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所有制不断调整优化,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地处沿海、开放度高的江苏,领风气之先,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所有制结构中的“短腿”得以变长,“长腿”更加壮实,基本形成了国资、民资、外资“三足鼎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比翼齐飞”的发展格局,为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国有经济更加壮实。1978年,江苏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一统天下,工业中国有工业产值占66.3%,集体工业占33.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大胆试、勇敢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传统的计划体制被冲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不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资本从“一资独大”加速向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优秀企业集聚,在交通、能源、水利、城建、公用事业等领域,国有资本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一大批国有企业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到2008年,全省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4万亿元;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3.3%,上缴税金占23.5%;国有集体经济占GDP比重达36.8%。国有企业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例如,华泰证券公司成功控股南方基金,形成了集证券、基金、期货、资产管理为一体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证券集团;徐州矿务集团到西部和国外建立煤炭生产基地,产煤量翻倍增长;无锡威孚、盐城悦达等一批国有大型企业与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合资合作,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知识链接
外向型经济亦称“出口主导型经济”,是依靠优先发展出口产品生产,积极走进国际市场,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来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类型。外向型经济旨在促进出口工业的发展,在汇率、税制和信用上给予出口产品生产较多的优惠和支持。通过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再引进国内急需的技术和设备,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它具有较强的出口创汇能力,能在较大规模上利用外资,引进并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在较大的范围内参加国际劳务合作;因而能较多地节省地区内的劳动耗费,促进地区内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开放型经济突飞猛进。江苏是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创开放之路在先,得开放之利亦多。1994年,江苏省第九次党代会率先在全国提出“经济国际化”战略,捕捉机遇,一着不让,持续推进,以对外贸易为先导、利用外资为支点、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为基础、办好各类开发区为基地,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成为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成效的省份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多年保持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第一位、外贸进出口第二位、开发区数量位居第一。2008年,江苏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51.2亿美元,占全国的1/4强。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成功典范。园区GDP和财政收入分别突破1000亿元和200亿元,是开发之初的87倍和500倍。当时的园区仅占苏州全市3.4%的土地和5.2%的人口,但创造了占该市约16%的经济总量。苏州工业园区经过1994—2008年这15年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30%,其经济总量在2003年就达到改革开放前苏州全市的水平,被誉为“十年再造一个新苏州”。开放型经济大发展,推动了江苏经济的第二次飞跃。
1994年,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2017年苏州工业园区地区生产总值超2300亿元。上图为1994年建设中的苏州工业园区,下图为2018年苏州工业园区新貌。
典型案例
“昆山之路”成为江苏探索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重要典型。昆山原来是一个单一农业县。1984年,昆山人干了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自己创办了一个工业小区,并在上海的虹桥机场设立了一个大广告牌,上面写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市欢迎你”。这在当时引来了许多质疑和嘲笑,不过最终,昆山市的首创精神和务实作风得到了认可。1992年8月,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2019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昆山经济开发区位列第五。进入21世纪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抓住国际资本转移的机会,大力招才引智,引进研发经济、总部经济,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 “低转高”。同时依托上海,继而把视野投向上海、转向亚洲、转向全球,小小昆山成为“世界的昆山”。
20世纪80年代,苏州昆山县自费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之路”由此起步。2019年昆山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850亿元。上图为初创时期的昆山开发区,中图为1998年建设中的昆山开发区,下图为2019年的昆山开发区。
民营经济迅速崛起。江苏是我国近现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江苏省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占据了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20世纪80年代,江苏大胆探索发展乡镇企业和个私经济,点燃了民营经济的星星之火。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苏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制定出台《关于鼓励支持江苏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意见》,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00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私营个体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的“六放”方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江苏私营个体经济进入了飞跃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到2005年占45.1%。2020年,江苏有90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占到了全国的18%。全省超过五成的GDP、六成的税收、七成的企业研发投入和社会固定资本投资、八成的新增就业岗位、九成的高新技术产值来自民营经济,即“五六七八九”。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动力”、就业创业的“主渠道”,成为支撑江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www.daowen.com)
苏宁创办于1990年12月,总部位于南京,是中国商业企业的领先者,现在已拥有各类创新互联网门店13 000多家。2019年,《财富》中国500强中,苏宁列第39位。
原声再现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实施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经过多年发展,江苏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资、民资、外资三足鼎立,多种经济成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目前,江苏经济三资互补,活力四射。民资、外资、国资作为不同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三者之间日益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