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50年代后期,受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的影响,我国兴起了“大跃进”运动。这一运动把速度放到了不适当的位置,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衡。如普遍认为高速度是社会主义特有经济规律。这些认识客观上为“大跃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这次研讨尽管是早期的初次思考,但却为以后正确分析发展速度问题作出了铺垫。
时间大体为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20世纪50年代后期,受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的影响,我国兴起了“大跃进”运动。这一运动把速度放到了不适当的位置,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衡。60年代初,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以克服“大跃进”以来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实事求是作风重新恢复。以此为背景,经济学界兴起了关于经济发展中的速度和比例关系的讨论热潮。学界争论的问题主要有:高速度是不是社会主义特有经济规律,高速度与国民经济按比例之间是怎样的关系,高速度与综合平衡的关系等。[1]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有着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而这种愿望又同时带有浓厚的主观主义和急于求成的“左”的色彩。这必然影响到学术领域,致使关于速度与比例关系问题的探讨宣传了不少错误观点。如普遍认为高速度是社会主义特有经济规律。从高速度与按比例之间关系看,高速度是主要的,要在高速度中求平衡等。这些认识客观上为“大跃进”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也应看到,这场讨论实际上是国内第一次就经济发展内涵与要求的集中探讨,论及了如何看待速度与协调平衡发展这一我国经济发展观中长期讨论的问题。而且,少数头脑冷静、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又明确提出了应在经济平衡中求得高速度的观点,朝着将速度问题摆在适当位置的方面作出了努力。因此,这次研讨尽管是早期的初次思考,但却为以后正确分析发展速度问题作出了铺垫。(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中国特色经济发展与改革战略研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