简单、吃水浅、载货量大。

这是一件标准的船递封,封面及书信内多处书“驳临溪”“驳宅坦”“今驳上腌亥油六篓交临”。在钱塘江和江右吉水船递封中也常见盖有“××驳船×××”船家戳。

第七件光绪戊申年(1908)从上海邮宁波鄞县云龙双桥官局转民船实寄封。中式红条封,正面书“内信,寄甬江邑庙西牌楼下,送方合兴小木作内方桂棠先生收下。费神烦转递交云龙荻江岸航船贤根老大寄双桥徐云宾先生亲展。申童生春托”。左盖“戊申”年份戳及“上海龙华厂经理处”红色章。(图7-1)封背贴蟠龙1分票两枚,销“江苏上海戊申八月九日”干支小圆戳,落地盖“浙江宁波戊申八月初十”腰框式干支戳。另盖红色护封章及“英界圆明园路十三号”地名章,“回信寄申圆明园路十三号交龙华制笔厂经理处”。(图7-2)

原件由上海英租界圆明园路邮浙江宁波邑庙(城隍庙)西牌楼后转交鄞县云龙航船贤根老大寄双桥徐云宾。清末鄞县双桥大清官局邮路尚未畅通,信件需经航船转递,故从上洋邮寄至宁波城隍庙后再由航船老大转递至双桥,邮政官局转民船分两程传递,后程由航船老大完成。实物证明船递邮件自近代至新中国成立后都是存在的。

⊙图8-1

⊙图8-2

⊙图8-3

第八件江西景德镇邮湖北沙市,中式封,上书“内信,外亥油壹包、茶饼壹佰块、粉丝壹斤、白糖壹斤,交查筱山先生收。祈给力洋三百卅六文。镇炳文寄”。(图8-1)背书“桂闰二月念八日封”。(图8-2)附信内书:“前接观保兄交来尊示,内附英洋壹元,照收无讹。本当即代办寄,奈观保兄往返贰次均不能挑,是以候其来镇,延迟之久。今照办上此四样,计重拾四斤,望给力洋叁百卅六文。亥油连皮拾壹斤,计洋贰元;茶饼壹百块,计洋贰百文;粉丝壹斤,计洋一百六十文;白糖壹斤,计洋一百八十文。共计英洋贰元另五百四十文,两抵仍欠洋一元另五百四十文。其款请交舍家用可也。筱山公升。又月廿八日,炳文奉字。”(图8-3)

试析:

1.信函并包裹从江西景德镇通过“观保”水路船递,曾因“观保兄”两次未取,故延迟至今才照办,重量共14斤,邮资为制钱336文。物品四样,同封前所述一致,合计英洋2元另540文,前收“观保”交来银信内附英洋1元相抵,尚欠洋1元另540文。其款请交舍家家用。看来水路船主观保经常往返于湖北沙市至江西景德镇一线,有固定船期航班,为商家传递银信包裹。首次查筱山在沙市托观保汇寄银信并英洋1元至景德镇交镇炳文购物,后因观保出班,两次未取,以致延迟,第四次才照办寄奉托购物品。

2.邮资336文按当年关银1分银折制钱16文计算,合计关银2角1分,7公斤包裹从江西跨省过江邮递至湖北应为廉价,水路船递成本确实低廉。

3.信笺生动记述了江西景德镇—湖北沙市间水路信客船递银信与包裹的全过程,交代十分清晰。它反映了当年的物价与江西景德镇的繁荣昌盛,湖北沙市尚须至景德镇购买副食品。

4.从清道光至民国农历纪年闰二月仅见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与宣统二年庚戌(1910),清光绪后期我国已通用龙洋以及铜圆,此信笺内外通用英洋和制钱,界定其为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应为合理。信书“又月廿八日”中的“又月”即“桂闰”(闰八月)之意。

此封看似十分平淡,但内涵丰富,非常难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