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业(电气电子产业)成长和发展的历史,生动说明了诸多全球化趋势的重要特征,以及高技术产业的特质——这实际上得用一本书的篇幅来讨论。21不过,我们在这里只能满足于简要概括相关要点。
战后日本电气电子产业的成长可谓惊人,其产值在1955年是1924亿日元,到1986年就高达23.9万亿日元,增长了123倍。它在整个机械行业中占了39.6%,高于以32.6%位列第二的运输设备产业(包括汽车业和造船业)。如表7.9所示,可以根据该产业所覆盖不同品类的出口增长情况绘一幅简图。该表极其清楚地展现了电气电子产业中几个子部门的兴衰沉浮:照明器材和收音机加在一起,比重从1960年的62.3%下降到了1985年的1.9%;三种产品——录像机、工业电子产品、电子零件(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等)之和,从1960年的16%上升到了1985年的65.2%。内部构成上如此巨大的变化,以及其他一些产品——如家用电器和彩色电视机——比重明显保持稳定,一方面反映了技术的发展和海外市场的竞争状况,另一方面则体现了自1960年以来的25年里,外国政府慎重权衡下的政策措施,以及该产业本身的全球化举措。
表7.8 1981年跨国公司销量与各国出口总量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宫崎义一著《现代企业论入门》第346页制表,这部分内容宫崎有参考J.M.斯托普福德的《世界跨国公司指南》(1983年版),以及日本银行的《外国经济统计年鉴》(1981年版)。
表7.9 1960—1985年电气电子产业出口构成 (占出口总量的百分比,单位:%)
资料来源:冈本康雄,(3),第46页,基于大藏省《海关统计》。(www.daowen.com)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直到1951年,尚处于被占领状态的日本才被允许开展海外直接投资项目,这方面最初的打算则是建立贸易公司分公司以提供便利,尤其是要促进海外出口销售。涉及电气电子业亦不外如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资本迅速拓展的生产墓地主要位于东南亚国家,且通常采取日资与当地资本共同设立合资企业的形式。一般说来,这些合资企业背后的动机在于:(1)规避那些东道国的保护主义措施;(2)利用当地普遍廉价的劳动力。不过,当时经营的产品仍主要局限于家用电器和收音机。
尽管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早在1959年电子工业联合会向民防国防动员署提出抵制日本晶体管收音机在美国市场“泛滥”的申诉时就已经开始,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日本的电视机出口——先是黑白电视机,后是彩色电视机——开始显现巨大的潜能,日美贸易摩擦才变得严重起来,进而促使日本主要供应商赴海外建立生产墓地。事后看来,我们大可以说,就彩电而言,转折点的到来是在1976年西尔瓦尼亚公司诉至美国政府,宣称五家日本制造商违反了《关税法》“337条款”时。结果是美、日两国政府于1977年3月就维持“正常市场状态”和日本实施自愿出口限制达成了协定。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自然导致日本公司更加努力地开拓国外生产墓地,从日本出口到美国的彩电数量甚至在1979年就已经不敌日本通过美国生产墓地供应的数量了。自那以后,日本在海外生产的彩电数量与在本国产量的比率便从1979年的41%一路攀升至1987年的95%。然而,到了1987年,就美国彩电进口市场而言,日本便再不能指望占到较高份额了——日本份额仅有6%,而韩国、墨西哥及台湾地区分别占31%、22%和19%。
电气电子产业中,还有一个部门也因日本占世界供给份额急剧上升而引发了贸易摩擦,进而在适当时候为日本生产商将其生产墓地全球化提供了动力。这个部门就是电子零件生产部门,特别是其中的半导体业。
1965年,世界前五大半导体制造商(括号内为相对份额)包括:得州仪器(32)、飞兆(18)、西格尼蒂克(15)、西屋(12)和摩托罗拉(6);但到了1982年,两家日本公司,日本电气和日立挤入了前五名榜单;1987年,榜单排名依次为:日本电气、东芝、日立、摩托罗拉和得州仪器。半导体这一竞争性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从1986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集成电路供应商的事实中得到强有力的证明。1985年,美国份额为48.5%,日本为39.9%;1986年,双方地位互换,日本占46.1%,美国则占42%。在更为精密的动态随机存储器领域,日本在早些时候,即1981年,就以惊人速度拿下了第一的宝座:在64K动态随机存储器供应方面,它占据了世界66%的份额(由日立、富士和日本电气领头),而美国仅占31%。因此,1977年成立的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很早就开始寻求措施来抵御日本的入侵,比如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申诉,这种情况我们满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类似举措并没有什么效果,直到1985年,日本256K动态随机存储器明显的竞争优势开始受到美国军事和太空科研部门的高度关注,半导体工业协会于是针对日本供应商提出了倾销指控。这件事正式引发了两国间的冲突,最终促成了为期五年的1986年《日美半导体协定》。这项协定实际上意味着日本须承担自愿出口限制义务。22
