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斯坦福大学:跨界创新教育与研究

斯坦福大学:跨界创新教育与研究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综合性大学,斯坦福有七个世界级的学院,分别是人文与科学院、地球科学院、工程院、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教育学院。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高度评价。在这种形势下,斯坦福大学秉持其独特的文化,逐渐打乱延续了数百年、成就了无数名校的“科”“学”。这是斯坦福第一个正式的跨院和跨系的教研一体的新系。在实验室方面,近年来,斯坦福的新楼设计和建造都基于跨学科的理念。

斯坦福大学:跨界创新教育与研究

每天,我都像一个朝拜者一样,穿过斯坦福美丽的校园,参加各种研讨会,旁听一些激进新鲜的课程,观看学生们层出不穷的鬼花样。创新、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创业思维是斯坦福大学的核心价值观,硅谷围绕着斯坦福大学发展并非偶然。斯坦福的学生和教授沉浸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环境中,受益于斯坦福与硅谷的密切联系,涉及思维创新和创业的课程与研究成果源源不断。

每经过一段时间,我会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尝试从色彩缤纷、杂乱无序的头脑风暴中触摸斯坦福此时的主脉。最近我越来越感到斯坦福在研究生教育领域,正不声不响地进行一次变革,而这个变革有可能颠覆存在了几百年的大学传统分科系教育理念。

科学”在中文中是个外来词,从字面上看就是分科之学。近五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类精英把人文社会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经济等分成相对独立的科目,而且越来越细。大学根据这些不同的科目,建成不同的院系,几百年来就这样延续着“科学”。

作为综合性大学,斯坦福有七个世界级的学院,分别是人文与科学院、地球科学院、工程院、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教育学院。其中,斯坦福商学院长期与哈佛商学院并列第一;法学院仅次于耶鲁,和哈佛法学院并列第二;工学院仅次于麻省理工学院,名列第二;医学院排名直追哈佛大学,排在第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高度评价。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科学发展的前沿性、交叉综合性,常常要求科研组织团队化,科研所逐渐成为当代科技创新活动中重要的基本组织单元。在这种形势下,斯坦福大学秉持其独特的文化,逐渐打乱延续了数百年、成就了无数名校的“科”“学”。

在组织架构方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斯坦福在原有的七个院之外,设立了第八个独立院:研究院,下辖18个研究所。这些研究所以解决某项大问题为核心,刻意打破或者淡化学科边界,财务上单独核算,募集并发放研究基金,提供实验室设备,吸引不同院系的教授和学生参与。斯坦福的研究院有四个特征:第一,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和明确的研究目标,而不是以某项科研任务为导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第二,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成员之间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第三,领导人有杰出的科学成就、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第四,能够持续地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2002年斯坦福从医学院和工程学院调集部分教授,成立了生物工程系。这是斯坦福第一个正式的跨院和跨系的教研一体的新系。我记得当时校园里有这样的说法:学生只有生物系的学位,不懂电路设计,就没法在硅谷讨生活,成立生物工程系可以引导学生重视生命科学,到2020年,生物体设计会像当下的电路设计一样普遍。(www.daowen.com)

在实验室方面,近年来,斯坦福的新楼设计和建造都基于跨学科的理念。为工学院、医学院师生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实验设施的Bio-X克拉克大楼就是这个理念的体现。它为以后的校园建筑物定义了一个新模型:将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Y2E2大楼是能源研究所、环境研究所、地球科学院和工程学院的所在地,这幢大楼里不仅有工程师和地球科学家,还有法学院和人文科学院的教授。

在资金方面,研究院专门设立了跨学科研究生奖学金,做跨学科项目的研究生可以得到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刚刚离任的校长约翰·轩尼诗教授在耐克创办人奈特(Phil Knight)及其他斯坦福校友和朋友的支持下,募集了7.5亿美元的奖学金,成立了奈特-轩尼诗学者项目。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多学科的研究生团体:每年从各个学院选拔100名研究生,用时三年把他们锻造成能为全人类作出贡献的学者。

近年来,斯坦福越来越多的教授以得到两个不同院系的聘请和任命为荣。学生们选课更是五花八门,本科生到第三年才确定专业。历史系本科生毕业后上医学院,物理系本科生毕业后上商学院,“不务正业”简直成了时髦。面对变化万千、日益复杂的世界,斯坦福的领导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是如何应对一生不确定性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而某个专业只是学生和大学的接口,这个专业有可能消失在学生毕业前,但通过专业掌握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学生毕生有用的利器。

正写得聱牙,微信响了,是远在东南亚的发小打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热能系空调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空调的开发研究,凭着清华本科的基础,成了业界翘楚。听完我狂喷斯坦福的反“科”“学”趋势有多么多么拉风,他说:“当年走出清华我就可以独自设计空调,可我觉得没啥大用。谁料到不久北京和全球一起变热,我成了香饽饽。你还记得咱的另外两个同学,一个上了清华土木建筑系,后来成了艺术家,一个学电力工程,后来成了网络专家?他俩大学没跨学科,架不住毕业后转了行。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早早晚晚的,该咋的还咋的,是毛毛虫就会爬,能变成蝴蝶的,是老天爷开恩,又赏你一对翅膀。大学那几年,对一辈子来说,美好而短暂,学不学啥不重要,做个三孙子,混几个好哥们、好姐们,如果再混个好身子骨,那你这辈子就算逮着喽。是这个理不?”我断然挂了他的电话,转身泼了热茶,从冰箱里拿出冰激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