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线进度影响事件插入策略优化

基线进度影响事件插入策略优化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发包人延误事件的估算时间值分别插入到基线进度计划中,形成发包人影响事件进度计划。如果以最初的基线进度计划作为基础,分析整个施工期内发包人影响事件对工程延期造成的影响,必然会得出错误的分析结果,因为在第5周后计划的逻辑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其分析过程如图4.12~图4.14。图4.12西南某智能大厦地下车库工程基于初始基线进度计划分析通过分析,3个延误事件对工程总完工时间的影响如下:发包人开挖图延误;3天延误。

基线进度影响事件插入策略优化

基线进度影响事件插入法是以基线计划进度作为分析基础,并逐一对所有延误事件所造成的施工延误进行客观分析和计算,然后将这些量化后的客观估计值插入到基线进度计划中,用以计算和论证这些延误事件对工程完工时间的影响。这种方法常常被承包人用于计算责任延误事件对整个计划进度完工时间的影响,并通过与基线进度计划的比较得出承包人可获得的工期延长时间。

动态更新分析法和后面将要讨论的若非实录进度分析法相比,本方法不需要对延误事件发生时工程的实际状态和同期文件进行分析,如每个活动的实际开始及结束时间,同时,本方法研究时段为整个施工期,因而不需要定期对基线进度计划进行更新和分析,所以本方法相对简单和方便。在本方法中,是将每个延误事件作为一个新增活动来考虑的,并根据合同文件和按照正常施工条件下对延误事件所需投入的资源及持续时间进行的客观估算,所以其计算结果也比较精确。因此,本方法常常用于初步估算延误事件对工程完工时间造成的影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使用本方法时必须满足四个方面的假设条件:

(1)原始基线进度计划是非常完善的且承包人总是按照基线进度计划进行工作的,当出现延误事件后,原基线进度计划中的活动依然能够被很好地执行。

(2)基线进度计划与插入影响事件后形成的进度计划之间的时间差值作为可获得的时间延长。

(3)作为分析比较的基础—基线进度计划是正确的、被及时更新的,而且在分析过程中活动间逻辑关系及关键线路没有改变。

(4)不考虑承包人加速的情况。

这四个假设条件使本方法的使用范围受到了较大限制,主要适用于影响时段不长或影响事件不多的工程项目中,无论是大型工程还是小型工程均能够采用。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对本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分析基础的了解不够,就会导致被错误的应用,使得分析结果不准确。主要包括如下四种情况:

(1)本方法选定的基线进度计划本身存在问题,如活动间逻辑关系出现错误等。

(2)所选择基线进度计划没有被更新或没有及时更新,使得施工延误分析基础出现问题。

工程实践表明,承包人的实际进展与初始的计划常常会有较大的改变,如仍然选择初始基线进度计划作为分析的基线进度计划,必然会使分析结果不准确。但这种错误的应用却经常出现。由于本方法不分析各活动的实际开始和完成时间,如延误事件发生在2003年3月,而用作分析基础的基线进度计划更新时间为2001年3月,在这2年期间出现许多事件会影响基线进度计划的执行,例如,施工方法的改变会导致活动间的逻辑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如果仍然采用该基线进度计划作为分析基础,必然会影响本方法的准确性。所以,初始基线进度计划必须被更新,以能够反映影响事件发生前工程的进展和状况。

目前,在国外一些工程索赔案例中,在有工程同期记录或更新基线进度计划的情况下,如果仍然采用初始基线进度计划作为本方法的基础的时候,法院仲裁委员会将拒绝接受。

(3)延误事件没有被合适地插入到基线进度计划中,导致新增活动与原活动间的逻辑关系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4)用于估算可补偿延误事件造成的损失和费用。因为任何补偿均需要实际损失的证据,而本方法很少涉及实际发生的情况,所以不能用于可补偿事件的损失及费用分析。

