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开拓视野,登上巅峰

开拓视野,登上巅峰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研发中心”的国际化趋势明显。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是“研发中心”,代表着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才竞争的加剧,许多跨国公司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转移和新建“研发中心”,以期利用世界各地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使研发技术和产品适应当地市场。另一方面,环境应急技术从事后应急向事前应急并重转变。

开拓视野,登上巅峰

滨海新区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和广化的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协作体系。一方面要继续依托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国家战略,创造积极条件吸引国际国内先进的企业和技术向滨海新区转移,尤其是跨国公司研发部门的转移;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生产要素和技术市场,提升滨海自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后危机时代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取向和特点。

首先,巨头垄断、多头争雄的竞争格局日益形成。传统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角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他国家和地区基本都处于产业链低端,发展比较低级的传统产业。这些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后,世界产业格局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开始迅速崛起,经济转型加速,开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其次,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速度加快。信息化大大加快了世界资源的流动速度,也加快了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速度。对于一项新技术来说,研发速度和成果转化速度越快,产品市场优势就越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技术领先一步”的竞争。缩短研发和转化周期,不仅意味着节约时间和资源,也预示着更好的发展前景。

再次,高新技术人才竞争加剧。技术和标准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高新技术人才的竞争。所以,各个国家都把吸引和留住高新技术人才放在关键位置。欧美等发达国家具有无可比拟的人才吸引力,并正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其他国家的高素质人才,一场全球人才争夺大战正在展开。

最后,“研发中心”的国际化趋势明显。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是“研发中心”,代表着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才竞争的加剧,许多跨国公司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转移和新建“研发中心”,以期利用世界各地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使研发技术和产品适应当地市场。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取向

——电子信息产业。一方面,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重归实体经济的战略实施,各国在电子信息产业进行战略布局,技术二次开发和深度应用的融合创新成为产业发展重要特征。另一方面,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业态创新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高性能集成电路、基础设备、信息材料等核心器件与关键技术仍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同时,该项产业的兼并重组力度加大,行业内的企业竞争更加激烈。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基于前期生物医药技术研发领域的大规模投入,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化的进程将明显加快,市场规模进入快速扩张期;生物医药产业在一定时期内仍以美欧等少数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生物医药产业主要由跨国巨头和“重磅”产品主导,但亚太等新兴市场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战略性技术同盟将成为新药开发的成功模式;全球医药产业生态系统正加速向3.0时代转变。

——航空航天产业。从企业结构看,航空航天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形成耦合,产业链的主要环节面临寡头垄断,产业竞争向产业集群竞争发展,世界上已形成以法国图卢兹航空谷、美国西雅图航空城和加拿大蒙特利尔航空城为代表的三大航空产业集群。从市场结构看,发包市场活跃,接包市场竞争激烈,获得垄断地位的航空寡头掌握着核心技术和标准并将不具优势的环节和领域外包给其他企业。干支线飞机、直升机发动机、航电和机电设备、特种材料和涂料等诸多军民融合领域的发展前景不断明朗。

——新材料产业。首先,新材料多学科交叉,前沿性技术不断突破,产业进一步融合,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领域。其次,新材料发展由军事需求为主转向民用需求,新材料市场需求旺盛,产品将进一步扩大,新材料产品标准呈现全球化趋势,高性能、低成本及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再次,跨国公司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加强。(www.daowen.com)

——高技术服务产业。产业发展逐步形成良好循环的区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并呈现出以都市区为核心载体的发展趋势,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受到各城市不同发展模式的影响,产业集群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化、网络化的结构特征。另一方面,高技术服务产业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向服务业快速扩散的同时,服务产品特性不断弱化,规模经济、资本密集性逐渐加强,金融、保险、通讯、咨询等高新技术服务业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产业。一方面,全球新能源所占比重逐步增大,新能源中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生物质能的供应量增速远高于传统能源增速,各种形式的新能源发展所占份额比例差别较大,其中可再生能源增速最为明显。全球能源供应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导致新能源开发主要由发达经济体主导。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将呈现不同特点,但从整体看全球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发展遵循鼓励性与限制性措施、政策导向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特点发展模式。

——资源与环境技术产业。技术研发领域从单一环境要素向生态系统整体转变,研发方法向大力发展交叉学科促进技术创新转变。分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逐步使环境科研与高技术发展融为一体,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从末端治理向全防全控转变,并将绿色技术融入各个领域,寻求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另一方面,环境应急技术从事后应急向事前应急并重转变。建立环境预警体系,加强环境风险识别、评估、预防、应急处置等资源与环境预警和监控技术将成为未来世界环境科技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更强调向传统产业注入高新技术的活力,以自动化、新材料求生存。同时,通过技术引进与模仿创新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是发展应用技术,降低成本,以最快的速度改良传统产业的落后地位。自主性研究开发与技术自立改造传统产业。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形成独立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使传统产业在升级改造中处于有利地位,促进产业经济持续发展。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十二五”时期,立足滨海新区产业的发展基础,放眼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未来新区产业发展定位,未来重点建设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积极创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模式;积极布局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培育壮大云计算服务产业;尽快推动制造服务化,注重制造环节绿色化、智能化;加快兼并重组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产业联盟整合产业链;创新与应用相结合,在优势领域抢占战略制高点。整合高新区、开发区和空港经济区的研发基础和产业优势,推动新区层面技术及研发合作,共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航空航天产业基地。根据当前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阶段与特点,详细制定相关发展措施。完善“三机一箭一星一站”产业链,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延伸航空航天产业链两端,重点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和通用航空发展;用足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政策,建立金融支持平台;构建专业人才储备和“产学研”平台,建设国内顶级、世界一流的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抓住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格局尚未最终形成的机遇,抢占发展先机,加快产业发展步伐、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发挥新区研发转化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筑具有国家级研发平台支撑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重点建设现代中药、生物医药和化学药产业集群;国际生物医药、中兽药研发转化和服务外包集群;医疗设备与器械专业化特色集群,以及化学药产业集群。

——新能源产业基地。密切追踪国际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吸引聚集新能源相关的研发机构,吸引扶持培育与新能源相关的风险投资机构,打造国际新能源产业高地的区域品牌。围绕产业发展重点,进一步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建设国家重要的绿色能源研发制造基地、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基地。形成绿色电池产业集群,光伏产业集群,LED产业集群,风电设备制造与研发产业集群,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汽车及装配制造产业基地。把握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与批量化生产,以及清源电动车整车生产等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领域的先发优势,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精选装配制造业中的战略性新型方向,并给予重点培育。依据整车与零部件生产的协同化、集群化发展要求,打造国内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和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及国家级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化装备部件生产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