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自贡盐笕契约:权变与纠纷

自贡盐笕契约:权变与纠纷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重点考察其中的租佃土地约、租佃卤笕设施约以及土地权属变化引起的纠纷和续租引起的纠纷。民国时期,自贡盐产量较高,笕竿、笕路复杂,笕路契约、笕规较多,因之利益分配问题产生的纠纷也较多。

自贡盐笕契约:权变与纠纷

吴志浩[2]

摘要:井、笕、灶是自贡盐业的三大组成部分。清末民初,富荣场有“十大笕”“八大笕”之称。上述的笕场都是所谓的上等笕,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笕场需要大量资金,与开凿一个黄卤盐井的费用差不多。完整的笕场应该包括笕竿、楻桶、楻桶房、马车、马房等设施。其中笕竿需要安置在三杈羊耳上,形成线状的笕路。楻桶和楻桶房是用来储存卤水的设施。马房建在笕路的节点上,用来抬高水位。上述设施均需地基,均需向沿笕地主租赁土地。因之笕路契约、笕规较多,因为利益分配问题产生的纠纷也较多。本文重点考察其中的租佃土地约、租佃卤笕设施约以及土地权属变化引起的纠纷和续租引起的纠纷。

关键词:自贡;盐笕契约;纠纷(www.daowen.com)

自贡地区的盐卤和天然气资源分布不平衡,“在发现岩盐之前,火丰卤欠,贡井场则卤丰火弱,由是自井场火炭灶所煎之卤水,百分之八十由贡井场黄黑卤供应”,在1919年自井场发现“咸重、量大、产高、利厚”的岩盐后,场商即纷纷投资岩盐井,仅六七年间,约在1925 年左右,“岩盐井在自井场范围内,完全取代了贡井场之黄黑卤”[3]。据统计,在20 世纪20 年代末期,东场(即自井场)火井304 眼,盐井147 眼,火灶4 645口,炭灶208 口;西场(即贡井场)火井163 眼,盐井114 眼,火灶3 134 口,炭灶68 口。需要从盐井将卤水运送至烧灶煎盐,同时岩盐的开采需要将水注入地下岩层,然后把卤水抽到地表,再行煎制,这样运输卤水的笕就应运而生。井、灶、笕是自贡盐业的三个主要部分。笕,又被称为“枧”,是竹制的长管道,用来引水或者其他液体。用管道运输卤水是自贡盐工的一大创造,汉画像砖就已经描绘了利用竹制的笕竿将卤水从井口运到灶上的过程。但汉代盐业生产规模较小,运卤的距离短,设备也较为简单。笕竿的真正大规模应用是在清末和民国时期。民国时期,自贡盐产量较高,笕竿、笕路复杂,笕路契约、笕规较多,因之利益分配问题产生的纠纷也较多。[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