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
河北省交通宣传中心副主任
20年的激情岁月短暂而漫长。记不清采访了多少各级领导,记不清参加了多少盛大的开工、竣工典礼,也记不清走访了多少个建设工地、基层职工、道班和场站,更记不清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了多少篇文章。打开陈年的封条,依稀可以看见流星般划过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转眼间,20年过去了。我们无比自豪地迎来了《河北交通》周刊创刊20周年、出版1000期这个值得纪念,而又难以忘却的日子。
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而人生的20年,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个里程碑,记录着生命的足迹。蓦然回首走过的路,20年,《河北交通》周刊风华正茂,是一段青春的记忆。她像一部史书,7300天,1000期,4千万余字,见证了我省交通运输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她属于一个光荣的集体,也属于每一个热爱她的人。回首往事,诸多感慨涌上心头,诸多记忆难以忘怀。
1997年5月,河北省交通宣传中心经省编办批复成立。1998年5月1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机关报——《河北交通》周刊正式创刊,成为社会各界了解河北交通、河北交通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从第一个调入宣传中心、第一天进入工作岗位,我便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怀着喜悦的心情步入与《河北交通》周刊并肩战斗的起跑线,一跑就是20年,心无旁骛,始终坚守在采写、编辑、审核、出版工作之中。20年相濡以沫,不离不弃。20年编辑换了一茬又一茬,和我一同创业的同事非退即走,而我却20年如一日,初心未改,相依为伴。20年斗转星移,对《河北交通》周刊产生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自1997年12月28日我正式调入河北省交通宣传中心后,便和同志们一边深入一线采写稿件、宣传交通,一边忙于其他事务性工作,一边紧锣密鼓筹办《河北交通》周刊的创刊工作。创刊号的重点是报头和领导题词。首先是报头的设计,用什么字体、用谁的字的具体问题。当时多数人的意见是采用“毛体”。结果找来好几本毛主席手写影印诗词,“河北”两字易找,而“交通”两字难觅。怎么办?省编办批复成立宣传中心的主要职责,就是做好交通新闻宣传工作。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创办自己的平台和宣传阵地。于是我们另辟蹊径,决定找一位现代大家,既符合报头惯用名人的传统风范,又可照搬拿来即用。于是,我们联想到我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郭沫若先生曾在1958年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题写过校名(当时的校名为河北石家庄交通学院)。郭老在这个条幅的题名里“河北交通”四字一应俱全,只需由竖排改为横排即可。于是,我和时任宣传中心主任赵志国一起,把“河北交通”四个字从照片上剪下来,精心进行横排设计。书法讲究根、讲究稳、讲究一气呵成。别小看竖改横这么简单的粘贴,毫厘之差字就没了那股精气神儿,也失去了书法特有的韵味。大家现在看到的《河北交通》周刊报头四个鲜红的大字,就是当时的设计一直沿用到今天。
大凡报刊的创刊号,领导的题词必是标配,以表示祝贺,寄予希望,提出要求,给予鼓励。于是,我们就多方请示汇报,以盼领导支持。创刊号我们得到了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叶连松,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士儒和分管交通副省长何少存三位省领导的题词。其中,叶连松的题词“博采众长,发展交通”,就是我请他在1998年2月为《河北交通》周刊题写的贺词。(www.daowen.com)
学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总开关。2003年1月27日,现为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焦彦龙出任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当时交通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记得他在上任后的第二年,即2004年5月,便向全系统推荐学习《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号召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主人翁罗文,发扬主动作为精神,积极进取,克难攻坚,以推动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他还撰写了一篇题为《做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长篇文章,于当年5月12日首发在《河北交通》周刊头版头条,在全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焦彦龙在文章中写道:“送信的故事100多年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主动性地完成职责,引导许多人走向卓越和成功。‘送信’已成为一种象征,成为人们忠于职守、履行承诺、敬业、忠诚、主动和荣誉的象征。”他在文章结尾真诚地说:“送信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路就在每一个人的脚下。只要不懈努力,忠诚敬业,善于运用头脑,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至今我还经常读读这本书,每每拿出15年前发黄的报纸,认真研读焦彦龙当时写的这篇文章时,都会有一种忠于职守、忠诚、主动、敬业的精神激励着我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努力做一个合格的“送信”使者。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20年,《河北交通》周刊由一个黑白版的内部出版物,跻身于具有省级公开出版刊号双彩的大报。20年,在厅党组的关怀下,我也由一名做了12年一版的责任编辑,成长为一名单位的领导干部。
