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产学研合作帮助掌控核心技术

政产学研合作帮助掌控核心技术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通过“政产学研”的有效合作,才能尽快实现掌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技术的目标。只有中央政府、湖北省政府及市(县)政府在政策与研发投入方面形成合力,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企业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研究与开发中来,并最终掌控大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技术。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要掌控核心技术也需要专门的科研机构进行攻关。

政产学研合作帮助掌控核心技术

在未来的发展中,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要想获取一定的技术优势,就需要与产业链相关的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与通力配合。这些关键利益相关者就包括各级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产业界等。只有通过“政产学研”的有效合作,才能尽快实现掌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技术的目标。一般而言,新兴产业完全依赖自身的成长而走向成熟的过程将会非常漫长,而各级政府、高校及科研单位的研发团队的协助,将起到催化与加速的作用。

政府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扮演政策制定者及产业推动者角色。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面临着中央政府、湖北省政府及市(县)政府等多级政府系列利益相关者,只有中央政府、湖北省政府及市(县)政府在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方面的政策有效协调,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才有可能进入快车道。总体来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中央政府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的引领、节能减排的整体推动、投入资源的分配等;湖北省政府主要负责政策的细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制定、中央投入的配套与补充等;市(县)政府主要负责政策的落地与实施、对重点企业的帮扶、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的小生境等。当前,中央政府正谋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十分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其中当然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央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政策及帮扶措施,这为湖北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但中央政府一般会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进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不能只依赖中央政府的政策及扶持。其中,作为承上启下的湖北省政府就显得格外关键。由于湖北省是汽车产业大省,有东风汽车公司国资委管控的特大企业,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在湖北省的发展,也已经有一些投入。然而,仅仅依靠中央政府和东风汽车公司的投入,显然投入强度是不够的。湖北省政府应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湖北未来发展的支撑作用,千方百计加大对其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弥补中央政府投入的不足,为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增添动力。可以考虑将财政预算结余资金优先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研究与开发中去,促其快速成长。另外,湖北省政府还应调动下辖市(县)政府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与开发的热情,并在市(县)政府间做好协调。湖北省政府应抓紧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战略规划,在全省范围内做好区域定位,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依据中央政府、湖北省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与开发中提供的政策与投入安排,湖北省下辖市(县)政府,如武汉市、襄阳市等应积极行动起来,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应扶持政策以及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与开发的规划,大力推动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集群与企业簇群。只有中央政府、湖北省政府及市(县)政府在政策与研发投入方面形成合力,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企业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研究与开发中来,并最终掌控大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技术。

湖北省高校密集,可谓教育大省。在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过程中,能否将教育大省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最为关键。当前,在鄂高校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联系并不紧密,社会服务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为改变这种局面,应推动高教系统体制机制变革。首先,应适时推动在鄂高校的“去行政化”。配合中央实施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医疗方式的变革,实现在鄂高校养老医疗的社会化。在此前提下,促进高校管理人员的逐步职业化。在养老医疗体制社会化的背景下,建立高校管理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机制。其次,在高校“去行政化”的背景下,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边界做适当的区分,其原因就在于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与扩张会导致学术行为变形。再次,要让在鄂高校教研人员自觉投身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中来,就必须突出在鄂高校社会服务的功能。众所周知,高校有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目前来看,在鄂高校对人才培养、学术研究较为关注,而对社会服务的重视程度还待提升。然后,为了让高校教研人员安心于社会服务工作,应推动高校教研人员考核体制的变革。对高校教研人员应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进行分类考核,教学人员应以教学工作质与量为主要考核依据,科研人员应以学术研究成果的水平为标准,社会服务人员应以服务社会的成绩为尺度。对三类教研人员分别给出不同的晋升通道,确立不同的考核标准。只有这样,高校部分教研人员才会心无旁骛地投入诸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与开发等实践活动中来。最后,高校的经费来源不应一味只盯着政府经费和学费,其经费来源可以逐步实现多元化,如企业委托的项目、校友捐款。在鄂高校要想办学经费有所斩获,就得奋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的水平。综上所述,在鄂高校在突破体制机制绑缚的背景下,才会更好地融入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与开发中来,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才更有把握掌控核心技术。(www.daowen.com)

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要掌控核心技术也需要专门的科研机构进行攻关。当前,湖北省有众多的科研机构,如何整合科研力量构筑若干专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湖北省专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应采取存量机构改组与新设相结合的方式。湖北省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对现有科研机构进行盘点的基础上,进行改组与整合,做强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发团队。另外,依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需要,也可考虑新设若干专业化的研究机构。这些科研机构将是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保证。其次,这些科研机构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一是设立的部门可以多样化,政府、高校、企业都可以设立;二是经费来源可以多样化,这些科研机构的经费不局限于某一个单一的单位;三是这些既可以采取事业单位形式,也可以采取企业单位形式;四是研究人员的来源可以多元化,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跨界构建研究团队,就项目进行联合攻关。再次,这些致力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应建立全新的体制机制,为推动高水平的研究做出制度安排。如应避免出现“行政化”倾向、应加强对团队的考核、应有失败豁免条款等。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合作,并大胆探索未知领域。最后,应鼓励这些科研机构将研究成果转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领域研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实践所用,这些研发成果只有为市场检验才能证明自身的价值。要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成果转化,就应在选题方面注重问题导向。另外,在研究成果转化的收益方面应建立多方投入主体的分享机制,而且应向核心研究人员倾斜。

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相关企业也应外引内联,主动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尽量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随着我国综合成本的逐步抬升,企业过去依赖人力、土地等资源的低成本竞争战略将难以为继,必须转型到依赖创新轨道上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还是待开发的处女地,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湖北省相关企业应提早介入、早日布局,为后续发展做出铺垫。首先,在鄂国有大型汽车企业应进行深化改革,推动技术创新,尤其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与开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总体来看,在鄂国有汽车企业还是囿于传统汽车的生产与销售,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入还显得不足。为此,在鄂国有汽车企业应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变革,以改革促创新,具体包括缩短国有企业决策链,完善董事会及经理层的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加大对高层团队创新指标的考核,打造一流的开放性的研发团队、构筑企业创新型文化等。只有如此,才能使在鄂国有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与开发中提速,并引领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其次,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是一篇大的文章,需要产业链上下游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等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此进程中,在鄂国有汽车企业可以发挥骨干及核心作用,通过与高校、科研单位及民营企业等的合作,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及专有技术,最终实现对产业链纵向及横向的控制。在合作中,不同产权性质、不同组织目标、不同技术领域的跨界有效融合程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水平。例如,就目前情形来看,企业和高校的研究存在着一定重复性,这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及力量的分散。企业应专注于产品研发、系统集成、流程优化、标准及规范制定、生产线质量体系建设,以及产品的应用推广;高校则是专门从事关键技术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专注于单项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实现校企合作,新能源汽车研发企业在开发自身研发资源之余,应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力量,将高校优势科研资源投入到汽车研发当中去,将迸发出更大的推动力。最后,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要想获得竞争优势,需要努力获取动力电池及系统的安全性、一致性、可靠性与低成本等关键技术。这就需要动力电池企业加强对整车的了解以及与整车企业的配合,并在续航里程、充电寿命、电池价格等方面获得突破。电机未来的发展不仅需要满足整车的需要,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优势领先国际水平。电机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中的关键一环,电机应能在能源转化效率、抗疲劳能力、性价比等方面迈入新的台阶。电控技术是从汽车系统总体方面进行控制的重要技术,其应在方案设计优化、新材料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内在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