在上述背景下,日本的半导体业逐渐衍生出了全球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建立了第一批海外生产单位,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到来,这类生产单位又以更大规模进军西方发达国家。这些例子几乎都有一个特点:在当地建立的公司均是其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这就表示母公司特别看重这类企业。据此举例,当日本的1兆比特动态随机存储器在1986年左右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时,海外子公司几乎立刻就进行了仿效——显然是全行业的一项战略举措。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电气电子产业的全球化趋势并不局限于以本国为中心扩大经营范围,即像日本的日本电气那样在其他国家发展生产墓地,我们也越来越多地发现一种在全球主要制造商间寻求竞争但又共存的趋势:要么像日立和得州仪器那样,为开发16M动态随机存储器而订立联营企业协议;要么着眼于各自的专业领域进行精细审慎的分工,以欧洲三巨头为例,飞利浦(荷兰)专攻静态存储器、西门子(德国)专攻动态随机存储器、汤普逊(法国)专攻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这是否说明今天的世界资本主义在某个领域已能比过去更有组织地引导自己,这个大问题还有待未来去做出回答。
在即将结束对日美半导体行业相关贸易摩擦的讨论时,容我引用R.V.拉马钱德兰的一段话:23
纵观人类文明的悠久历史,人们会发现经济力量的中心来回转移。上一次转移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其影响波及地理、文化均相近的欧洲及北美地区。世界其他地区无力吸收新工业技术,这成了保护本国工业的壁垒。战后日本令人嘱目的成就似乎就在于它能够打破这种壁垒,并在传统上由西方国家主宰的地区与之展开竞争。如今,其他国家,比如韩国,正在效仿日本,将高效的生产技术引进自身这个成本低廉的经济体。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随之而来的贸易扩张将促使西方和亚洲国家步入新的繁荣期。但人们仍然怀疑,太平洋地区的发展究竟是世界经济又一次正常的扩张,还是经济力量再度发生历史性转移的先兆。
看着这段文字,不禁让人想起近一个世纪前布鲁克斯·亚当斯富有远见的名言:“过去一千多年,世界经济中心一直处于向西转移的趋势,美西战争[2]之所以令人震惊,不过是因为它越过了大西洋。也许不出两代人的时间,美国就会转过身来,它庞大的利益帝国将包罗太平洋,使之成为它的内海。”24后来的历史证实了亚当斯的预言,随着日本在上一次战争中落败,太平洋地区果然迎来了一段美国主导下的和平期。但最开始,美国的领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它对日本采取家长式态度,将日本视为初出茅庐的合作伙伴,同时又是抵御共产主义中国的堡垒。大约就是在那个时候(1952年),澳大利亚总理罗伯特·孟席斯爵士写道:“如果被告知,为惩罚日本人,澳大利亚军队将来得保卫日本,而日本人自己则眉开眼笑、点头哈腰地为其生产和贸易活动奔走,大多数澳大利亚人都会感到震惊。”25事实上,日本人在他们于1952年重获独立后,确实是干劲十足、“眉开眼笑、点头哈腰地为其生产和贸易活动”奔忙,不久,当1967年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的各大公司高层共同组成太平洋地区经济理事会时,日本已俨然成为与其他国家平起平坐的合作伙伴,此后在1968年便有人提议成立一个正式的太平洋地区组织。等到所谓的“环太平洋战略”在1975年5月召开于京都的一次会议上形成时,日本已经历了20年得天独厚的快速增长期,同时也从美国那里继承了太平洋地区的领导地位。这一形势对澳大利亚经济的冲击起码可谓不小。虽然本章前面曾引用过默里·塞尔的文字,谓“澳大利亚将是日本的澳大利亚,这块艰辛开拓与重度酗酒并存的土地,正适合充当日本持不同政见者和靠国内汇款度日者的流放地”,但就近几年而言,日本产品和资本的涌入才是更具实质意义的特征。如今居住于澳大利亚的业界巨头也与过去日不落帝国时期“靠国内汇款度日”的侨民截然不同。我们在这里可以聊聊近年来日本资本入侵澳大利亚社会所取得进展的一些具体表现。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