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成本理论的成本概念揭示了成本的价值耗费,但没有反映成本形成的动态过程,它是将各种资源的耗费直接计算和分配到最终的成本核算对象上。但是现代社会的许多产业已经脱离完全的直接生产制造,企业的许多组织资源并非都用于构成产品的实物形态,而是用于各种非直接的辅助作业活动,然后再转化为产品上的,比如订单处理、验货、质量检查、机器设备的调整、保管等,在传统成本核算上是把这些资源耗费称为间接费用,而现在这些费用的比例会愈来愈大,在有的企业已上升到70%左右。这样如果还按照传统成本理论中的,借助于一个分配基准常用的如人工工时或人工工资总额或生产数量等,分配到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上时,就会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作业成本法既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又是一种管理思想,广义地说它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作业成本计算法和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计算方法是一种着眼于“作业”,依据作业资源的消耗情况(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再依据作业对最终成本的贡献方式(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最终归集到产品,由此得出最终产品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管理同样也必须基于“作业”,根据作业成本计算法的计算过程,对生产过程甚至整个企业内部的作业链和价值链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改进生产及整个企业内部工作流程的目的。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
(一)资源
资源是成本的源泉,一个企业的资源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间接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如销售费用等)。如对于装卸作业而言,其发生的装卸人员的工资及其他人工费支出,装卸设备的折旧费、维修费、动力费等都是装卸作业的资源费用。一般而言,资源可分为货币资源、材料资源、人力资源、动力资源以及厂房设备资源等。资源成本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总分类账。
(二)作业
作业是指组织内为完成既定任务而进行的一项消耗资源的活动或工作。作业成本法中的作业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进行的某项生产经营或某道生产工序,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和劳务所消耗的原材料、人力、技术、方法和环境的集合体,是汇集资源消耗的第一对象,是连接资源和产品成本的中介。比如订单处理、产品质量检验、包装、装卸搬运、运输、收货、验货、机器调整等都属于作业的范畴。
从不同角度还可以对作业进行分类,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如可以按照作业完成的职能将其分为后勤作业、生产作业、质量作业和协调作业。按照作业的执行方式和性质,可将作业分为重复作业和不重复作业、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必要作业和酌量作业、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等等。而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作业的受益对象,将作业分为单位水平作业、批量水平作业、产品水平作业和维持水平作业。
1.单位水平作业
这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时所从事的作业,它能使每单位产品都受益从而使产品产量增加,如对每一产品的检验、每一个商品的包装等作业。这种作业的成本与产量成正比例变动。
2.批量水平作业
这是指与产品的生产批量相关并能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如为装卸每批产品进行的设备调整、订单处理等作业。这种作业的成本与产品批数成正比例,而与每批产品的产量无关。
3.产品水平作业
这是指为支持该种产品的生产并使该种产品受益而从事的作业,这种作业的目的是服务与各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如为生产特定产品而从事的产品工艺设计、材料清单编制等作业。这类作业与产品的产量与批次无关,仅与产品品种相关。
4.维持水平作业
这是为支持各种产品的生产,使各项生产条件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而发生的作业,如企业管理、库房维修等作业。这类作业与产品的种类、批次和产量都无关。
作业成本法中的作业的确定是从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的角度来考虑的。通常并不一定与生产经营活动的作业完全一致。一般而言,作业的划分比较细,就可增加成本的核算准确性。但是也必须明确作业的划分过细,会增加相应的成本处理和实施的成本花费,因此要分析和按照成本效益原则来确定作业的层次。
(三)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成本驱动因素的简称。它由库珀和卡普兰于1987年提出,他们认为作业成本法要把间接成本与隐藏其后的推动力联系起来,这种推动力就是“成本动因”。因此也可以这样认为,所谓成本动因就是决定成本产生的那些活动或事项,是系统资源向作业、作业向系统最终产出分配成本的分配标准。成本动因可按照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1.根据成本动因所起的作用,可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1)资源动因,是反映作业消耗资源的情况,作为资源分配到各作业的标准。关于动力资源,比如水、电、燃气等资源成本,主要与其从事各项作业所使用的度数有关的消耗数就是一个资源动因,可以按照度数向各作业分配。如果人工方面费用主要与从事各项作业的人数有关,那么就可以按照人数向各子中心(作业成本库)分配人工方面的费用。这样,从事各项作业的人数,就是一个资源动因。
