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在斯坦福大学工作,三个孩子先后都进了必应幼儿园。贝斯是他们的老师。现在,孩子们都长大出窝了,但他们依然记得贝斯。看得出必应的时光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我和贝斯的情分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
最近我和贝斯约了一次下午茶,回忆起当年的趣事。贝斯笑了,说:“大约从两岁半到三岁,孩子们开始寻求和别的孩子交往。此时在他们眼里,小朋友比父母还重要,这是天性。这个年龄一定要让孩子上幼儿园,一个好的幼儿园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大家都说必应幼儿园好。你看吧,每天家长都来接了,孩子们还不愿离开,还要在园外的草坪上玩上一会儿。好幼儿园,就是要从心底里把孩子放在首位,尊重他,鼓励他,让他开心。坐在教室里认字算数只能让家长开心。最能让孩子们开心的事莫过于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到很多东西。当然玩有玩的路数,好的幼儿园都有自己的套路。什么是玩呢?我认为,玩就是重复的、自愿的、没有任何功利和目标的令人心情愉快的活动。
“别小看这玩,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制订规则,遵守规则,互相对话,重复进行他们认为有趣的动作。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通过观察、互动和对话学习知识和道理。比如说,过家家,孩子们进入父母和子女的角色;组织一堂课,小朋友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特别是扮作父母或老师,在进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后,通常对自己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比自身要高大。他们模仿大人的语言和行为,有点‘假正经’。他们刻意选择一些平常不用的词语,往往超过孩子实际年龄所应掌握的词汇量,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无意识中孩子们在成长。开个小店,孩子们收集、分类物品,标价,假装成售货员或者顾客。记得你大儿子他们那一批孩子,居然还做了钱币,算数就这样玩着玩着进入孩子们的世界。这个过程被当时在课堂观察的大学生记录下来,后来发表了一篇论文,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每当孩子们开启这些带场景的游戏,老师都小心翼翼地呵护,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除非遇到玩不下去的坎,老师是不会介入的。
“说到玩,当然离不开玩具。孩子们玩那些有启发性的玩具时,首先会想为什么要玩这个玩具,这个玩具有什么功能,怎么才能玩得转,会帮助他达到什么目的。如果两个以上的孩子在一起玩,他们会切磋。很多时候,孩子能够发现玩具的更多功能。即使是随便的毫无目的的追跑,孩子们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交功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事件,从而培养好奇心。玩是孩子们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接受反馈的自然过程。”(www.daowen.com)
“照这么下去,孩子玩疯了,以后上学收不住心可咋整?这个世界可不是玩的。”我提出疑问。
“玩是为了开心,这么大一点的孩子还不是怎么开心怎么来。乐观积极的心态,是孩子一辈子幸福的基石。在幼儿园就被管着,这也不成,那也不对,到处碰壁,用不了多久,孩子的好奇心就会荡然无存。无趣无味的他将来怎么面对这个日益个性化的充满变数的社会?话说回来,爱玩会玩的孩子一般不死心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会根据他的朋友及环境不断调整自己。我看得多了。”贝斯正色道。
再争下去,倒显得我不是玩大的了。我左顾右盼想找个岔子,突然身后的游泳池响声大作,一对鸳鸯没头没脑地栽了进去。我俩大呼小叫撵鸭去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