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安府钱塘、仁和、盐官三县
建炎三年(1129),杭州升为临安府。[17]
(1)钱塘县。
《元丰九域志》卷五《两浙路》和《宋史》卷八八《地理四》均载钱塘县有一盐监,其设置时间和具体地点不详。
《宋史》卷一八二《食货下四》曰:“(熙宁)五年,以卢秉权发遣两浙提点刑狱,仍专提举盐事。秉前与著作佐郎曾默行淮南、两浙,询究利害。异时灶户煮盐,与官为市,盐场不时偿其直,灶户益困。秉先请储发运司钱及杂钱百万缗以待偿,而诸场皆定分数:钱塘县杨村场上接睦、歙等州,与越州钱清场等,水势稍淡,以六分为额;杨村下接仁和之汤村为七分;盐官场为八分;并海而东为越州余姚县石堰场、明州慈溪县鸣鹤场皆九分;至岱山、昌国,又东南为温州双穗、南天富、北天富场为十分;盖其分数约得盐多寡而为之节。自岱山以及二天富炼以海水,所得为最多。由鸣鹤西南及汤村则刮碱淋卤,十得六、七。”方勺《泊宅编》卷三、姚宽《西溪丛语》卷上、《长编》卷二三〇“熙宁五年二月戊辰”条也有同样记载,文字大同小异。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两浙路东部沿海地区自杭州至温州,海盐产地有杨村场、汤村场、盐官场、钱清场、石堰场、鸣鹤场、岱山场、昌国东监、昌国西监、双穗场、南天富场、北天富场十二个盐场。这十二个盐场卤水浓度由北向南逐步增高,温州的最高,杭州的最低。[18]其中,杨村场位于钱塘县,可能是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
《中兴会要》所载绍兴三十二年盐额提到钱塘催煎场。[19]《咸淳临安志》卷五五载钱塘场位于钱塘县浮山(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物产》提到浮山场。笔者认为,浮山场很可能就是钱塘场。
(2)仁和县。
前引《宋史》卷一八二《食货下四》提到熙宁五年(1072)仁和县有汤村场。《元丰九域志》卷五《两浙路》载仁和县有一盐场,很可能就是指汤村场。
据《咸淳临安志》卷五五记载,咸淳年间(1269—1274)临安府有汤镇场(即汤村场)、仁和场、许村场、盐官场、南路场、茶槽场、钱塘场、新兴场、蜀山场、岩门场、上管场、下管场,共计12 场。其中,汤镇、仁和二场在汤镇(今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乔司镇),许村、蜀山、岩门三场在许村(今浙江海宁市许村镇),盐官、南路、新兴、上管、下管五场在盐官(今浙江海宁市盐官镇),茶槽场在仁和县界端平桥(今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乔司镇附近)。[20]《中兴会要》所载绍兴三十二年(1162)盐额提到上管、蜀山、岩门、下管、南路、新兴六场,据此可知上述六场设置时间是在绍兴三十二年以前。仁和、许村、盐官、茶槽四场设置时间可能稍晚。
《淳祐临安志》卷九《山川》载赭山曰:“旧《图志》云仁和旧治东北六十五里,滨海产盐,有盐场。”可见,赭山附近有盐场。姑且称之为赭山盐场(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赭山镇)。
仁和县还有盐监。据《咸淳临安志》卷二一记载,仁和县汤镇有盐监北桥、盐监南桥。根据这两个地名推测,仁和县曾经有过盐监,而且就设在汤镇。该书卷五四载汤镇有买纳支盐厅,《中兴会要》亦载临安府有仁和买纳场。仁和买纳场很可能是由仁和监演变而来的(因为仁和监消失了)。叶唐稽曾任仁和监盐官。[21]
(3)盐官县。
《元丰九域志》卷五《两浙路》载盐官县有一盐监。盐官县是否有盐场呢?《元丰九域志》《宋史·食货志》《宋史·地理志》都缺乏记载。不过,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分析,盐官县是有盐场的。
