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举一个售车的例子吧。
客户在店里看样车的时候,店员走了过来。
一般情况下,店员都会这样开口:
“这款是全新车型,安全性能好,耗油量也很低。”
但真正的流程应该是这样:
“感谢您今天光临本店,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这款是全新车型,安全性能好,耗油量也很低。”
如果不先打听清楚客户看车的目的和想看的车型,直接向对方介绍偶然看到的一款车的性能,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
恐怕大多数销售员这么做是想要引起客户的兴趣而留住客户吧。但这样一来,相当于销售员先出拳了,这会让局面变得很被动。
“不了,今天只是来看看。”
于是,销售只能以“好的,您慢慢看”来结束对话。而能够从容地后发制人的销售是这么做的:
“不了,今天只是来看看。”
“很高兴您选择本店。看来您也是在考虑购车,是吗?”
“也不是考虑购车,只是想了解一下最近都有哪些新的车型。”
“原来如此,目前您的爱车车龄是多少呢?5年吗?那您打算过多久换车呢?”
“……3年左右吧。”
“这样也不错。您对现在的车还满意吗?”
“还行吧。”
“如果满意度是100%的话,您会打多少分呢?70%啊,也就是说,如果有好的备选也会考虑换车,是吗?”
“也许吧。”
“明白了,您可以再多看看我们的样车。另外想了解一下,您现在开的车有哪些地方是不太满意的吗?”(www.daowen.com)
“嗯……现在的车吧,这个地方不行,换车的话想要这方面性能好点的。”
这样一来,就可以在询问中一步步地摸清客户的情况,并且让客户察觉自己想要解决的烦恼和需求是什么了。
有时候客户不一定会当场出拳,但销售可以加以引导。
话说回来,对于客户的购买意愿,我们要提前做出判断。
对方是否本来就有猜拳的意愿?如果客户从一开始就没有意愿,销售再怎么积极引导也毫无意义。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判断客户是否有购买意愿。
如果客户没有意愿,及时放弃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大多销售员都认为,只要坚持把产品介绍完,就能船到桥头自然直。
把“销售被拒绝5次后才是起点”当作金科玉律,坚持付出无谓的努力,其结果就是:不但销售额没有提升,还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走向被压垮的绝路。
在刚与客户接触时,最重要的就是打探出客户身上是否存在可能性。如果发现了即便只是一点点的可能,就要引导对方与自己猜拳。
“客户出剪刀,销售就出拳头”是最后一步。首先还是要引导对方加入猜拳游戏,这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客户的“需求感”
增强,他们自然就想猜拳了。
“非常感谢您今天的到来,期待再次与您相会。”
“我还会再来的。”
“那真是太感谢了。今天是看中了这款车吗?有哪些地方是您比较喜欢的呢?”
“是啊,这款哪方面都挺满意的。”
“比方说呢?”
“安全性能吧。我在网上查的时候这方面评价确实挺好的。”
“原来您之前就调查过了呀。非常感谢您对我们产品的肯定。您看要是方便的话,不妨再了解一下它的具体功能?我会为您进行非常详细的解说。在此之前您可以先试驾感受一下。”
但这还没到出拳的时候,要最大限度调动客户的兴致,让他们迫不及待地主动加入猜拳游戏。等到那时,就可以开始猜拳了。在预判对方招数后,再一招制胜。
这就是销售必胜的“后发制人”游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