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往往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个时代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新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两次变化
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2017年)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体现时代特征。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毛泽东同志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深刻反映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判断社会发展阶段、谋划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通过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科学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其他矛盾便能迎刃而解。
人民需要的内涵品质大大拓展提升。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人民需要的品质发生了深刻变化。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和高标准的生活,对教育、工作、收入、住房、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等均产生了更高的需求,从生存需要逐渐扩展到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而且向多方位、多层次、多样态的方向发展,人民需要的品质大大提升。
“三转一响”又称“四大件”,最初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20世纪60、70年代,由于物资匮乏,“三转一响”几乎是人们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21世纪之初,“四大件”变成了手机、电脑、汽车、房子。而现在,这“四大件”也逐渐过时,人们的生活愈趋多元化,每个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四大件”。“三转一响”的今昔变化,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辉煌之路的生动缩影。(钢笔画 朱亚文绘 漫画 曹一绘)
从注重生产力转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重。从“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意味着社会的供给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落后的社会生产”主要体现生产力属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根本任务。“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既是对社会现实的整体把握,又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面临很重的发展任务。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既有生产力的问题,也有生产关系的问题,共同构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社会进步的结果。社会主要矛盾是由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共同作用决定的,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判断,体现了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衡量社会进步与否,要看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社会生产越得到发展,越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人民作为社会主体,人民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满足人民需要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人民需要的变化意味着社会需求的发展,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共同推动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反映了新时代人民需要的丰富性和递进性,由此要求社会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丰富内涵。马克思说:“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美好生活”既是一种社会的客观存在,有着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客观衡量标准,又是一种反映人的感受的主观尺度,同一发展阶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美好生活”是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让人愉悦幸福、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诸多社会条件的总和。社会发展是无止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无止境的。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发挥人的潜能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持久动力。在总体实现小康以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人民期待的美好生活呈现多方位、多层次、多样态的趋向。具体来看,人民期待的美好生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充裕的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衣着不仅要求舒适还讲究搭配和品位,饮食不仅要求营养还追求绿色和口味,住房不仅要求宽敞还追求区位和环境,出行不仅要求通达还需要安全和便捷。
民主的政治生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权利,期盼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期盼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而且渴望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丰富的精神生活。“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衣食无忧之后,人们就有了更多的精神需求,追求格调高雅、健康向善的精神文化,期待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态,渴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既要“口袋富”也要“脑袋富”。(www.daowen.com)
和谐的社会状态。人们在满足了生存需要、享受需要之后,就转向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希望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潜能得到充分实现,期盼社会更加公平正义,渴望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优美的生态环境。人的生态需要既具有物质需要的属性,又具有精神需要的属性,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愉悦。人们期望享有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优美环境,希望能够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洁净的水、吃上绿色的食品,期盼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以人民为中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之所想,政之所向。关于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科学回答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谁”“依靠谁”“由谁来评判”的基本问题。
原声再现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马克思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追求,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在经济条件、政治权利、精神生活、社会状态、生态环境等方面不断造福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决定社会发展的程度。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就是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就是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把人民的评判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准。人的需求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对同一生活状况的感受也各不相同,人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具有动态性和主观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人民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衡量标准,把人民的评判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以此为依据不断改进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群众对民生建设的满意度显著增强。
专家解读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重大政治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既要坚持发展,做大蛋糕,也要解决好发展的均衡性,分好蛋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就是强调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社会政策,努力分好蛋糕。当前,民生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短板,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仍然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着力加以解决。
(蔡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求是》2017年第2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