基线进度影响事件插入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选定或建立一个合适的基线进度计划。

(2)将发包人延误事件的估算时间值分别插入到基线进度计划中,形成发包人影响事件进度计划。

(3)将承包人延误事件的估算时间值分别插入到基线进度计划中,形成承包人影响事件进度计划。

(4)将发包人和承包人延误事件的时间估算值同时插入到基线进度计划中,形成混合影响事件进度计划。

(5)计算出可补偿延误和工期损失。

由于本方法没有用真实的实录信息对基线进度计划逐步更新,也就没有真实的实录信息与计划进度的逐一比较分析,这就是该类分析方法的主要缺陷。如果不及时将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都纳入到基线计划进度中去,直到在施工延误分析的时候才想到要将所有的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都考虑到基线进度计划中去是很难办到的,而且也会导致分析结果的不正确。因为在任何工程信息记录文件中从未提到过的一些事件也能够影响到施工进度。例如,某些施工活动的实际持续时间长于计划的时间,如果这些延长了的时间未被反映到进度中去,那么其影响将不会被察觉。

下面介绍一个例子说明在分析时段内如出现逻辑关系的变化将会如何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

如图4.10所示,活动AC010~AC070按顺序进行,其计划的持续时间如图4.10所示,整个工期为9周(63天)。由于非承包人造成的延误事件有3个。

(1)由于发包人提交基础开挖的图纸的时间延期3天,使基础开挖开工事件滞后3天。(www.daowen.com)

(2)在基础开挖工程中遇到不良的地质条件,导致施工延误9天。为保证工程能够按期完工,承包人在第28天时对初始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了调整。该计划根据地质情况将整个施工区分为A区和B区两部分,其中A区为不良地质条件区域,需要增加工程量,而B区为地质条件未发生变化的区域;相应的基础开挖、基础处理和土建施工也分别按A区和B区施工。

图4.10 西南某智能大厦地下车库工程初始基线进度计划

图4.11 西南某智能大厦地下车库工程调整基线进度计划

与初始基线进度计划相比,调整后的计划逻辑关系已发生了变化。承包人将调整后的基线进度计划报发包人并得到批准,并成为新的基线进度计划,如图4.11所示。

(3)在基础处理过程遇到特大暴雨淹没基坑,导致A区基础处理工期延误2天。

很明显,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基线进度计划,一个为原始的基线进度计划,另一个为调整后的基线进度计划。如果以最初的基线进度计划作为基础,分析整个施工期内发包人影响事件对工程延期造成的影响,必然会得出错误的分析结果,因为在第5周后计划的逻辑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其分析过程如图4.12~图4.14。

图4.12 西南某智能大厦地下车库工程基于初始基线进度计划分析(插入影响事件1——发包人供图延误)

通过分析,3个延误事件对工程总完工时间的影响如下:

(1)发包人开挖图延误;3天延误。

(2)不良地质条件;9天延误。

(3)特大暴雨;2天延误。

总的施工延误为14天。

图4.13 西南某智能大厦地下车库工程基于初始基线进度计划分析(插入影响事件2——不良地质原因导致的施工延误)

图4.14 西南某智能大厦地下车库工程基于初始基线进度计划分析(插入影响事件3——特大暴雨造成的施工延误)

这一分析过程很简单、清晰而且易理解,但这一结论却是错误的。因为这个分析过程没有考虑到整个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和逻辑关系的变化。当然,如果逻辑关系和关键线路一直保持不变,这一结论也是正确的。如果将本项目的实录进度列出来,将很容易发现这个结论具体错在什么地方。

图4.15中为本项目的实录进度,从中可发现本工程项目实际完工时间为69天,比计划完工时间仅延期6天。而根据初始基线进度计划分析,仅发包人延误导致的施工延误就达到14天,究竟问题出在哪儿?如果仔细分析图4.11的调整基线进度计划就不难发现,通过分区调整后,整个计划的逻辑关系及关键路径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调整后的基线进度计划的完工时间仍然为第63天,即承包人通过合理调整逻辑关系已经消化了第1~4周影响时间造成的施工延误。上述错误是由于采用了错误基线进度计划作为分析基础所造成的,当然,如果以调整后的基线进度计划作为基础进行分析;而且,分析期间从第5周开始,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可补偿的延误为2天。

图4.15 西南某智能大厦地下车库工程调整基线进度计划与实录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