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术核心的优势与变化分析

学术核心的优势与变化分析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据表明,除开普敦大学外,其他大学的学术核心都没有达到其任务说明中所述的高期望。学科间存在比较正常的生师比差异的是开普敦大学和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本研究中的3个产出指标是SET类专业毕业率、博士毕业生占终身学术人员的比例和终身学术人员的人均科研论文。我们将每位终身学术人员的发文目标设定为每两年发表一篇研究文章,换算年度发文数则为每人0.50篇。

学术核心的优势与变化分析

数据表明,除开普敦大学外,其他大学的学术核心都没有达到其任务说明中所述的高期望。然而,数据显示,除了开普敦大学外,各院校在投入指标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但在产出指标上表现趋同。

两个有相当大差异的投入指标是生师比和拥有博士学位的终身学术人员。关于生师比,两所院校设法减轻了教员的教学负担(毛里求斯大学在2001年的生师比为24∶1,2007年为16∶1;纳尔逊·曼德拉城市大学在2001年的生师比为31∶1,在2007 年为28∶1)(详见表3)。加纳大学的生师比从2001 年的12∶1 大幅度增加到2007 年的31∶1,博茨瓦纳大学的比例从2001 年的14∶1增加到2007年的27∶1(详见表3)。其他院校的生师比也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内罗毕大学从12∶1 增长到18∶1,麦克雷雷大学从15∶1 增长到18∶1,爱德华·蒙德拉内大学从10∶1增长到13∶1,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从11∶1增长到14∶1,开普敦大学从12∶1增长到15∶1(详见表3)。

这些生师比数据并不支撑非洲高等教育中人满为患的陈词滥调,至少在非洲的旗舰大学里不存在人满为患的状况。在本研究中有1 所大学(加纳大学)的生师比超过30∶1,6所大学的比例低于20∶1(详见表3)。但是,这些院校提供的生师比数据在不同的学科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详见表3)。例如,在内罗毕大学,2007年SET类专业的生师比为8∶1,而商务类专业的生师比高达42∶1。差异更大的是加纳大学和麦克雷雷大学,2007 年加纳大学的SET 类专业的生师比为9∶1,商务类专业的比率为68∶1;同年,麦克雷雷大学SET类专业的生师比为11∶1,商务类专业的生师比为96∶1。学科间存在比较正常的生师比差异的是开普敦大学和达累斯萨拉姆大学。2007年开普敦大学的SET类专业生师比为22∶1,商务类生师比为42∶1;同年,达累斯萨拉姆大学SET类专业的生师比为14∶1,商务类专业生师比为22∶1。

CHET(2010)关于高等教育分化的研究表明,在南非拥有博士学位的大学学术人员比例与该大学的科研论文之间存在0.82的高度显著相关性。这意味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没有博士学位的学者才会在国际公认的同行评议期刊或书籍上发表文章。

表4的数据显示,在2007年有3所大学拥有博士学位的终身学术人员的占比大于等于50%,它们是内罗毕大学(71%)、开普敦大学(58%)和达累斯萨拉姆大学(50%)。这是非常明显的优势,因为,2007年,在南非的23所大学中只有3所大学拥有博士学位的终身学术人员占比大于50%。2007年,加纳大学、麦克雷雷大学、毛里求斯大学、纳尔逊·曼德拉城市大学和博茨瓦纳大学拥有博士学位的终身学术人员占比在30%至49%之间。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这个指标的趋势数据,所以我们不能评论拥有博士学位的终身学术人员的占比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本研究中的3个产出指标是SET类专业毕业率、博士毕业生占终身学术人员的比例和终身学术人员的人均科研论文。以SET 类专业毕业率来说,如果SET毕业生人数与SET招生人数的平均年比率为25%,那么意味着所有专业的总毕业率大致为75%,20%的年比率相当于60%的总毕业率,15%的年比率相当于45%的总毕业率。从SET类专业毕业率(详见表4)中可看出,博茨瓦纳大学、麦克雷雷大学、毛里求斯大学和开普敦大学的学生毕业率都至少为60%,而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学生毕业率不到60%。其余院校的毕业率都在50%以下。爱德华·蒙德拉内大学的SET类专业入学率最高(2001年至2007年为总入学人数的54%),毕业率最低。