(2)作业动因,是反映产品消耗作业的情况。可以作为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中的标准,是各项作业被最终产品或劳务消耗的方式或原因。如订单处理这项作业,其作业成本与其产品订单所需的处理份数有关,那么订单处理份数就是一个作业动因,就可以按照订单处理份数向产品分配订单处理作业的成本。又如,机器调整这项作业,其作业成本与产品所需的机器调整次数有关,那么机器调整次数就是一个作业动因,就可以按照机器调整次数向产品分配机器调整这项作业的成本,诸如此类等。(www.daowen.com)
2.成本动因按照动因的性质及相关性分类
按此要求,成本动因可分三类:交易性成本动因、延续性成本动因、精确性成本动因。
(1)交易性成本动因,是指计量发生的频率,例如设备调整次数、订单数目等,但所有的产出物对作业的要求基本一致时,可选择交易性成本动因。如某运输企业:安排一次某型号的配送或处理同一型号产品的入库,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与配送了多少产品或入库的数量无关,则安排次数和处理次数就为交易性成本动因。
(2)延续性成本动因,它反映完成某一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不同数量的产品所要求的作业消耗的资源显著不同时,则应采用更为精确的计量标准。对于流通加工环节的工艺流程简单的业务如贴标签等,每次对其所进行的设备调整的时间较短,而工艺流程复杂的业务如改包装等所需要的设备调整时间较长。如果以设备调整次数作为成本动因的话,则可能导致作业成本核算的不实,此时以设备调整所需要的时间作为成本动因更为合适。
(3)精确性成本动因,即直接计算每次执行每项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成本。在每单位时间里进行设备调整的人力、技术、资源等存在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则可能需要采用精确性成本动因,直接计算作业消耗资源的成本。
(四)作业中心
作业中心是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产品制造功能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作业中心既是成本汇集中心,也是责任考核中心。一般而言,作业中心是基于管理的目的而不是专门以成本计算为目的而设置的或划定的,传统制造企业的经营过程被习惯地分为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这三个环节,而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理论,这三个环节都可以称为作业中心。但是,作业成本法如面临变化了的制造环境,这种划分就显得过于简单,已经不能满足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的需要。主要体现在:
(1)在适时制生产方式下,一个大型企业通常分设若干制造中心。这些制造中心既是可能生产直接对外销售的产品,也可能是为下一个制造中心生产半成品,成为适时制下制造过程的独立环节。因而,作业中心是相对制造中心划定设立的。
(2)在适时制生产方式下,材料采购并不构成独立的生产环节,此时,材料采购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保证某一个作业中心生产的适时需要,材料采购工作由制造环节外的工作演化为制造环节内的工作,每一个作业中心都有专司材料供应的人员和手段。
(3)依据工作组合可独立性和工作组合的可分解性,我们可以也只能据此把一个制造中心划定为若干个作业中心。正因为可独立,作业中心可以成为作业责任考核的对象,而可分解性则反映了制造中心包含若干作业中心的状况。
例如原材料接受作业中,材料接受、材料入库、材料存储保管等都是相互联系的,并都可以归于材料处理作业中心。
强调作业中心是作业成本计算的对象,是基于作业考核的目的。因为作业成本计算法既是成本计算方法,也是责任考核方法。
(五)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是指成本归集的对象,可分为最终成本对象和中间成本对象。最终成本对象即企业的最终产品或劳务,它需要归集所有权转移之前的所有成本、费用,其归集的成本、费用需与收入配比。中间成本对象是指在企业内部分配和归集的成本、费用的对象,如企业内部的辅助生产部门,作业成本系统中的作业中心。
(六)作业链和价值链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由各种作业所构成的。这些作业是前后有序、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前后有序、相互联系的作业集合体就成为作业链,作业链同时表现为价值链,作业的按次序完成,即是价值的积累。
价值链是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于是就有了如下的关系:每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就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同时又将一定量的价值的产出转移到下一作业,照此逐步结转下去,直至最后一个步骤将产品提供给顾客。作业的转移同时伴随着价值的转移,最终产品是全部作业的集合,同时也体现了全部作业价值的集合。因此,作业链的形成过程,同时也还是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价值在作业链上各作业之间的转移形成一条价值链。
通过对作业链和价值链的分析,可以分辨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由于非增值作业消耗了资源却不增加产品价值,故应尽量消除这些作业。而对于增值作业,也应努力提高作业效率,同时经常进行重新评估以确保这些作业确实增值。
因此,通过物流作业流程的作业链和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不断改善成本管理,挖掘成本潜力,从而减少资源浪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