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与贡献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与贡献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中国特色,除了表现在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之外,还可以从多方面看出。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与贡献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中国特色,除了表现在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之外,还可以从多方面看出。

1.植根于中国客观实际,体现了国际环境的变化

世界和我国历史发展经验表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符合国情。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犯了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左”的错误,这又源于误判了国情。汲取这一教训,我国根据所处发展阶段的实情,自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之始就设计了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分步走的思路,并且依据国情变化予以不断调整、充实、提升。

以发展战略重点任务为例,我国长期高度重视农业发展,正是植根于中国国情的选择。20世纪80年代初,党和国家就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农业放在第一位。从当时看,我国作为十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好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是一件头等重要的事情。粮食的消费量是世界最高水平的国家之一,但却是人均占有粮食量最低的国家之一,满足这种需求只能主要依靠自身发展农业来实现。同时,农业发展的状况还直接制约着整个工业的发展。当时我国轻工业原料的70%来自农业,农村工业消费品销售量占全国城乡总消费量的40%以上。农业是我国工农业发展所需原料的重要来源和主要的国内市场。在我国十亿人口中,八亿是农业人口,农业情况的好坏,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而只有把发展农业摆在首要位置上,才能保证工业、科技文化及整个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和国家的稳定。而且当时我国农业又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最突出的薄弱环节,生产力水平远远低于工业等其它部门,生产技术相当落后,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都比较低,扩大再生产能力也不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

新中国成立后的近三十年间,全国平均每年有四亿亩左右的耕地遭受水旱等自然灾害,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一。农业部门内部结构很不合理。从狭义的农业即种植业内部看,粮食与经济作物比例不协调,经济作物的种植还不能适应生产和生活的多方面需要。我国的自然资源长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除了人口多、耕地少这个突出的矛盾外,水资源、森林资源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水力资源按人均占有年径流量计算,少于世界上的多数国家,经流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利用也不充分合理,致使有些地区水源十分缺乏,严重影响到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我国森林面积本来就小,覆盖率低,又长期重采轻造,甚至滥砍乱伐,致使覆盖率长期存在着下降的趋势,再加上大搞“毁林造田”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这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仅有的自然资源,加剧了农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而且由于大大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以致加重了自然灾害。因此,当时党中央和国家强调必须时时注意农业的发展问题,坚决保护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现有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行科学种田。同时,在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的条件下,大力发展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以便生产出更多的满足工业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需要的各种农产品

需要看到的是,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有了巨大变化,现代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没有变,农业现代化的任务依然很重。因此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多年年初党的一号文件都是农业发展和改革方面的内容,现今又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深化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从侧面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特色——立足实际,切实可行,持续进行。

植根于国情,不等于仅依据国内情况思考问题。面对国际发展重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非常注重融入国际发展环境。在最初制定这个战略时,我们就分析了国际环境的变化,看到世界的主题已不是战争,而是和平与发展,因此基于客观存在的战略机遇期,实行了党的中心工作的转变,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依然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要素流动、新科技革命迅速兴起等国际因素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孕育着加快发展的难得良机,提供着加快发展的诸多重要有利条件。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作出了“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的论断。以新世纪头20年我国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为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得以部署。随着世情国情的不断变化,尤其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党和国家深刻分析了发展战略机遇期内涵的相应变化,即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因此又提出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思路,从而开拓了新视野,为科学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前提和基础。根据世界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与周边国家发展加工业的双重挤压态势,我国紧密结合自身发展阶段的需要,推出了旨在打造制造业强国的《中国制造2025》,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使经济发展战略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及时发挥经济全球化的引领作用。

2.创造出特色概念体系,形成了鲜明的话语体系(www.daowen.com)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没有简单搬用国外现成的经济范畴,而是创造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体系。这首先并集中体现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设计之上。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必然要改变现状,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但是作为起步时贫穷落后、发展很不平衡又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必然也只能走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这突出地从不同时期的发展战略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上表现出来。

在这一战略提出之时,邓小平深刻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提出了小康水平的目标及其突出标准。在我国历史上,“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是次于“大同社会”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使用这个概念来设计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有利于使广大群众明确奋斗方向,凝聚起巨大力量,同时也符合现代化建设规律。

随着奔向小康的最初界定标准较快实现,我国继续使用这个范畴表达出新的战略目标。因为小康社会首先是一个经济概念,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比较富足的生活的追求,但同时也指法令严明、安定和谐的一种社会状态。从治理理念来说,“小康社会”并不是儒家学说的延续,而是法家治理思想的体现。法家重“法”“术”“势”,其衡量标准和最终目的就是统一和富强。小康社会的根本价值理念同法家相一致:首先实现经济和生活的富足,这是前提和基础。继而遵守法令和纪律,法不阿贵,积极入世,奋力进取,以实现国家统一和富强为己任。因此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要解决温饱问题,还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

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又以六个“更加”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界定了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党的十八大又强调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目标任务。小康社会概念容纳了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经过内容创新与充实又可以体现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不断提升的标准,从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百年目标进程中成为经济发展战略话语体系的核心范畴。

围绕小康水平和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与步骤,我国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翻两番、温饱任务、“三步走”战略、小三步走、新三步走、战略机遇期、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决胜阶段等一系列概念。在分析和阐述经济发展战略路径的进程中,我国还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独创性概念。这些都标志着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核心概念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经济理论逻辑和中国国情的一套特色范畴体系和话语体系。

3.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为指导。这一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本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在战略目标最初确定之时,首先强调的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衡量标准。因为这个指标与国民生产总值总量不同,标志着国民的富裕程度。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增加人均收入的标准,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一步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思想。这一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就制定的战略目标看,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不断根据实践发展提出、更新和扩展全面小康的标准和评价方法,从温饱到小康,从“三步走”到“新三步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经济领域到社会领域直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战略规划的名称从“计划”到“规划”,体现了宏观性质。这些都是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对未来社会作出描述,只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发展趋势的过程中,预示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其中包括了经济发展的思想。但是他们揭示人类将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规律时,并没有提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我国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已经形成了基本内容体系和话语体系,不仅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提供了典型案例,因而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