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多种旅游扶贫模式对原住民乡村地方性影响》研究理论基础简介

《多种旅游扶贫模式对原住民乡村地方性影响》研究理论基础简介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群集比较,该理论提出了“集体自尊”的概念,因此该理论对于研究社会群体中群际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多种旅游扶贫模式对原住民乡村地方性影响》研究理论基础简介

一、人文理学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也称“人地关系系统”“人地系统”、它并非仅指一般的人口与土地的关系,而是有着更广泛的内涵,它指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60]。人地系统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的开放巨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机制。在这个巨系统中,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相结合,就形成了发展变化的机制。具体地说,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也就是人与地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161]。人地关系理论内容庞杂,包含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适应论”“文化决定论”“协调论”“环境感知论”等理论分支,本书主要基于“或然论”“协调论”和“环境感知论”对旅游扶贫社区的地方性及其影响进行解释。

(一)或然论

该理论是由法国的地理学维达尔·白兰士(Paul Vidal de la Blache)提出的关于人地关系的一种理论,后人称之为或然论,也称为可能论。他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阐述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提供一定范围的可能性,而人类在创造居住地时,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他的这一观点在其学生白吕纳1910年发表的《人地学原理》一书中得到进一步发挥,白吕纳认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162]

(二)人地协调论

人地协调论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球面临的种种危机而提出的人地关系理论。它主张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以谋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统一。认为人地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人类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是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人地关系协调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协调的目标是由多元指标构成的综合性发展战略目标;要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合理利用资源、维护资源永续利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保持和谐共生;整治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163]

(三)环境感知论

文化地理学家认为: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各种文化集团的成员对相同环境的感觉认知都是不完全相同的。这种环境感知就成为人们对该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从而导致对该环境进行利用、改造的决策不同,因而研究各种文化集团尤其是决策人的环境感知就是一种重要的人地关系。

二、社会心理学: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场论

(一)认同理论

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是由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的。他将儿童把父母或教师的某些品质吸收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的行为称之为“认同作用”。后来不同学科的学者从自身学科的脉络出发,揭示了社会环境如何影响行动者从而塑造了相对应的独特品质。在认同的多元嬗变中,心理学中的认同通常与“自我”紧密相连,注重的是个体层次,其本意是一个个体对另一个个体的接纳。在引入社会学人类学之后,着重用来解释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归属、依赖、联系的状况。心理学侧重对认同的心理层面的研究,社会学则注重对地位、利益和归属等社会现象的一致特性的研究,强调人们的共识及其对社会关系的影响[164]

(二)社会认同理论(社会同一性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又被称作社会同一性理论,与认同理论不同的是,它研究的重点是群际关系。该理论由英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吉菲尔(Tajfel)等人提出的。塔吉菲尔(Tajfel)等人运用“最低限度群体”范式的经典研究发现,仅仅把人们划分为两个群体就足以引起敌意性的群际行为。试验从纯认知角度将人们划分为两个群体,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与他人是属于不同的群体,这样就会导致人们对其他群体及其成员的歧视,从而产生竞争或者要超过对方的心理以及相应的行为,经由这一实验,塔吉菲尔(Tajfel)等研究者提出了社会同一性理论。(www.daowen.com)

按照塔吉菲尔(Tajfel)等的解释,社会同一性是个体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它源自于个体对于其作为某个社会群体或某些社会成员身份的认知,以及在这种身份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和情感意义。在某些情境中,个体会依据自身的群体成员身份进行相应的行动,所属群体对他们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人们进行社会分类,既给环境安排了秩序,也界定了个人在社会上的位置。

此外,塔吉菲尔(Tajfel)等认为,社会群体可能具有积极价值,也可能具有消极价值,但是个体总是寻求一种积极的社会同一性,他们常常会从某个维度在群际之间做比较,如果比较结果能让其满意,则意味着在这一维度上自己的群体优于另一个群体,他们就能获得积极的社会同一性体验。为了满足追求积极自我评价的需要,人们在作群际比较时,常常偏向于内群体,表现出“内群体偏爱”,也即在两个同样好的群体之间,人们也往往会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更好;甚至自己的群体实际不如其他群体好,但他们也会主观上认为自己的群体好。这就是常说的“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效应。关于如何解决的群际行为和歧视问题,社会同一性理论认为群际冲突和歧视是人的某些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和动机的必然产物,所以不可能彻底消除[165]

社会同一性理论将社会比较分成了群际比较和人际比较两种,并且将同一性区分为社会同一性和个人同一性。基于群集比较,该理论提出了“集体自尊”的概念,因此该理论对于研究社会群体中群际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在旅游扶贫实践中,扶贫社区内的群体一般会被分为贫困群体和非贫困群体,这两个群体之间对于旅游扶贫的影响感知的对比以及两个群体对于旅游扶贫支持度的对比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内容。

(三)勒温场论

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采用格式塔心理学观点,将个体行为变化视为在某一时间与空间内受内外两种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勒温将个人在某时间所处的空间定义为“场”,其基本要义是:在同一场内的各部分元素彼此影响,当某部分元素变动时,所有其他部分的元素都会受到影响。此即勒温的场论(field theory)。他用场论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并将个人与其环境的交互关系通过一个公式表达出来,即:

B=f(P E)

式中:B代表行为(Behavior);P代表个人(Person);E代表环境(Environment);f即function函数。

此公式的含义是,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勒温的心理学场论体系始于“生活空间”这个概念,他将影响个人某时某地行为的所有因素总和,称为生活空间(life space),将生活空间内的因素视为个人知觉的心理事件,而心理事件又可分为三类:内在事件(如饥饿)、外在事件(如食物)和记忆事件(如幼年经验),只有个人能觉知的心理事件才构成了他生活空间的要素[166]

三、区域经济学:参与式发展理论

参与式发展理论是随着“社区发展”思想而产生的,较早体现参与概念的发展战略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当时一些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采取“社区发展战略”实行援助,到了70年代,随着其主导地位的增强,参与式发展方式开始成为国际发展领域中创新性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突破[167]

参与式发展理论是一种微观发展理论,它把项目受众看作发展的主体,强调以平等协商、尊重差异和合理赋权为基础,在“外来者”的协助下,通过社区成员的积极主动参与,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实现社区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参与式发展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通过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把最落后的放在最前面考虑”,将社区的发展与项目受众的能力建设相结合,不仅克服了传统发展项目本末倒置、事倍功半的弊病,而且还保证了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项目建设的延续性。目前它已成为国际发展实践的主流理念,并形成了包括参与式发展理论、参与式发展研究和实践框架、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以及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工具等一整套完整的结构体系[1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