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在实现皮莱提出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效和高产的关系的先决条件方面(Pillay,2010b)取得了哪些成就?
中小学教育质量:莫桑比克小学和中学的入学率相对较低。初等教育的净入学率从1999 年的52%增加到2006 年的76%,但莫桑比克仍然远远没有普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入学率之低令人震惊,这一点非常清楚地解释了莫桑比克的中小学教育为何不能为有效的高等教育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2006年,莫桑比克中学毛入学率为16%,净入学率为4%(UNESCO,2009)。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学的平均毛入学率和净入学率为32%和25%,按发展中国家的标准计算并不高(分别为60%和53%),但远远高于莫桑比克的数据。此外,人们对无能的中学体系,特别是对初级教育的完成率以及整个系统的质量和结果感到相当担忧。2006年,小学最后一年级的在读率为40%(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平均值为67%,发展中国家为81%)(来源同上)。
经济和教育规划:莫桑比克在政策文件中反映了对经济和教育规划的认真承诺。然而,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这种规划正在进行。
国家的作用:国家(通过捐助资金)在筹资以及鼓励私营部门提供高等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的政策文件突出了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然而由于资源有限,国家显然无法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伙伴关系:总的来说,没有证据表明国家、大学和私营部门之间存在伙伴关系。(www.daowen.com)
院校分化:有证据表明大学之间(例如爱德华·蒙德拉内大学与教育大学)和整个系统内部各单位之间存在着差异。还有可能的是,大多数研究和创新都是在爱德华·蒙德拉内大学进行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由于缺乏资金和人力资源而被迫侧重于其教育和培训职能。
质量:莫桑比克的整个教育系统的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莫桑比克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指数和全球创新指数中的低质量表现最为突出。
资助:鉴于需求程度以及增加教育机会和增进公平的必要性,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资助资金绝对数额很小。
创新:在执行本研究时,莫桑比克既没有在大学也没有在私营部门进行足够的投资,也没有为这两个重要行动者之间的伙伴关系的建立提供适当的激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