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由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机构率先提出,认为利益相关者就是对企业生存有密切影响的一些利益群体,这些群体包括消费者、员工、政府、社区、环境、媒体和银行等。安索夫则是最早将“利益相关者”一词引入管理学界的学者,他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企业要想制订理想的目标,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工人、供应商、股东、顾客等。纵观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史,许多学者和管理学家都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定义。米切尔和伍德曾对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进行过统计,发现有超过30种定义。因此,至今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仍然没有能在学术界形成共识,“没有一个定义得到普遍的赞同”。不过,不管这些定义如何多样化,但大抵都是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
广义的利益相关者是从“是否影响企业或受企业影响”的角度来定义利益相关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弗里曼(Freeman,1983)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的定义。弗里曼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其认为利益相关者是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到组织实现其目标影响的人或群体,他认为利益相关者除了包括股东、客户、供应商、政府、社区、当地居民外,还包括非人类的自然环境资源。他的定义是被后来学者引用最多的一种定义。广义的利益相关者概念为分析者扩宽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分析框架。狭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者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通过对企业进行一定专业性投资而与企业形成一定关联的群体,狭义的定义将对企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与考虑。M.Clarkson(1995)从狭义的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投入了实物资本、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等在内的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于企业中,并以此与企业形成了拥有索取权、所有权和利益要求的群体。他们在此过程中会承担一些风险,承担风险程度与投入资产的多少成正相关。从狭义的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考虑使其与主流的资产专用性理论达到了匹配,使得利益相关者理论显得理论基础非常深厚。在中国,学者杨瑞龙、周叶安也赞同狭义定义利益相关者,其原因在于狭义利益相关者定义比较契合主流企业理论,而且摆脱了传统的思辨色彩。
在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中,广义的定义虽然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分析框架并且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相吻合,但是可操作性差,难以为分析者提供一个具体的、统一的理论解释;狭义的定义虽然为分析者提供了一个更具有学术性及与主流的企业管理理念相契合的观点,但是又显得过于狭窄,在企业社会责任观念日益被重视的环境下,对实践的解释又显得不够充分。因此,不论将利用相关者从广义进行定义,还是从狭义进行定义,都不能为分析者提供一个全面和统一的解释框架。应该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加以分类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2.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西方管理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投入了大量精力,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大多从一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征的维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找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差异,即“多维细分法”。纵观这些“多维细分法”的研究,主要从定性分析和定量评分两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
定性分析的分类主要是将利益相关者从一个或者多个角度切入分析,并对其进行概念性的思辨分析,进而将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如弗里曼(Freeman,1983)将利益相关者从所有权(ownership)、经济依赖性(economic dependence)和社会利益(social interest)三个维度进行划分;Frederick W.Wright(1988)则根据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相互的利益影响关系及影响程度的维度,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直接利益相关者(direct interest groups)和间接利益相关者(indirect interest groups);Grant T.Savage(1991)根据威胁的潜力(potential for threat)和合作的潜力(potential for cooperation)两个维度将利益相关者分成四类:支持型利益相关者、边缘型利益相关者、混合型利益相关者、反对型利益相关者,同时,他还给出了如何辨别威胁与合作潜力,主要从关键资源的掌握程度、二者实力的对比程度、将会采取的程度及其盟友四个因素考虑;J.Charkham(1992),从利益相关群体与企业是否产生交易性的合同关系角度,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contractual stakeholders)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community stakeholders);M.Clarkson(1995)给出了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根据利益群体程度的风险种类将利益相关者分为自愿利益相关者(voluntary stakeholders)和非自愿利益相关者(involuntary stakeholders);二是根据利益群体与企业之间的亲密程度将利益相关者分为首要利益相关者(prime stakeholders)和次要利益相关者(second stakeholders)。我国也有学者采用定性分析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如万建华、戴志望和陈建(2011)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两级,第一级是与企业之间拥有正式的、官方的或契约关系,其他利益相关者则被归入第二级之中,这种分法参考了M.Clarkson、J.Charkham、Frederick W.Wright等的提法。贾升华、陈宏辉(2004)从主动性、重要性和需求的紧急性三个维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其认为利益相关者应该分为三类:核心利益相关者(core stakeholders)、蛰伏利益相关者(dormant stakeholders)和边缘利益相关者(edge stakeholders)。
