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高度重视国内市场的地位,《资本论》正是专门以国内市场为范围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作为商品经济,其发展不但依靠市场提供必需的实物补偿,而且更依赖市场销售商品提供必需的价值补偿。这种商品经济“一旦与大工业相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形成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就获得一种弹性,一种突然地跳跃式地扩展的能力,只有原料和销售市场才是它的限制”[20]。他还把视角集中于消费对国内市场的约束,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产生归纳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矛盾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与此同时,他也看到发展世界市场具有历史必然性,指出:“大工业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关系……不仅有更多的外国消费品同本国的产品相交换,而且还有更多的外国原料、材料、半成品等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本国工业。”[21]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获得原材料和商品销售场所,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促进内涵式发展。从马克思分析问题的逻辑来看,他对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都很关注,这为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关系奠定了认识基础。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的思想,他的著作还较多地非直接又确实论及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问题,我们将此概括为广义的马克思经济发展方式思想,尝试作出归纳,可以理解为:在把经济发展方式区分为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前提下,充分认识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主张积极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国内外市场和加强组织管理、制度配置等提高资源要素的生产率,通过协调各产业部门发展的比例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些思想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