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清时期的涛雒盐场:历史与现实

明清时期的涛雒盐场:历史与现实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涛雒排在信阳场之后,位居第二。经过这四次调整,山东盐场由清初的十九场缩减为十场。清顺治十八年时,山东巡抚会同巡盐御使到涛雒场勘查盐田面积,对涛雒盐场的盐田面积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勘查。清道光十八年,涛雒盐场有大、小沟滩池1 226 副,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制盐规模[7]。明清时期的涛雒盐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生产规模扩大,盐产量增加,盐业生产发展迅速。

明清时期的涛雒盐场:历史与现实

明代山东盐场的设置基本沿袭了元代的旧制,盐场仍然保持19 场的设置,明朝时官府在山东地区设立了都转运盐使司,此时山东所管辖的分司有滨乐分司和胶莱分司两个,而涛雒场属于胶莱分司。涛雒排在信阳场之后,位居第二。

据史料记载,清政府设立山东都转盐运使司来管理山东盐场,在康熙十五年(1676)之前,山东依旧保持19 场的设置。而在清朝康熙到道光的150 多年里,山东盐场被先后裁并、调整过四次。整改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康熙和雍正年间的三次调整,在这三次调整之后,山东盐场由十九场减到十场。将永利、永阜、富国、官台、王家岗这五个盐场划归滨乐分司管辖;将西由、信阳、石河、登宁、涛雒五场并入胶莱分司。第二个阶段是在道光十三年(1833)的盐场调整,将信阳场并入涛雒场,而登宁场并入西由场。经过这四次调整,山东盐场由清初的十九场缩减为十场。

涛雒制盐,有监盐和末盐之分。监盐是海水晒制而成,末盐是煎制得盐,即“煮海为盐”,就是把海水倒入锅类容器中,用柴草在下面烧,水蒸发后得盐,亦称熬盐、煎盐、煮盐。清代前,涛雒场产末盐,清初逐渐由熬改晒,但到清中期仍是煎晒兼用,“晴则听民滩晒,雨则以锅煎济之。”道光年间,涛雒场的盐才完全由滩池晒制而成。古时,熬盐之地为灶地,熬盐户称灶户,熬盐者称灶丁,负责管理的称灶长。这种“生产方式”,从涛雒北部沿海村的村名中即可略见一斑。在今廒头盐场和红旗盐场附近,有东、西灶子村和成、张、尹、高、村,该地百姓世代熬、煎、煮、晒盐。此东、西灶子村的“灶”字无须多言,这一连串的廒头村的“廒”字,即可能或因当时其紧邻屯积食盐的“仓厫”,或因曾立灶煮盐由“熬”字而来。(www.daowen.com)

清顺治十八年时(1661),山东巡抚会同巡盐御使到涛雒场勘查盐田面积,对涛雒盐场的盐田面积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勘查。经丈量以后约有灶地26 355 亩,草荡地约231 760 亩[6]。康熙二年(1663),清政府从县内民地划出灶地23 147 亩、草荡地3 002亩归属涛雒场;另从民地划出灶地4 788 亩归属信阳场。雍正八年(1730),涛雒场有原灶地与新垦灶地24 181.93 亩,自首灶地(不纳税的黑地)569.55 亩,共计已有灶地24 751.48 亩。清嘉庆十三年(1808),涛雒盐场共有土淋滩865 副(副为盐田面积计算单位,各时期无统一标准),分布在涛雒镇东、南、北19 个村。清道光十八年(1838),涛雒盐场有大、小沟滩池1 226 副,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制盐规模[7]明清时期的涛雒盐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生产规模扩大,盐产量增加,盐业生产发展迅速。

清代山东十盐场分布图[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