20年虽然漫长,许多事早已淡忘,而又有许多工作经历难以忘记,历历在目,历久弥新。
1998年1月18日,这是我调到宣传中心后第一次单独执行采访任务。那是张北县1月5日震后的第13天。记得当天下午下班后,我回家匆匆拿上棉大衣,顾不上吃口饭就出发了。当时刚刚下完大雪,天寒地冻,我和司机缓慢而小心谨慎地行驶在结冰的高速公路上。人们常把危险的事比作“如履薄冰”,而那时不是“如履”,而是真实地行走在薄冰之上。车以30迈以下的速度“爬行”,直到晚上9点多才在望都服务区吃上了晚饭,12点多在涿州服务区住宿,第二天即19日清晨5点多又踏着薄冰继续北上。一路上伴随着冰上行车的谨小慎微,我反复思考着此行反映抗震救灾的文章怎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得好。震后过去近半个月,各路记者云集,对抗震救灾报道得已非常充分,而我选哪个角度去写?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中午时分,当车驶出因抗震救灾而临时开通的北京八达岭高速,进入河北辖区——张家口时,汽车突然提速,就像滑冰的人走出滑冰场,一脚踏上厚实平坦的大地上,那么稳重,那么踏实。从窗外望去,雪后的公路如水洗一般,干净漆黑,与两旁皑皑的白雪反差极大,形成鲜明的对比。寒冬腊月,张家口的路为什么不结冰?为什么没有积雪?当这些疑问在脑海中萦绕时,猛然看见前方几团鲜艳的橘红色在不停地跳动,在白与黑的空间里是那样鲜艳夺目。走到近处才看清公路上三三两两身穿橘红色马甲的养护工正在不停地抛撒着融雪剂和大盐粒,并不停地用铁锹和扫帚清理着残冰积雪。刹那间,当我的新闻敏感与鲜艳的橘红色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我反复思考的主题已经确定。当我从开足了暖风温暖的汽车里走下来的瞬间,不禁被一股凛冽的寒风倒呛了一口冷气。这一年张家口的冬天分外冷。此时此刻,望着养护工顶风冒雪,在零下20多度,滴水成冰的天气里,为了确保生命线的畅通忘我工作的身影,我在心底深处由衷地赞叹,他们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在对养护工现场采访后,我又采访了市养护处和市交通局,了解了张北县震后全力以赴除雪保畅的具体措施。当天晚上,我连夜赶写出了《雪天,通往震区的道路无雪》一文,先后刊发在《中国交通报》《河北日报》《中国公路》杂志等省内外报刊上,真实地展示了交通人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克难攻坚,大无畏的风采。
编辑出版报纸是个要功夫的细活儿,讲究的是“认真”二字。为办好这张报纸,降低差错率,提高各位编辑和同志们的写作水平,我们自2003年聘请了已退休的原《河北日报》社副总编辑成少安同志为每期报纸点评,至今已有15个年头。他的点评从每篇文章的标点、用词、结构再到标题的制作、分析文章的优缺点等等,他把一生宝贵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了我们,他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令人受益匪浅。他曾这样动情地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对《河北交通》周刊的感情不亚于对《河北日报》的感情。”作为主管这张报纸的副主任,我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的思想,始终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始终坚持传播正能量。我经常不厌其烦地对编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出版前再大的错误只要发现并改正了就不是错误,出版后再小的错误,也是大错误,因为已无可挽回。”所以,不留遗憾,已成为每位编辑的共同心愿。
20年的激情岁月短暂而漫长。记不清采访了多少各级领导、记不清参加了多少盛大的开工、竣工典礼,也记不清走访了多少个建设工地、基层职工、道班和场站,更记不清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了多少篇文章。打开陈年的封条,依稀可以看见流星般划过的亮点。我采写的《河北加快立体交通体系建设》《河北交通“十公开”筑成廉洁高速》等发表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上的十余篇文章荣获“河北省好新闻奖”。
2003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中国大地,“非典”——这个新的陌生的名字几乎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为了全方位反映全系统防控“非典”所做的工作,我利用几天时间先后走访了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到客运站、服务区、出租车公司、高速公路建设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采访,根据我采写的素材与李书岐、周永平合作写出了一篇一万余字的大型通讯《对“非典”说“不”!》,用了两个整版的版面刊发在同年7月2日的《河北交通》周刊上,充分彰显了交通人在关键时刻迎难而上、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精神。时任交通部部长张春贤、省长季允石等领导对我省交通运输系统在抗击“非典”中勇于担当的精神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春华秋实,20年华章,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更是一个新的起点;20年后,继往开来,追忆初心,我们将永远行进在追梦的路上,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