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华国学与企业文化的多重定义

中华国学与企业文化的多重定义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中国第一家百年老字号老企业诞生之日起,中华传统文化的诚信、仁义、人本精神,立德、立功、立言精神,就深深地渗透于企业家的家族和企业之中,成为企业传承的精神文化纽带,愈是久远,愈是坚韧和绵长。不过,这在文史哲不分,以安邦济世为学的中华国学看来,却是再自然不过的,尽管此后企业文化方向的招生,因种种原因不再延续,但已经毕业的企业文化研究生却颇受欢迎,中华企业文化的诸多要义也更深入人心。

中华国学与企业文化的多重定义

从中国第一家百年老字号老企业诞生之日起,中华传统文化诚信、仁义、人本精神,立德、立功、立言精神,就深深地渗透于企业家的家族和企业之中,成为企业传承的精神文化纽带,愈是久远,愈是坚韧和绵长。时至今日,薪尽火传,中国百年老店的企业精神不灭,依旧伴随着中国企业民国乱世、公私合营文革恶境和改革开放后的复杂企业生态环境中嬗变传承,经历了由产品竞争时期、服务竞争时期直到如今新世纪的文化竞争时期。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定义,企业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企业的价值观念和理念,企业的精神与价值观,企业的管理风格和管理特色,企业员工的文化素养和行为规范,企业的服务与行为,企业独特的文化仪式和活动,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形象,这些看似与企业的物质设施建设毫不相干,属于软文化、虚化不实的东西,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研究的兴趣和企业家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大,成为全世界经济界、文化界、学术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正是在这种时候,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率先在经济学管理专业招收企业文化方向的研究生,实现了哲学向经济学挺近的跨学科转化。

不过,这在文史哲不分,以安邦济世为学的中华国学看来,却是再自然不过的,尽管此后企业文化方向的招生,因种种原因不再延续,但已经毕业的企业文化研究生却颇受欢迎,中华企业文化的诸多要义也更深入人心。第一如精神文化的提炼,制度文化的创新,行为文化的倡导,物质文化的构件的有机组合;第二如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的五大要素,经营环境决定文化类型的前提条件与生态环境,价值观念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精神与价值观,模范人物树立优秀企业文化的活生生的企业英雄榜样,企业文化仪式寓无形于有形的企业形象展示,企业文化网络所拓展的与社会沟通的渠道,第三如对企业文化的功能组合,包括企业精神的凝聚功能,先进文化的引领功能,吸收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整合功能,对企业制度文化的维护功能,对企业英雄的激励功能,对民族文化、企业精神、经验的延续功能,对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功能,对企业大文化系统起到支撑作用的基建功能之“八大功能”等,都统统成为人们创建中华优秀企业文化所不可缺少的步骤参考。

有趣的是,我们经济学的师生,尽管都对企业文化很感兴趣,但在具体为之定义时,往往会陷于到底是经济管理学大还是企业文化大的概念之争。其实,这完全是由于从哪个角度看问题所造成的。狭义的企业文化,所指是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范围最小;中义的企业文化,所指是企业管理与企业文教、娱乐、康卫等,范围相等;广义的企业文化包括了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范围最大,超过了企业管理文化。(www.daowen.com)

一般来说,持狭义的企业文化观的学者最多,因为这样可以明确地划分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围而不至于与经济学的其它领域混淆。如白光就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企业领导层提倡、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时空。”

结合罗争玉所著的《企业的文化管理》中的定义:“企业文化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形成的与企业物质系统、行为系统、制度系统密切相关的企业意识形态。”以及其他的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调研、整理、取舍、提炼和提升的科学过程,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企业发展最主要的矛盾是个人、企业与社会的矛盾。企业文化的生命在于运用于管理;美国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发现和理论,使企业管理理论进入了新阶段的新理论(参见高明:《关于经济管理与企业文化理论的对话》),再参照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的代表性提法,如强调企业价值观,产品的文化品位,文化附加值是文化经济的秘密;企业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价值观在企业经营中自觉形成、顺势发展、亲和内外、规范行为、树立形象、推进生产,规范道德,自我优化的运作方式。强调企业文化是包括企业家和全体员工都意识到的自身的价值观,不是简单的移植、模仿,是在企业经营中自觉形成,不是外在的强加,是在企业经营中顺应环境的顺势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须领导层重视,上下遵守。以及企业文化具有通过文体活动、友谊联欢、资助公益文化事业,规范行为,美化形象,亲和内外,推进生产,造福职工和社会的功能,具有树立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英雄,联系传统与现代,规范制度文化,改善生产方式,推进技术革新的作用,等等,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真知灼见,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企业文化意识的觉醒史,是企业文化的发展史,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