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盐铁文化亘古千年,而且影响着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精准而言,应该说盐源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如盐源地名的由来——积淀了千年的宝贵的盐文化资源。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盐源就先后出土了大批令人惊讶的文物,有旧石器时代的石斧;有新石器时期的石刀、陶片;有战国至西汉的青铜器。距盐源城东北七千米的毛家坝西汉古笮人墓,早在1988 年就曾出土过国家一级战国文物青铜鼓。其后,通过省州文物部门以及南方丝绸之路考古队的考古、挖掘和发现,大量青铜器等器物和武士遗骸、殉葬马骨等墓葬文物相继出土。通过考古专家考古分析,盐源古代处在南来北往各民族交往的要道上,文化面貌相当复杂,对古墓的研究对了解盐源古代民族文化的演变极有帮助。有专家认为,笮文化似乎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有着联系。像三星堆一样,盐源古笮人文化遗存的多样性特征让人扑朔迷离。无声的文物向世人证实,早在五千年前,盐源先民就在这里生活繁衍,战国时期这里已成为重要的民族走廊,是南北文化长期融合的区域。盐源距今已有2 000 多年的建县历史。千百年来,盐源承袭了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积淀了厚重的本土历史文化。摩崖石刻“润盐古道”在西昌至泸沽湖公路金河与骡马堡间的路旁山崖上(距公路几十米),崖下有一条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依山通向远方,这便是南丝绸之路上的运盐通道。据《汉书》记载:“定笮县出盐,步北泽在其南。”在西汉以前盐源就已产盐。因为盐的缘故,盐源在元朝时叫过润盐州,在明朝时叫过盐井卫,至清朝雍正六年以盐名县定为盐源。盐源境内产卤,且分布较广。但产量最高的只有两处:分别是县城所在地的白盐井(今盐源盐厂,经过公母山可参观)和位于盐塘乡政府所在地的黑盐塘(盐源至泸沽湖公路旁)。可以说盐源盐文化蕴藏着厚重的历史。还有,盐源盐的储藏量巨大:通过钻探,盐源盐矿宽1千米、长1.7 千米,埋深0.7~1.2 千米,储量达30 多亿吨,“盐源”之名确实名副其实。现在盐源盐厂年设计生产能力达到80 000 吨。食用盐除供应全州外,还销往附近邻省、县。但是为什么今年却出现衰退状态呢?虽然原因多样,但是与自贡相比,在盐文化知名度(燊海井),盐文化与盐创新(美容、日常生活用品)、盐文化与盐帮菜、盐文化与恐龙文化整合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现代贸易理念不仅仅只是销售食用盐的单纯思路,还必须树立生态旅游的无烟工业发展观念,换言之,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整合应合理利用现代创新技术、现代“Internet+”经销模态。如浙江绍兴把鲁迅纪念馆、兰亭序原址、陶公山、绍兴雕花酒,特别是书法作品、刺绣等文化整合销售,大大提高文化和经济效益附加值。(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