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环渤海区域产业合作的历史发展阶段

环渤海区域产业合作的历史发展阶段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综观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历史可归结为三个阶段,标志如下: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为初步提出阶段。同年,环渤海合作机制会议在廊坊举行,确定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联席会议的合作机制。这是首个国家关于环渤海区域合作的规划,公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之后,将对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环渤海区域产业合作的历史发展阶段

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共同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则更多地体现在“自下而上”的推进上,多年来主要依托环渤海区域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组织,逐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果。综观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历史可归结为三个阶段,标志如下: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为初步提出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起用“环渤海经济区”的区域概念,但没有实质推动。

第二阶段,2004年至2015年,积极推动初步建立合作机制阶段。2004年,国家发改委在廊坊召开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建立京津冀发展和改革部门定期协商制度,提出尽快建立省市长高层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达成“廊坊共识”。同年,环渤海合作机制会议在廊坊举行,确定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联席会议的合作机制。2005年,国家“十一五规划写进“环渤海经济圈”。2006年,环渤海区域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天津倡议》,提出系统设计,被称为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的标志。(www.daowen.com)

第三阶段,2016年9月,国务院下发《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历史掀开新的一页,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纲要》共设前言和10章,分别说明了合作发展背景、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加快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治、推进产业对接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完善统一市场体系、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措施。规划期2015—2025年,展望到2030年。内容涉及面广,措施具体。如对作为根基的推进产业对接合作设计了5节:加强农业合作、优化工业布局、提升服务业水平、推进产业转移承接、共建科技创新体系等。这是首个国家关于环渤海区域合作的规划,公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之后,将对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