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华地域文化与企业英雄形象塑造

中华地域文化与企业英雄形象塑造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内部的民族区域环境里,也有中华企业文化特有的地域差异和特点。中外企业家的性格对比十分明显。同样不可忽视,甚至可以说是检验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志之一的,是企业员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归根结底,中国的企业文化,与一切民族企业文化一样,必须建立在自己民族故有的道德基础上,才可能有强大的永久的生命力,否则仅靠外力的强加和精英内心的冲动,都是不可能长久的。

中华地域文化与企业英雄形象塑造

中国内部的民族区域环境里,也有中华企业文化特有的地域差异和特点。如吴越文化区的宁波人,在上海经商多,实力强,志在四方,温州人的加工基地多,不辞劳苦,四处经商,薄利多销。岭南文化区的粤商文化,奉行红绿灯哲学,以绕、快、摸着走应对国家政策,其中潮商善于向海外发展,聪明善谋,信用欠佳现象正在改善;客家商人的人文深厚,朴实勤奋,广府商人富有兼容,有的迷信、文化素质低的现象在改善;港商的开放性强,素质高。海派文化的上海区,沪商算计精明,绝不吃亏,诚实守信,遵守合同。京都文化区,京人有官商习气,见识多广。闽南文化区的福建人,有冒险进取的海味,其中闽南人多出洋过番,闽北人多安贫乐道,闽西重宗内聚,闽东求稳怕乱。东北文化区的商人豪爽爱酒,讲排场、知足常乐,办事痛快,重义气,经验略欠。齐鲁文化区的儒商习气较重,等等。这些条件虽并非一成不变,正随着各区域产品的流通和企业文化的交融,而逐步淡化其特征,但一些能适应市场的习惯,则得到不断的强化。

这实际上从企业主体的角度,让我们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一个规律,那就是企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细胞,离不开文化母体的滋养和自身的健康,所以企业的荣败兴衰,寿昌命短,归根结底是由企业人的精神和素质所决定的。故企业家的文化水平,经营水平,道德水平,越高越好,企业员工文化水平,觉悟水平,技术水平,越高越好,企业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基地,作为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学习基地,已经越来越被企业界、理论界人士所重视。

从企业英雄与企业主体塑造看,作为企业的创业者、守业者的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最紧密,他的个人魅力、修养、威信和能力,对企业的影响最大;他的性格特征,无论是勇敢谨慎、果断犹豫,狂热冷静,胸怀博大,俭朴铺张,踏实虚浮,带头空喊,还是文化修养,感染能力,决策水平,洞察预见,目标定位,经营哲学,市场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工作作风,都会对企业文化起到潜移默化乃至直接决策的重大作用。

中外企业家的性格对比十分明显。据美国企业管理协会的统计,西方优秀企业家的特点是,工作效率高,有进取心,逻辑思维能力强,富有创造力,有判断力,自信心,愿辅助他人,为人榜样,善于使用个人权利。而极力脱亚入欧的日本人所赞扬的企业家,则具有使命感,诚实,忍耐,热情,有责任感,有积极性,有进取心,公平,有勇气等九项品德。相形之下,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比较精明,善于公关,抓住机遇。中国的国营企业家则以大刀阔斧见长,如《乔厂长上任记》所描绘的蒋子龙。而无论中外的成功企业家,共同的优点都是善于交谈沟通,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保持乐观的心态;善于深入下层,正确地自我批评,听取各种意见,集中大家力量。其中的优异者,还具有勤俭艰苦,灵活公正,仁慈善良,热心公益,有理想和信仰等优秀品质

同样不可忽视,甚至可以说是检验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志之一的,是企业员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它表现在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群体凝聚力、进取精神、爱厂如家,敬业精神,忠诚可靠,团结协作上,需要在企业家的重视下,通过企业员工的培训、提高来完善,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首创精神,认同企业精神,来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www.daowen.com)

在这个方面,企业口号与企业形象的设计,具有独特的积极作用。需要注意的,一是企业口号与企业追求、企业目标的一致性,是企业口号时效性的经常检验,以实践证明企业精神的超越时代的不朽价值和永恒魅力,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二是运用行之有效的舆论导向法,形象重塑法,利用事件法,行为激励法,建立礼仪法,造就楷模法,领导垂范法,活动感染法,创造氛围法等九种方法,实施企业形象设计工程,通过自我塑造、自我认同、客观评价,制度保证、精神支柱,导入视觉识别系统,统一标志、规范文明用语等,使企业形象成为企业文化对内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外塑造完美的企业形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应,可以提高企业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要素。

此外,如一些企业文化著作所言,企业所可能具有的根据形势变化和需要勇于并善于进行企业改革的改革观;实现承诺或隐瞒真相的诚信观;维护或破坏市场秩序,开拓或保持市场的市场观;是否有敢于、善于技术创新的创新观;违法经营或守法经营的法律观;是否正确的资本经营观念的经营观;惟利是图还是双赢的盈利观;是否损害竞争对手利益,是否垄断的竞争观;有无目标,是否把握机会的发展观;是否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开发方向、经营方向,根据消费观念改变而变化的应变观;是否注意品牌建设、品牌形象设计观的品牌观;是否向员工灌输危机意识的危机观。以及在企业管理性价值观方面的责权利观、高效率管理观、共享共担管理观、互动性管理观、自觉性管理观、人本主义管理观、理性化管理观、有序化管理观,以及在企业体制性价值观方面的契约观、共赢观、融合观、忠诚观、团队观、等级观、效率观方面;在企业文化服务,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品牌方面的创新力、传承力、竞争力等。

归根结底,中国的企业文化,与一切民族企业文化一样,必须建立在自己民族故有的道德基础上,才可能有强大的永久的生命力,否则仅靠外力的强加和精英内心的冲动,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如西方企业文化的道德,就源生于圣经新教。它主张罪感文化和重商主义,注意个人幸福和基督教的美德与戒律,讲求西方的商业伦理。这一点可参见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与古代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1904年发表的论著《基督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其基本精神为加尔文教派教义,以善是上帝的选择,人人都可能被选中,坚守勤奋,诚实,严肃认真的世俗行为准则,可节省金钱和时间的预定得救论,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繁荣。这与中华道德源生于中国易经的易德,以儒释道的道德文化铁三角支撑中国社会逾千年,一贯主张耻感文化与重农主义,既注意礼仪等行为规范,更注意内在的精神,追求德善,注意群体,崇拜先祖的文化背景,是很不一样的。

而考察当前由西方国家所主导的,强调企业的社会公益与社会责任,要求低碳节能等,一方面有确有卡生产技术水平尚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意图,一方面也有其对人的重视,对企业的道德文化与社会责任,对全球环境保护重视的合理性,故不可一概而论,盲目反对,更不能将其变成为扩大出口贸易,应付国际认证制度的弄虚作假和恶性竞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