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立涛
魏立涛
保津公司行政部科
当每每拿起笔,我写下第一个字以后,就犹豫了、后退了。每次都会想,我一个理科生,能不能用稚嫩的语言,讲好工地上的人和工地上的故事?
人的一生,无论多么平凡,都会有自己经历中波澜壮阔的一面。对于我来说,也是如此。
在我的记忆中,两次工作岗位的调整,背后都是一个难忘的转折。或许,我会忘记童年的趣事;或许,我会忘记高考冲刺的艰难困苦;或许,我也会把大学生活遗忘在梦里。但是,每当回忆起难忘的事,我便会想起自己人生的转折。
而这,都与《河北交通》周刊有关。
起初我是在高速公路从事机电工作。2001年,高速公路开始机电工程施工。我常驻在工地,与一线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和高速公路的工程技术人员打交道。一年多的工期,500多个白天黑夜,工地现场发生过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身处这样的现场,每每我都激动得热血沸腾,感动得热泪盈眶。每次从工地回来,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我都会想,能不能用笔,记录下这一个个生动的镜头,让更多的人知晓他们的事迹。
当每每拿起笔,我写下第一个字以后,就犹豫了、后退了。每次都会想,我一个理科生,能不能用稚嫩的语言,讲好工地上的人和工地上的故事?
可是,每当看到工地上发生的事,它是如此能触动我的心,让我热情似火,我又会后悔自己没有坚持。经不住这种折磨,想到自小爱看书以及大学曾读过几本全英文版名著,2002年秋天的一天,我仗着胆子写了一个小故事,标题为《机电工地上的人们》,交给了当时《高速通讯》的编辑霍华伟。一个星期后,霍编辑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文章写得好,被采用了。
我捂住怦怦跳的心脏,偷偷跑到无人的田野,兴奋得大喊大叫。
自此以后,我的数篇文章先后发表在省高管局内刊《高速通讯》《河北高速》杂志和《河北交通》周刊上。
直到2005年的一天,我正在监控中心巡视高速公路上的监控设备,通讯科科长气喘吁吁地跑来找我,让我去见处长。(www.daowen.com)
处长拿着一份《河北交通》周刊,当着管理处几位中层干部的面,指着其中一篇文章说:“谁说咱们高速公路只能登小豆腐块,管理处也有大文章。”
一瞧,报纸上刊登的是我写的稿件《一幅波澜壮阔的高速公路画卷》,这是我在巡视路上监控设备时,看到养护工区主任带领技术人员徒步测量养护路段设施,随后采访写成的一篇2000余字的通讯。
被处长表扬,我既惭愧,又兴奋。惭愧的是能拿得出手的作品还是太少了,兴奋的是《河北交通》周刊能发表我写的一篇数千字的通讯。
过了不久,领导在一次例会上说,小魏既然这么能写,得让他发挥专长,管理处把他调去办公室编刊物。科长很不情愿地对我说:“培养了这么多年,监控工程专业技术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了,又要走了。”但是,随后他又叮嘱我,处长对宣传组非常重视,他认为技术人员搞写作更能写出好文章。
到岗办公室以后,通讯科长和处长的话深深刻在我的脑海深处,时时鞭策我,一心扑在宣传工作上。
其后的数年,写作,写作,再写作。我的文章不时见诸《河北交通》周刊、《河北工人报》《河北青年报》《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等报刊上。其中,省交通宣传中心副主任李建国的一个鼓励电话,让我至今“余音绕梁,经久不衰”。
2008年12月24日,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李建国副主任打来的。他在电话中告诉我,我的《我看河北交通三十年——保津路的变迁》这篇稿子反映了河北交通30年来与时俱进的巨变,立意新颖,文笔精彩。他鼓励我以后多写这样的大文章。
公司领导得知此事以后,对李建国副主任说的话非常重视,告诉我今后要写出更多的好文章,以提高形象,彰显高速公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久之后,领导跟我谈话,说公司目前写作力量还非常薄弱,得组织一批写作力量顶上去,能写作,善组织,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勇做突击队。就这样,我又一次调了岗位,从办公室到公司官网做编辑。一方面发挥专长;另一方面,带一批新人,帮助他们迅速成长。我的工作职责变成了负责组织稿件,为新人修改稿件,让他们快速掌握写作的常识和技巧。
就这样,我们公司在《河北交通》周刊的上稿量有了大大提高。《保津路上“雷锋站”》《国庆阅兵我“站岗”》《爱心洒满高速路》等一批优秀作品先后被发表,这让我对《河北交通》周刊,对李建国副主任有了发自肺腑的感激。
我感谢,感谢有《河北交通》周刊这样一个我们交通人自己的平台,让广大交通人能激扬文字,宣传正能量;我感激,感激数年来《河北交通》周刊良师益友般的陪伴。未来,她也将像一盏指路明代,指引我奔向光明的前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