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盐源县自然资源概况

盐源县自然资源概况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地资源截至2012 年,盐源县面积为8 398.6 平方千米,其中盆地面积1 049 平方千米,拥有耕地82 万亩,已利用耕地仅52 万亩,尚有30 万亩荒地可待开发。盐源砖坯矿储量达4.4 亿吨,居全国第二位;沙金、岩金有较为悠久的开采历史,重达成14 斤的巨型自然金块就出在盐源。盐源位于横断山系,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给多种植被生长创造了条件。盐源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盐源县自然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截至2012 年,盐源县面积为8 398.6 平方千米,其中盆地面积1 049 平方千米,拥有耕地82 万亩,已利用耕地仅52 万亩,尚有30 万亩荒地可待开发。盐源县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的主要组成部分,享有“金盆宝地”盛誉。地貌:盐源县境内地形以四周高山峡谷,中部丘陵盆地为总特征。一般海拔在 2 300米至800 米,最高海拔4 393 米,最低海拔1 200 米。气质:盐源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全年无霜期201 天,年均气温12.1 °C,最高温度30.7 °C,最低温度零下11.3 °C。县境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征,年均降水量855.2 毫米,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一是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盐源可开发利用为耕地的土地达110 多万亩,且大多地势平缓,土层比较深厚,土质较好。受青藏高原强辐射的影响和孟加拉湾暖流对四川盆地湿润气流的交汇作用,呈现出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小气候,具有日照充足、降雨充沛、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显著特点,是各类动植物的“基因库”。海拔 2 000米以下的沿江河谷地区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苕、土豆等,粮食单产高,质量优。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甘蔗等,同时出产板栗、柑橘、桐子、核桃香蕉等。海拔2 000至2 700 米的平坝主产水稻、玉米、洋芋、大豆、小麦等。苹果种植面积已达15 万,总产量已达1 亿公斤。盐源苹果的主要特点是比内地苹果早熟一个月,且果大、色艳、味醇、汁多,可溶性固形物高,是省苹果商品基地县。海拔2 700 至3 300 米的二半山和高寒山区以洋芋、玉米、燕麦、青稞为主。现有340 多万亩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区域。二是有得天独厚的地下矿产资源,盐源地处地槽与地台之间的过渡地带,跨两个地层区和三个地层分区,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和特殊,是攀西南裂谷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探明的矿藏达41 种,煤储量占全凉山州总储量的87%,达4.8 亿吨;铁矿石储量达6 000 万吨,平川铁矿由于杂质少,品位在50.43%以上,被称为“高炉味精”、钢铁工业的“巧克力”。岩盐31.8 亿吨,被称为“白珍珠”,是全省第二大盐业基地。一位女诗人在《盐源颂》写道:“盐之源,在盐源,石头草木都姓盐,盐源的盐全都开出来,能把地球都泡咸。”盐源砖坯矿储量达4.4 亿吨,居全国第二位;沙金、岩金有较为悠久的开采历史,重达成14 斤的巨型自然金块就出在盐源。还有铜、花岗石、黏土、蓝石棉等分布较广的矿产资源。三是丰富的水能资源。由于水系发展,河流纵横,雅砻江环县而过,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国家在“三江”上规划的14 座大型水电站中,有三座在盐源境内,锦屏电站一、二级600 万千瓦,官地电站160 万千瓦。二滩电站的主要库区也在盐源境内。除邪念砻江外,盐源河、平川河、五道河、树瓦河、冷水河、黑水河、马丝螺沟、小金河等河流落差大,水质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151 万千瓦。四是云贵高原上的“绿色长廊”。盐源位于横断山系,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给多种植被生长创造了条件。全县现有林地715 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1%;有云杉、冷杉、落叶松、柏木、云南松、高山松、桦木、栎树、杨树等树种。茂密的森林中有小熊猫等珍贵野生动物10 余种,有雷公藤、五味子、千里光、丹皮等40 余种珍贵药材,可入药的绿色植物达140 多种,有较大的开发价值。盐源县所产珍贵药材种类丰富,有贝母、大黄、五味子、当归南星、丹皮、丹参、山楂、乌梅等上百科名贵药材,可入药的植物1 400 多种;有动物药材熊胆、麝香,水獭、羌活鱼等13种。五是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建制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独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在8 000 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正像清代文人曹永贤所说的那样“时清燕燕,气艳熊熊,莺迁出谷、虎踞腾空”。为了全面振兴盐源经济,加快发展步伐,将继续培育五大支柱产业,即培育苹果、采矿、畜牧、烤烟、旅游,振兴工业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富民兴县。重点是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项目来抓,以泸沽湖开发带动二滩库区、公母山、白乌溶洞等景点的开发,扩大对外开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二滩的截流,使雅砻江的水位上升,目前已可从二滩库区直接乘船抵达盐源县,需时约4 小时。盐源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泸沽湖是长江流域第五大高原深水湖泊,系四川省著名风景名胜区。19 世纪30 年代,美国学者洛克在《中国古纳西王国》一书中说:“无法想象比这更美的一个布景。”泸沽湖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当地古老的社会形态,古朴自然而又神奇的原始风情(母系社会遗风犹存),神秘的宗教文化,如痴如醉的歌舞等,构成一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