曾任盐官买纳场监官的王墀,对庆元年间(1195—1200)盐官买纳场所辖催煎场有过详细记载:“盐官有监,肇自太平兴国,所以总纳诸场之盐课,如上管、下管、蜀山、岩门、南路、袁花、黄湾、新兴,皆隶于此。其厅治在县南一里许。考之《图经》,旧曰‘临平监’,而后改今名。总催煎场十,而今只存八。至其所以更废之故,则阙焉不书。岁合八场之额,以石计者,凡十三万九千有奇。”[22]盐官买纳场所辖催煎场原来有十个,庆元年间只有八个,除前面提到的上管、下管、南路、蜀山、岩门、新兴六场以外,还有袁花(今浙江海宁市袁花镇)、黄湾(今浙江海宁市黄湾镇)二场。显然,这八个盐场都在盐官县境内。
前引《咸淳临安志》卷五五载咸淳年间(1269—1274)盐官县有许村、盐官二场,这两个盐场也许就是王墀所说庆元年间(1195—1200)已经停产的盐场。至于这两个盐场何时恢复生产,则不清楚。不过,咸淳年间正在从事海盐生产,则是大致可以肯定的。该书卷三九还载盐官县有大朱桥盐场,原文曰:“鱼山渡在大朱桥盐场两岸,相望不远,潮势已杀,浙东士大夫惮于渡渔浦者多由此。”从中可以看出,大朱桥盐场位于浙江(今钱塘江)口外、盐官县境内,濒临大海。不过,该书卷五五所列临安府十二个盐场并无大朱桥盐场,可能是由于这个盐场生产规模较小的缘故。关于大朱桥盐场,元代以后没有记载。后来,这里的海岸线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大朱桥盐场很可能早已坍入杭州湾中。
2.嘉兴府嘉兴、华亭、海盐三县(www.daowen.com)
庆元元年(1195),秀州升为嘉兴府。[23]
(1)嘉兴县。
《太平寰宇记》卷九五《江南七》曰:“嘉兴监,本秀州嘉兴县煎盐之所,皇朝升为监。”嘉兴监设于嘉兴县(今浙江嘉兴),是生产海盐的场所。这条材料充分说明:北宋前期,嘉兴监是存在过的,嘉兴县是海盐产地。但是,《元丰九域志》《文献通考》《宋史》《长编》等史籍都没有提到嘉兴监,这就说明北宋中期以后,嘉兴监很可能不再存在了。
(2)华亭县。
《元丰九域志》卷五《两浙路》载华亭县有一盐监,浦东(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袁部(今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青墩(今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三盐场。《长编》卷一〇四“天圣四年十一月”条载:“甲子,以太子中舍李余庆为殿中丞。余庆同判秀州,请置海盐、华亭两县盐场。至是,岁收缗钱七十八万七千,特迁之。”据此可知,浦东、青墩、袁部三盐场设置时间为李余庆任秀州通判期间。关于李余庆就任秀州通判时间,史籍缺乏记载。根据北宋时期通判任期三年的规定和天圣四年(1026)十一月期满离任来看,[24]李余庆任秀州通判时间应为天圣元年至四年(1023—1026),浦东等三场设置时间就在此期间。
据《云间志》(上)记载,南宋时期华亭监辖有浦东、袁部、青村、下砂(今上海南汇区下沙镇)四个盐场,每个盐场都有子场。浦东盐场子场有浦东场、金山场、遮山场、柘湖场、横浦场,[25]袁部盐场子场有袁部场、六鹤场、横林场、蔡庙场、戚漴场,[26]青村盐场子场有青村南场、青村北场,下砂盐场子场有下砂南场、下砂北场、大门场、杜浦场。[27]其中,青村盐场当即青墩盐场。《中兴会要》所载绍兴三十二年盐额也提到了浦东、袁部、青墩、下砂四个催煎场。根据这些材料可以断定,下砂盐场虽然为后设,但是设置时间不会晚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四《苏州府·嘉定县》曰:“又县东南四十里曰大场镇,宋尝置盐场于此,因名。”《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一〇三《太仓州一》载大场镇曰:“在宝山县西南三十六里,宋时尝置盐场于此。”对于大场盐场,现存宋元文献都没有记载。《上海地名志》释“大场”曰:“相传宋时曾在此置大场盐场,故名。”[28]从这个解释来看,前引《读史方舆纪要》和《嘉庆重修一统志》所载很可能是根据口碑资料写成的。大场盐场位于今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可能出现时间较晚。
