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与调整落后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一直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各个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落后农业国的状况,党和国家及时探索了工业化道路,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改革开放初期在制定首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之时,我们开始认识到经济结构问题的重要性,根据当时情况将发展重点确定为农业、交通等产业上面。20世纪末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党和国家已经从理论层面强调了经济结构调整是转方式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进入新世纪后针对发展新情况特别是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时的经济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消费、投资、出口之间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这方面又发生了深刻变化。至2017年底,全国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增加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9%、40.5%、51.6%。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32.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9.1%。[1]可见,消费贡献率提高和服务业比重上升,成为了经济增长主动力。(www.daowen.com)
出现以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并占据优势的协调拉动和消费贡献率增大并占据优势的协同带动的总体格局,显示出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现阶段,在解决了总量基本协调问题的基础上,经济结构的薄弱环节又凸显为自主创新必须加快、先进制造业亟待发展、产品和服务质量尚需提升、经济效益有待提高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需要,经济结构调整重点对象的转变催生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予了其主体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