文化整合的概念起初由文化人类学、文化社会学界提出并关注,后渐为地理学者重视并开始研究,也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宏观上,文化整合是通过融合、继承其他优秀文化以实现进步的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整合一般会给社会带来新鲜的血液,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相同、相近的自然环境促使不同文化的融合。先进文化是指各种文化中优秀、合理、符合时代要求的部分。文化整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对比选择和体验吸收,逐渐实现融合。通过文化整合,提高内部凝聚力,实现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推动各民族文化和国家乃至世界整体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地域文化:人类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和地域特点的,反映其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而地域文化是构成全人类文化的基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同一个国家,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互为区别的地域文化。中国文化有源有流、深厚深远、仪态万千,地域文化的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

经济影响:经济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构成,区域经济决定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但是,文化并不是随经济亦步亦趋地发展。文化有自己的独立性,一旦形成,就有其相对稳定性。文化除受经济的根本作用外,还受历史积淀、传统演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过去经济发达,后因多种因素落后了,其文化影响力仍可能因惯性持续很长时间。政治等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地理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而影响当地文化进程。一方水土育一方人,风萧萧兮易水寒,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地理环境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地人们的性格和心理。(www.daowen.com)

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支撑作用,不同的区域经济孕育出不同的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环境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总是体现出受不同类型地域文化影响的深刻印记。作为非上层建筑层面的文化,属于非正式规则的文化,它经历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公共选择后,最终积淀在这个地区、这个民族的血液里,然后,又由一代一代人承袭下去,构成了这个地区的文化底色、社群特色和民族特质。人们往往把这种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持久的稳定性,它是一个地区、一个社群、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和文化的根。没有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就没有存在的土壤。因此,传统文化在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地域文化环境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在经济运行中,每一个活动主体都无可避免地感受到文化背景的深沉力量。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在当代,文化力量对于经济效益的作用日益显著,一方面,人们享受着文化背景所赐予的灵感和力量;另一方面,他们也日益感受到消极文化所带来的惰性与锁定效应。

地域文化本身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现代市场经济绝不是没有主体的单纯经济运作过程,而其主体就是具有健全的经济理性和道德约束的人。经济发展离不开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一定的经济土壤必然生长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当地域文化经过挖掘、整合、归纳、成型,被群众所认可进而深入人心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剂,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起来,树立起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从而对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时时刻刻发生影响和作用。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塑造不同品位的人,不同品位的人创造出有着质的差异的生产力的其他要素,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社会兴衰。地域文化一种生产力。因为经济成果并非一种单纯的物质加机械、资源加资金,而是包括文化教育、思想精神、科技智慧等因素的综合凝结。社会历史的发展实践表明,经济需求有着明显的文化导向,这种导向逐步由原来以经济价值、经济消费为中心转变到以心理、道德、社会及审美等精神价值为中心。用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的话说,就是由原来只能满足少量基本物质需求的经济,转变为力求满足永无止境的各种精神需求的经济,这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当今信息社会使得处于不同地域的居民面对着共同的生活境遇,不在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再也不是像过去那样与自己完全不相关了。对更遥远的地域出现的文化现象发生兴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文化正逐渐脱离产生它的特定社会语境,转而成为一种“浮动的符号”,直接进入其他不同地域的文化语境,并融入一个巨大的全球文化网络之中。在许多连生活必需品还仍然匮乏的乡村和城市,人们却可以收看到卫星电视音乐电视、有线电视或收听到世界来自各个角落的无线广播,可以通过网络连接整个世界。当地域文化被商业化的文化生产机制加以大众化的制作、改造之后,它原有的地域局限性和特殊性等特征就会被无情地、彻底地削平,从而具有了平均性、同质性、大众性、普适性的特征。市场化和网络化要求我们建立兼容创新的地域文化形态。这是一种科学文化的整合与文化的生命接续方式,促使地域文化形态不断地对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世界的先进文化进行优化选择、整合吸收,在吸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