(3)海盐县。
《元丰九域志》卷五《两浙路》载海盐县有一盐监,海盐(今浙江海盐县海塘乡)、沙腰(今浙江海盐县海塘乡)、芦沥(今浙江平湖市新仓镇)三盐场。《宋史》卷八八《地理四》曰:“海盐,上。有盐监,沙腰、芦沥二盐场。”与《元丰九域志》相比,少了海盐一场。《两浙盐法志》卷二《图说·海沙场图说》曰:“宋立场于沙腰村,明道时罢,景祐间复置。又分为海盐场,以海盐监兼管。元并为一,名海沙场。”从这个记载来看,海盐场确实存在过。从前引《长编》卷一〇四“天圣四年十一月甲子”条所载李余庆任秀州通判期间请置海盐、华亭两县盐场一事来看,海盐、沙腰、芦沥三盐场设置时间为李余庆任秀州通判期间(1023—1026)。
《中兴会要》所载绍兴三十二年盐额提到海盐县有海盐买纳场、沙腰催煎场、鲍郎催煎场和芦沥催煎场,与《元丰九域志》相比,多了鲍郎一场。海盐买纳场很可能是由海盐监演变而来的。鲍郎场可能为后设,但也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以前。
鲍郎盐场位于秀州海盐县澉浦镇(今浙江海盐县澉浦镇)。《澉水志》对于鲍郎盐场的创建和变迁记载甚详。该书卷三《水门》曰:“鲍郎浦在(澉浦)镇西北十二里。古老云:‘昔盐场开基于此,有姓鲍者凿浦煮盐,因名。’曰鲍郎者,吴俗女夫之通称也。后沙涨,移入东浦侧,绍兴经界为田。”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鲍郎盐场最初建场于澉浦镇西北十二里鲍郎浦。后来由于泥沙淤涨,导致海岸线东移,鲍郎盐场只好改在东浦建场,而原位于鲍郎浦的场地在绍兴年间(1131—1162)被开垦为农田。该书又曰:“鲍郎盐场东亭元(原)五灶、南亭四灶,缘东亭人贫额重、南亭人多盘少,嘉定十四年十二月申明仓台,移东亭一盘过南亭,添作五舍,东亭减作四舍。”可见,宋代鲍郎盐场共有二亭、九灶。
海盐县还有独山场。独山位于海盐县城东五十里。南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曰:“(海盐)县治去海无三百步,而独山一带,岁岁咸潮透入,可以晒卤,耕种者苦之。前政史宰亚卿亲督畚锸,移入数百步,别筑一塘。”可见,独山附近是适宜于海盐生产的。《郡志》曰:“孤峰崷崪,不与诸山相接,故名独山。其上置烽堠,以防海寇。旧又置盐场于此。”[29]根据以上两条材料推测,宋代海盐县独山(今浙江平湖市东南独山)附近可能有过盐场。
3.平江府昆山县
史籍对于昆山县为海盐产地并没有直接记载。通过分析有关材料,笔者发现昆山县有江湾(今上海市虹口区江湾镇)、南跄(今上海市浦东新区顾路镇)[30]、黄姚(大致在今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北,清初坍入江中)三个盐场。
《中兴会要》所载绍兴三十二年盐额提到平江府有江湾买纳场、江湾催煎场、南跄催煎场、黄姚买纳场。江湾、南跄两个催煎场无疑都是海盐产地。黄姚买纳场也应视为生产性的盐场。虽然史籍没有记载这里有催煎场,但是这里肯定有海盐生产,否则,黄姚买纳场不可能收购到食盐,南宋政府也就不可能设置这个机构了。当时平江府仅有昆山县濒临大海,因此,只有昆山县才能成为海盐产地。据此断定,江湾、南跄和黄姚三场都在昆山县境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