定量评分法属于实证研究方法,基于实际数据从不同的维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分,然后根据研究数据的高低分值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此种分析法超越了思辨的研究过程,使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更加可信与可行。其中以米切尔和伍德(Mitchell and Wood,1997)提出的“定量评分法”最具有代表性。其从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性(legitimacy)、权力性(power)和紧急性(urgency)三个维度将利益相关者分成确定型利益相关(definitive stakeholders)、预期性利益相关者(expectant stakeholders)和潜在的利益相关者(latent stakeholders),利益相关者类型由三个维度上所得分值的高低确定。米切尔和伍德指出利益相关者的所属类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具有“固定的特性”,当其失去某个属性时就会从一个类别转化到另一个类别之中。
米切尔和伍德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利益相关者的实证研究,许多学者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利用他们的评分法对企业相关利益群体进行研究。布兰德利等使用来源于CEO的原始数据及社会和财务绩效的数据,对米切尔和伍德的分类模型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合法性、紧急性及权力性三个维度确实有助于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H.M.Knut&J.Svein(2001)使用米切尔和伍德的分类方法,对挪威渔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利益相关者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我国学者根据米切尔和伍德的研究思路,对利益相关者的“定量的评分”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陈宏辉等(2004)研究发现股东、员工、管理人员等属于核心利益相关者,消费者、政府、供应商等属于蛰伏利益相关者,社区及特殊的利益群体属于边缘利益相关者。吴玲(2005)从企业的资源相关性理论出发,依据实际数据对利益相关者进行排序,从而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关键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一般利益相关者与边缘利益相关者四类。吴玲的研究,为我国从实证上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本书综合上述几种观点,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内外部环境角度出发,并结合米切尔对利益相关者分类的思想,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其中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传统汽车产业、国内其他地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国际新能源汽车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包括:供应商、金融投资者、研发人员及机构、制造商、消费者及基础设施。
3.利益相关者管理(www.daowen.com)
由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是不尽相同、多种多样的,甚至有相反的利益诉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与平衡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是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目的。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如何管理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型供管理者参考,主要有以下一些理论模型:
(1)RDAP模型。
所谓RDAP模型,是Clarkson(1995)提出的用于管理利益相关者的模型,其中R是指对抗型策略(Reactive),D是指防御型策略(Defensive),A是指适应型策略(Accommodative),P是指预见型策略(Proactive)。Clarkson(1995)认为可以用这四种策略来应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各种要求。
(2)分类型利益相关者。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提倡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管理,例如Grant T.Savage(1991)、万建华(1998)、李心合(2001)等,他们认为由于利益诉求的不同,影响各个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合作潜力与威胁潜力的因素是不同的。这些因素包括:利益相关者掌握关键资源的程度、各利益相关者的盟友、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实力的对比、利益相关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等。根据这些影响因素,他们也提出了对应的四种管理策略。
(3)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利益相关者动态理论管理模型。
Jawahar&Mclaughlin(2001)在企业的生命周期即初期、成长、成熟、衰退的基础上,结合资源依赖理论和期望理论对M.Clarkson(1995)的RDAP模型加以改进,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对利益相关者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同时在同一时期对不同利益相关者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利益相关者实行动态的管理。
(4)战略性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及内生利益相关者承诺模型。
Berman(1999)等人在总结已有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方式后,提出了两个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战略性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strategic stakeholder management model)与内生利益相关者承诺模型(intrinsic stakeholder commitment model)。战略性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认为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应该注重那些主要影响企业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利益相关者。该模型中认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关注的原因是利益相关者能够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够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只要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能够提高其经济效益,管理者都会尽最大努力去满足其利益需求。由此,该模型认为企业应该按利益相关者对其经济效益贡献的程度,来给予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关注和满足其利益需求。内生利益相关者模型则是建立在企业应该首先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的基础之上,即企业在进行利益相关者管理时应该先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然后才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该模型假设公司有必要的责任去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而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会受到利益相关者被关注的程度的影响。
本书将通过对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来理清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制定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推动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