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1866—1925),名文,号逸仙、中山,广东香山(今中山县)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庭生活艰苦,他的哥哥孙眉被迫离家远行至檀香山做苦工谋生。在孙中山12岁时,孙眉发展成了一个华侨资本家。孙中山随母到檀香山,进教会学校读了中学,后又到香港学医,直到1892年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十四年求学西方的成长经历,使他比中国近代的大多数先进人物都较少受到封建传统教育的羁绊,对西方世界具有更多、更为直接的认识和了解。甲午战争失败后,他抛弃了自上而下改革的幻想,正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成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在广州发动了他所领导的第一次资产阶级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继续进行革命的宣传和组织工作。1905年,孙中山把当时国内各主要革命团体联合在一起,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911年,在同盟会领导下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孙中山回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北议和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所篡夺。孙中山继续坚持同各派封建军阀进行斗争,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败。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标志着孙中山的经济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孙中山的经济开放思想起自对闭关锁国传统思想和政策的怀疑与批判,在博采中外各种流派社会经济思想的基础上,随着对中国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和帝国主义本质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向前发展,最终把对外开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作为一个思想学说体系——“开放主义”提了出来。(www.daowen.com)
在甲午战争前,孙中山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一些著名人士如郑观应和王韬交往甚多,深受他们学习西方以富强中国思想的影响。加之他从小远涉重洋,亲眼目睹中国与西方经济的差距,因此他曾希望清朝政府以改良的方式放弃锁国政策,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方式,以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他以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变化为例,说:“日本维新之初,人口不及我十分之一,其土地则不及我四川一省之大,其当时知识学问尚不如我之今日也。然能翻然觉悟,知锁国之非计,立变攘夷为师夷,聘用各国人才,采用欧美良法,力图改革。”[1]他在《上李鸿章书》中指出:“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应“仿行西法以筹自强”。[2]这一时期孙中山的经济开放思想仅限于批判闭关锁国政策,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办矿山、学堂等主张,是孙中山开放主义思想的萌发时期。
甲午战争后,孙中山对外经济开放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