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40年的充实与完善,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已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体系。主要部分包括:
1.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地位
一般说来,经济发展战略是指较长时期中,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研究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所要经过的阶段步骤、重要路径、解决的重点以及所要采取的重大政策、措施。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妥善地解决了涉及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就容易较好地处理大量局部的和次要的问题。长时间实践已经证明,实行错误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导致整个经济的失误,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则会引领经济健康快速成长。新中国成立后尽管长期内没有使用这一概念,但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全局性错误,无不与事实上制定了脱离实际情况的战略奋斗目标及其部署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经历着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也得益于确立了符合实际、方向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因此,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研究和确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发展和现代化的圆满实现。
2.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相应的政策方法,因而选择发展目标就成为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通常用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所要达到的经济增长速度、规模、水平以及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程度等指标来体现。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决定了要以人民发展为中心,这需要根据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加以具体化。按照经济发展实践和战略理论的要求,长的发展阶段要经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并需要制定出具体目标。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对小康社会目标的设计突出体现了这种要求。邓小平最初提出小康社会的目标之时,正是基于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约250美元的低水平,从而设计了翻两番,即达到人均800美元到1000美元的标准。
由于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不断提升这一数量目标,特别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在不同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又相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标准。党的十八大总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进一步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据此,党和国家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提出要努力实现新的目标要求。
与“十二五”规划建议相比,这主要体现在补充了新任务和提升了原规定的高度。前者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等。后者如,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等。这些新的标准使发展战略目标更符合形势需要、人民意愿和社会期盼,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随着制定发展战略标准的提升,我国将最初的经济发展规划扩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内容也由经济方面逐步扩展到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等方面。但这不等于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目标的理论与实践不再独立存在了。基于经济是基础的发展规律,而且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因此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始终居于国家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首要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
3.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在整个经济发展战略中,树立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关系到战略目标、步骤和措施的制订和实现。因而,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制定符合发展规律和体现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前提。
从我国20世纪80年代最初提出经济发展战略之时看,首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根本转变,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以此为前提,又针对当时实际情况要求树立积极奋斗,量力而行,长期建设的思想。因为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仍然落后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面临着种种其它国家很少遇见的问题,存在着许多困难。特殊的国情和艰巨复杂的任务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可能在短期内轻而易举地实现,必将呈现出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因而,必须树立起量力而行、长期建设的战略思想,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注重把“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作为指导经济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
从进入新世纪看,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以此为指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了新要求,首先强调了发展协调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奋斗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
再从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看,只有坚持以人民发展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才能直面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增强获得感,推动永续发展。
4.经济发展战略的遵循原则
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则属于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深化,是紧密结合一个时期的实际情况和突出问题,解决难点,强调倾向性着眼点的思路性依据和要求。
例如,在最初制定发展战略时,党的十二大报告分析了必须特别注意解决的四项重要原则。在第一条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和继续改善人民生活之中,针对当时国家建设资金较少和资金使用分散的情况,强调了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针对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总体情况并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经验,提出了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无数正反经验证明,社会主义条件下制订经济战略目标,还离不开正确处理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之间的关系。从当时战略目标的确立来看,一些国家包括我国都曾把生产发展速度,或者说把某几项重要产品的增长速度定为主要的发展目标,从而使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并陷入困境,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这和片面强调生产增长速度,忽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直接关系。从战略目标的实现来看,如果长期片面强调生产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势必会影响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妨碍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反之,如果片面强调提高消费水平,不顾发展阶段的实情而扩大消费,则会影响建设资金投入,还容易引起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从当时看,生产建设与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主要体现为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但又存在着矛盾。实践证明,处理好二者关系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复杂,既要坚决摆脱长期靠压低消费水平来维持高积累率的错误做法,把保证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年有所提高放在首位,又要使这种提高建立在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陈云将正确处理好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的原则,形象地概括为“一要吃饭,二要建设”,适应了当时指导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和实现的需要,其中体现的内在规律对于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不够丰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较低的国家来说,依然是需要长期注意的。(www.daowen.com)
20世纪80年代末,党和国家针对当时的经济过热、通胀严重和改革力度、政治形势等特殊情况,提出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一重要原则不仅指导着体制改革大局和重大举措推出的力度与接受程度,而且关系着经济发展速度的调控及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阐述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时指出了“八个明确”,其中之一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阐述“十四个坚持”时,第一条就是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也指出了我国制定和贯彻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每个五年发展计划或规划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形成的。特别是自制定“九五”计划和十年远景规划以来,均是先召开党的中央全会提出发展原则和思路性建议,以此为依据召开全国人大会议讨论并通过和颁布正式计划或规划。可见,党的领导是正确制定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备前提和保障。
5.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遇到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不同,各个时期实现战略目标的重点任务就有所区别。
在20世纪80年代初刚刚提出经济发展战略时,根据制约实现发展目标的主要瓶颈确定的战略重点是解决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方面的问题。在80年代末正式明确“三步走”战略时,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又列出三个:把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合理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可见,这时的重点任务既有衔接性又从宏观方面予以了提升。
在面临跨世纪之时,党的十五大报告又专就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三项任务,即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新世纪初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党的十六大除了继续强调发展农业、科学教育,还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
在进入新常态阶段之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阶段重点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
6.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路径
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相对于一个阶段的战略目标而言也具有路径的意义,但是随着形势变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调整,难以用几项重点任务来概括如何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而是需要更广泛和深入地把握实现发展目标的战略性思路。这种路径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引领全局的阶段性发展主线方面,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或经济发展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二是牵动全局的战略目标实施领域方面,如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等。
战略目标实施领域涉及面很广,我们不应当也不可能将其相关内容全部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体系,否则会使这一宏观理论过于庞杂,代替了中观和微观经济发展研究。正确做法是将其涉及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内容纳入进来。如区域发展战略方面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特色城镇化道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振兴东北地区战略等,产业发展战略方面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驱动和建设制造业强国的“中国制造2025”等,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沿海开放战略、“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等。其中许多具体问题和举措应由具有更广泛内容的中国经济发展理论、对外经济开放理论和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来研究。
需要看到的是,从广义上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路径还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因为这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战略目标的支撑性保证。但是在我国,体制改革理论毕竟是相对独立于经济发展理论的专门理论,因此只从经济发展战略保障的角度论及其重大战略。从这种意义上说,也可以把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区分为狭义与广义之说,前者更为直接,属于基本保障,后者较为间接,涉及面相当广阔。
7.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方法
这里主要指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根本性方法。从制定方法看,如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以实用管用为准则,坚持问题导向,聚集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在“五大发展理念”的统领下提出和强调了两百多个重要举措。其中有五十多个较重大的战略、工程、行动、计划、制度等。从新提出的举措看,如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直接服务于培育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实现创新发展;优进优出战略服务于适应开放新格局,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就业优先战略、食品安全战略服务于共享发展,保障基本民生,建设健康中国;脱贫攻坚工程服务于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艰巨任务,实现人人享有的目标。这种从现存重大问题出发,作出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重要部署的做法,使规划措施更实际、更具可操作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制定方式,可以说丰富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方法论。
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法是指关系战略目标实现的具有根本性的方法。如,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和国家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为这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要求稳住经济运行,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贵在有进,重点是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这既是立足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也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有着内在联系,其中,发展阶段及目标是统领,发展理念是灵魂,发展路径是重点,共同构成了具有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的逻辑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