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时代全面小康与中国梦:新内涵探析

新时代全面小康与中国梦:新内涵探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新时代,全面小康与中国梦相互激荡,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赋予了新时代全面小康新的内涵。这“六个更加”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一致,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体现了目标导向性、全面进步性。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全面小康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图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进入新时代,全面小康与中国梦相互激荡,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赋予了新时代全面小康新的内涵。

原声再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

—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2018年2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前夕赴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新的一年,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将变为现实。

—2020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小康,就覆盖人口而言,是全民小康;就根本目的而言,是让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全面小康造福全体人民,一个都不能少;在建成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充分体现了把全体人民带入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

满足人民多层次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历史的具体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多样化、差别化、个性化的特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更加注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着力解决新时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体人民享有幸福安康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显著增强。(www.daowen.com)

实现全体人民美好生活的梦想。人的幸福感源于人的一切合理需要的全面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福利生态环境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方面的满意度,是影响人的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人民美好生活梦想的实现,是一个自身幸福感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跑赢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处于缩小的势头,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手托起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一手托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承接历史,也连接未来,不是“政绩工程”,更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民生工程”。

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的核心是“全面”,不仅覆盖的领域全面,而且各领域协调推进,实现全面进步,到建党一百周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这“六个更加”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一致,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体现了目标导向性、全面进步性。

“五位一体”是有机整体。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历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任何一个方面的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五大建设”具有各自功能。经济建设是根本,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全面小康提供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经济条件;政治建设是保证,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障作用,为全面小康提供人民主体、公平正义的政治条件;文化建设是灵魂,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为全面小康提供凝心聚力、奋发向上的文化条件;社会建设是条件,发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为全面小康提供安居乐业、稳定有序的社会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发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支撑作用,为全面小康提供环境友好、永续发展的生态条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协调推进“五大建设”,以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以政治建设保障人民权益,以文化建设激发精神动力,以社会建设增进民生福祉,以生态文明建设涵养绿水青山。

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取决于发展。“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既有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有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发展的不充分,既有农村发展的不充分,也有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存在的差距,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在曾经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转向城乡发展一体化,但农业质量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城乡差距依然较大。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不仅要缩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差距,而且要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立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客观需要,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党中央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砥砺奋进,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2019 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由2012年的2.88缩小至2.64,进步明显。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基本国情,进入新世纪,我国先后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推动形成了东西南北纵横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通过推动各区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化区际合作;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完善区域互助,增强欠发达地区自身发展能力,从而形成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2019年,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2.1%和20.7%,分别比2000年提高2.9个和3.3个百分点,中西部后发优势不断显现。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没有发展差距是不可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要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在坚持一定标准的前提下,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使城市农村、不同区域得到共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