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飞跃:从贫困到小康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飞跃:从贫困到小康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使用“小康”的概念来诠释“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为“小康之家”“小康的国家”。我国人民生活总体小康的实现,并不意味着小康事业的终结。因此,有必要将全社会的总体小康作为新起点,过渡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197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以马尔科姆·麦克唐纳为团长的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使用“小康”的概念来诠释“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为“小康之家”“小康的国家”。“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把邓小平提出的20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构想确定为今后20年中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从1981年到2000年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983年2月,为了实地考察“小康”目标的现实可行性,邓小平前往江苏苏州、浙江杭州等地考察,为期12天的苏杭之行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印象。苏杭农村的巨大变化,使邓小平对“翻两番”、实现“小康”目标充满了信心。苏杭之行验证了“小康”目标的可行性。之后,邓小平开始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小康”目标实现以后中国的长远发展规划问题上。

1984年3月,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小康社会的概念。他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

1987年4月,邓小平又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设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他全面阐述了这一构想:“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199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相比1980年初已经实现了翻一番,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即基本解决中国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社会进行了描绘:“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对小康社会的内涵作了新的描述:“我们所说的小康,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指出到20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

知识链接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两者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的重要综合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又称G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所有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它是反映经济活动的综合性指标,其增长率也就是经济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又称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本地所有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GDP的统计范围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只要其经济活动是发生在领土范围内,不管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居民都要计算在内;GN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只要是本地居民,不管其生活在本地还是外地,其经济活动都要计算在内。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到2000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 4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80年增长了5.55倍,人均超过850美元,比1980年增长了4.09倍,超额完成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980年的191.3元、477.6元增加至2000年的2253元、6280元,我国人民生活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顺利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www.daowen.com)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根据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在深刻分析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二十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国人民生活总体小康的实现,并不意味着小康事业的终结。党的十六大深刻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小康社会所要求达到的社会生活的各项指标还没有全面达到,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就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还很大。因此,有必要将全社会的总体小康作为新起点,过渡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富有吸引力的“小康社会”愿景,意味着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即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使用“人均”一词,表明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表明我们党更加重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加突出全面小康社会的自然与环境内涵。

这一时期,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到2012年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 32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全国就业人员76 704万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 565元,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9899万人,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网 友 感 言

◆ 实际上,这几十年,一直陪着中国人的流行语是“小康”,或者说,其他所有的流行语都在这个词儿的映衬下登场。

◆ 我们这一代人既是小康社会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是何等幸福和自豪。

◆ 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各族人民大踏步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我要为党和国家“打call”。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标志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千年以来的美好愿景离我们越来越近。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为大会的主题,向全党发出了新时代决胜全面小康的最强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画卷徐徐展开。

延伸阅读

1.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

2.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沧桑巨变七十载 民族复兴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9-07/01/content_5404949.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