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菜以盐为先,中国古代把盐称为“百味之祖”。宋应星在《天工开物》有云:“口之于味也,辛酸甘苦,经年绝一无恙。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胜匹,倦怠恢然。”[2]可见盐之于人们生活和生理的重要性。盐的来源据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产源》:“或出于海,或出于池,或出于井,或出于山,要其体质皆为水气之所成。《尚书·洪范》:‘水曰润下,润下作咸。’此盐之根源也。”[3]有对盐之需,便会产盐,也就渐而有盐业之兴。中国很早就产盐,不同地方据地势、资源之异,就地取材生产不同类型食盐,所以有了海盐、池盐、井盐、矿盐的区分。而“四川之盐,全出于井,井之创始,始于秦代。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于广都县穿凿盐井,其后识泉脉者逐渐增辟,遂善大利”[4]。
罗泉镇位于距资中县城51 千米的西北方向,处于仁寿、威远二县交界的深丘中,隐藏在沱江支流珠溪河旁。清代称罗泉井,民国三年改为罗泉镇,有千年盐城之称,是全国现存的100 个千年古镇之一。清《四川盐法志》记载:“资州罗泉井,古厂也,创于秦,沿于两汉晋、隋,兴旺于唐、宋、元、明。”又据《资中县志》:“罗泉建镇距今有1 700 多年历史,凿井产盐始于秦,兴于宋,衰于明,复于清。”[5]与《盐法志》略殊。依《盐法志》之说,罗泉从秦到明,盐业从未中断。然对其产盐的具体情况,史书少有直接描述,间有相关记载。《新唐书·地理志》卷四十二《地理六》对资州的井盐状况有如下记载:“内江县……有盐;龙水县……有盐;磐石县……有盐;资阳县……有盐。”[6]《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五《食货四》:“黔州有井四十一,成州、巂州井各一,果、阆、开、通井百二十三,山南西院领之。邓、眉、嘉有井十三,剑南西川院领之。梓、遂、绵、合、昌、渝、沪、资、荣、陵、简有井四百六十,剑南东川院领之。”[7]《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剑南道上》:“内江县……盐井二十六所,在管下;银山县……盐井一十一所,在管下。”[8]这两部唐书均提到资州产盐,而内江和银山为主要产盐地,可见此时的罗泉还未达到它的盐业发展鼎盛期。到明朝有何宇度《益部谈资》云:
盐井,各州邑多有之。大小不一,深可数十丈,上孔仅杯盂大,用竹作长筒,垂下取水而煎晒,即成盐。业此有成富者,亦有家为之累者,随其所遇。然开井只凭堪舆家言,不知何术得此。[9]
何宇度对四川井盐的描述甚是简单和笼统,然亦可见明朝四川各地的井盐生产仍是十分兴盛的。而《中国盐政史》对四川产盐地却有明确记载:(www.daowen.com)
明洪武间,以井分区,凡十五处,曰上流、曰永通、曰郁山、曰涂甘、曰云安、曰通海、曰福兴、曰广福、曰华池、曰新罗、曰富义、曰罗泉、曰黄寺、曰仙泉、曰大宁,各设盐课司,专司办盐征课。清代以厂统井,设厂二十二,曰富荣、犍为、乐山、三台、绵州、蓬中、蓬遂、乐至、胖镇、西盐、南阆、射洪、射蓬、简州、资州、井研、仁寿、云安、大宁、开县、奉节、盐源。[10]
于此,我们可见明朝的罗泉井已被记载,并设有盐课司,以司办盐征课税。至清朝,罗泉镇的盐业发展到顶峰,清光绪年间,罗泉已有盐井1 515 口,“井灶相连,长十里,盐区面积方圆覆盖100 多公里,极盛时年产盐2 252 吨。”[11]而这种盛况在民国继续发展,并于民国十四年(1925)获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随着制盐业的蓬勃发展,罗泉井商贾聚集,马嘶驼鸣,五里长街上坐落着多家外省会馆,会聚着各地各色的贩盐客商,饭铺、茶房、旅舍比比皆是,逐步成为今资中、威远、仁寿、井研和资阳等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了有效地管理产销和课收盐税,清朝雍正七年(1729),资州府设立罗泉分州府,辖今仁寿、威远、资中等三个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