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推动天津建设产业创新中心的重点工作

推动天津建设产业创新中心的重点工作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天津推动建设产业创新中心的工作看,要注意做到:1.在功能定位方面,强化天津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津创建产业创新中心,最初提出于天津争创自创区之时,后又成为建设全国领先创新型城市的目标。第二个特点属于高度层面,既然国家战略要求天津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在实现目标的标准上则不能限于京津冀区域现有的水平和视野,至少应体现全国的长远和高端要求。

推动天津建设产业创新中心的重点工作

天津推动建设产业创新中心的工作看,要注意做到:

1.在功能定位方面,强化天津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天津创建产业创新中心,最初提出于天津争创自创区之时,后又成为建设全国领先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这个任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居何种位置,是需要认清的问题。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和天津的定位来看,北京的“四个中心”之一是科技创新中心,在天津的“一基地三区”之中,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虽然含有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的研发基地之意,但是为了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和协同优势,出质量和特色,应该更为强化建设产业创新中心。这有利于借助北京的科技创新中心优势更快捷地弥补天津的短项,以天津的制造业优势服务北京市和河北省,既实现错位发展、协同互补,又集中优势资源引领我国破解缺少高端产业创新中心的难题。从这个角度说,建立产业创新中心没有降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的层次,反而会促进其提升水平,是天津打造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应有之意和有机组成部分,也属于京津冀产业创新之举,影响和作用深远。

2.在特色定位方面,凸显天津建设产业创新中心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和补短板的作用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其实施办法主要是安排了一些大项目、大工程。2016年,全国多地已有此方面行动,如武汉市提出建设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广东省提出建立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江苏省提出建立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角来看,天津市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其特殊含义可体现为以下特色:立足于京津冀区域、服务于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着眼于将先进制造科技成果转化为新兴产业的创新中心。第一个特点属于区位层面,要侧重考虑京津冀整体和长远发展的特色需要,与国内其它区域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形成一种错位竞争。天津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并非排斥别的地区设立同类特色平台,也没必要复制模仿其他地区的现成做法,这也符合全国发展战略布局赋予天津市的重点任务。为此,在覆盖地域方面,天津可不再仅仅局限于现有自创区确立的“一区二十一园”,既要重视发挥现有园区作用,更应切实将产业创新中心作为全市的共同性和标志性任务之一,使之形成以自创区为骨干的系统工程

第二个特点属于高度层面,既然国家战略要求天津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在实现目标的标准上则不能限于京津冀区域现有的水平和视野,至少应体现全国的长远和高端要求。其实在中国真正成为先进的创新中心,就应该属于世界级的,必须具有世界眼光,着眼全球水平布局。

第三个特点属于重点层面,产业创新聚焦于先进制造业的新科技成果,关键在促进转化,使基本成熟的科技创新成果顺利制成市场需要的合格产品,进而形成产业。因此,天津发扬自身优势建设基地及中心还应包括大力搞科技创新,值得注意的是,要将更多的力量放在怎样把身边和各地已有的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新兴产业之上,这可能是天津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出特色、上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个着眼点。(www.daowen.com)

3.在途径定位方面,着力突破天津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协同创新的难题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角度来看,现阶段趟出产业协同创新的路子,需有针对性地取得三个新突破:

第一,突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与天津产业创新中心的协同难题。近期通过建立中关村和滨海新区科技园已就这方面有了可喜突破,但是在运用北京科技研发成果方面天津还处在初始阶段,遇到了很多难题,但也存在很大潜力。我们需推动科技产业协同真正有所突破,成为北京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阵地。同时,努力把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成果、体制、机制转过来、学过来,成为天津产业协同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这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第二,突破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链搭建的协同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是建立北方的城市群,而且是立足于世界级的高端城市群。作为这个新兴城市群的产业创新中心,不能仅有一些科技研发新成果,也不能停留于搞出一些代表性的新科技产品,更关键的是建立以这些为内容的,形成内在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对三地的定位已就此作出了总体部署,但在现有体制机制条件下也遇到很多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产业集群领头羊的产业创新中心,可借助京津冀产业发展协同不断推进的时机,以优势产业为龙头,积极开拓协同搭建产业链的新局面,这从长远看有利于天津占据北方新兴城市群发展的先机。

第三,突破内部产业创新资源配置的协同难题。天津建设自创区在布局上设有“一区二十一园”,这有利于不同地区都运用国家自创区的特色机制各显其能,冲刺高端发展,而且各个园区都在作出努力。但是基于各地肩负的发展任务和现行体制,客观上说,同时会产生天津内部协调不力乃至自我竞争的问题,不利于形成规模效益,提升整体效益。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做好自身的协同文章,实现本身内部资源的很好整合,使各区域精细化、差异化发展,以理顺天津产业创新的内在协同机制,形成整体优势,从而更好地运用京津冀产业协同的优势。

[本文的主要部分为提交2016年京津冀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办的第三届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论文。收入会议文集《京津冀协同发展——突破与提升》,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部分为2016年11月参加上海社会科学院、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综合配套改革沪津深三城论坛”的大会发言。合作者:吕波,博士,现为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新兴产业研究所所长,经济学院副教授。]

附录:评论与被评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