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有着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渊源。小康理念发轫于先秦时代,从春秋战国直至近代中国,小康社会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春秋战国时代的“小康”愿望。“小康”一语,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就是形容生活比较安定。作为一种理想社会模式,“小康”在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得到较为系统的阐述。据《礼记·礼运》记载,孔子把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治理下的社会看作 “小康”,认为“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在孔子看来,虽然夏商周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但他们能效法仁爱,讲究礼让,有功予以奖赏,有罪严厉惩处,伸张公平正义,促进国泰民安,也是一个值得赞颂的时代。
秦汉以来的小康社会思想发展。春秋战国以后,历朝历代的贤哲君臣们都对小康社会不断加以描绘、歌颂和憧憬,并赋予小康“小有资产”“足以自安”等含义。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刻石于碣石,又刻石于会稽,分别书“初一泰平”和“嘉保太平”。但实际上,秦朝并没有停止用兵,因而天下并不太平,百姓也未得安宁。西汉时期,宽松的汉律取代了秦的苛法,轻徭薄赋,力行节约,与民休息,“泰平”的理想才部分得以实现。《汉书》把文景之治与“小康社会”相提并论:“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唐初,实施“无为”“保民”之策,减免课役、减轻刑罚,实行均田制。开元天宝年间,“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宰相牛僧孺向唐文宗描述“小康”社会:“外无边患之祸,内无动荡之忧;官吏清正廉洁,人民康乐安宁;民间贫富均衡无豪强,朝中畅所欲言有直臣。”北宋时期,儒家知识分子适应“社会平等”要求,设想了财富平均、宗族和合的“小康社会”,朱熹说:“国初人便已崇礼义,尊经术,欲复二帝三代。”这种以 “三代之治”勾画小康社会蓝图的理念一直流传至明清。
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出自西汉的《礼记·礼运》。在这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指的是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社会各阶层人民生活相对富足的生活图景,是那个时代繁荣的见证。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
康有为《大同书》
近代以来小康与大同的追求。近代,“小康”成为通往“大同”的中间环节。19世纪后半叶,古老的中国蹒跚曲折地走上了对外开放与近代化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调适“天下之中”到“世界弱国”的心理落差,尽早改变不平等的国际地位,大同世界与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重新被提及,成为表达社会思想的重要观念。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希望建立一种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平等的“太平”世界。“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是美好的,但在那个时代,这只能是主观上的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www.daowen.com)
康有为的《大同书》《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描绘了一个“由小康而大同”的理想社会:“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他还对“大同”理想世界作了极其丰富的论述:“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太平之世,人人平等,无有臣妾奴隶,无有君主统领,无有教主教皇”。当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后来他自己也承认“大同”理想不是当前所能实现的,只能“待诸百年之后”。
1918年,孙中山发表《建国方略》,提出“建设者首要在民生”,要解决民生问题,关键在“平均地权”。他希望用土地国有化政策来限制贫富两极分化。在《三民主义》中,孙中山又指出:“我们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至于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我的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当然,孙中山的“社会主义”“三民主义”,其实质如列宁所指出的,是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空想。
网 友 感 言
◆ 两千多年前,《诗经》中首次出现“小康”一词,寄托了华夏儿女在辛劳中对幸福安康生活的向往。
◆ “小康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是一个让人振奋却又历尽千辛万苦的词语,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小康社会”这一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令人憧憬的社会理想,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寄托了普通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也表达了老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历久而弥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