博士的产出非常低。2007年,5所大学(博茨瓦纳大学、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加纳大学、毛里求斯大学和爱德华·蒙德拉内大学)分别仅产生了20名或更少的博士生,3所大学(麦克雷雷大学、内罗毕大学和纳尔逊·曼德拉城市大学)分别产生了21至40名博士生,开普敦大学产生的博士生超过100名(详见表3)。最令人担忧的是,除了加纳大学、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和麦克雷雷大学,在其他院校中,博士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都低于10人,并且这些院校的博士毕业生基数很低(详见表5)。在内罗毕大学,博士招生人数年增长率为-17%。(www.daowen.com)

从表5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硕士招生人数增加了23.5%(从2001年的609人增加到2007年的2165人)。2001年至2007年,其他3所大学(毛里求斯大学、麦克雷雷大学和博茨瓦纳大学)硕士招生人数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其他大学的增长低于10%,开普敦大学的增长低于1%(详见表5)。

如上所述,硕士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与博士招生人数的相应增多并不匹配。例如,在内罗毕大学,2001年至2007年硕士招生人数以年均7.7%的速度增长,但博士招生人数反而在下降。在麦克雷雷大学,硕士招生人数以每年15.5%的速度增长,而博士招生人数仅增长2.3%(详见表5)。硕士到博士的进修率在某些情况下似乎低得离谱。理想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比例应该至少为5∶1,这表明硕士毕业生会发展成为博士生。

2007年,开普敦大学、毛里求斯大学和纳尔逊·曼德拉城市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比例均低于4∶1,博茨瓦纳大学、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和加纳大学的比例均在10∶1 至23∶1 之间,而其他3 所大学(爱德华·蒙德拉内大学、麦克雷雷大学和内罗毕大学)的比例均在50∶1以上。[3]

关于科研论文,我们认为旗舰知识生产者必须在国际同行评审期刊、书籍上发表研究性学术文章。我们将每位终身学术人员的发文目标设定为每两年发表一篇研究文章,换算年度发文数则为每人0.50篇。在我们的样本院校中,对于2001 年至2007 年的年度发文数,只有开普敦大学(平均值为0.95 篇)符合这一要求(详见表4)。除了纳尔逊·曼德拉城市大学(0.31篇)和毛里求斯大学(0.13 篇),其他大学的比例意味着,平均而言,它们的每个终身学术人员每10年或更长时间可能只发表一篇研究性学术文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的产出不高,不足以为发展做出可持续的知识生产贡献。然而,在这种令人担忧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趋势。大多数大学在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生师比以及硕士招生人数方面都有很强的投入表现。在产出方面,大多数院校的SET类专业毕业率都相当高。研究性学术文章的产出也有所增加,尽管基数很低。2007年,麦克雷雷大学在样本中产出的研究性学术文章总数排名第3(139篇),仅次于开普敦大学(1017篇)和纳尔逊·曼德拉城市大学(180篇)。麦克雷雷大学的研究性学术文章在7年间增长了11.6%,毛里求斯大学增长了7.8%,博茨瓦纳大学增长了7.4%,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增长了6.1%(详见表5)。然而,对于加纳大学和内罗毕大学,经ISI认可的研究性学术文章的产出在下降。

还应指出的是,尽管本研究中的大学以学术文章形式体现的科研生产力正在提高,但由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科研生产力提高得更快,非洲作为知识生产者的相对地位正在逐渐下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对世界科学产出的贡献约为0.7%,在过去的15至20年间,这一比例有所下降(French Academy of Sciences,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