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比较视角下的宁波港口旅游发展分析

比较视角下的宁波港口旅游发展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上,宁波港是中国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宁波港悠久的发展历史所形成的生动鲜亮的文脉链条,为宁波发展港口旅游注入了丰富的文化特质。

韩丽娜 李瑞

世界上发达的港口城市,大多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比如荷兰鹿特丹、德国汉堡、瑞典斯德哥尔摩英国利物浦、美国洛杉矶、加拿大温哥华、新加坡等,这些港口城市不仅经济发达,旅游业在港口城市经济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有的成为其支柱产业,港口旅游与城市形象相得益彰,成为城市的品牌而声名远播。

1992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港口的发展和改善港口的现代化管理和组织原则》的研究报告中,第一次把港口功能的发展划分为三代,对三代港口功能作出明确的阐述:第一代是上世纪50年代前,港口是运输枢纽中心,是当时较简单地处理运输和装卸活动的接口,主要从事运输和装卸;第二代是上世纪50-80年代,港口功能逐步扩大,已发展成一个运输工业和商业服务的中心;第三代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港口成为贸易的物流中心。1999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1999)提出了“第四代港口”的概念,其主要功能开始转变为一个国际性增长活动和经济活动的节点(见表1),成为国际经贸活动的“后勤服务总站”。这使得第四代港口拥有海、陆两大辐射面的优势,成为连接世界性和区域性生产、贸易和消费的中心纽带,与经济腹地、所居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

表1 第四代港口功能特点

我国海岸线绵长,海滨城市如大连、青岛烟台天津上海宁波、发门、广州等都拥有国际性大型港口,改革开放后,在国家优惠政策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港口地区也逐渐发展成为进出口贸易、货物中转和临港工业等产业集中分布区,港口城市及港口地区的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港口功能不断拓展。然而就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港口功能发展旅游业作为港口功能演进的突破口。如利用临港工业发展港口工业旅游,利用“3S”仍处于初级阶段,近几年来很多港口城市正在或已经着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港口源发展滨海休闲度假、娱乐观光旅游,目前许多港口城市又都盯上了邮轮旅游这块蛋糕,多个沿海城市均在规划或建设邮轮码头,并争相打造“邮轮母港”。但总体来看,国内港口旅游功能结构不完善,整体水平偏低,同时国内学者对港口旅游理论研究未予充分重视,相关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完整的理论构架,港口旅游实践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因此,本文把宁波放在国际国内港口旅游大背景下,在与国内外港口旅游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宁波港口旅游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现状,并对宁波港口旅游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1.全球性港湾航道优势。

宁波位于我国滨海地区的中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岸线资源极为丰富,辖区内有北仑、象山、镇海、大榭、穿山等多个港区,形成了不同等级、功能各异的港口群。其中宁波象山港地处半岛,与美国的旧金山和墨西哥的迈阿密湾同处一个纬度带,“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素有“海上仙子国”和“天然氧吧”之称。北仑港是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国际多功能综合性大港。现有生产性泊位305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0座,可靠泊30万吨级世界特大型货轮和第六代大型集装箱船舶,是全国唯一能够接卸30万吨泊位的大港,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集装箱近800万标箱;分列大陆沿海港口第2位和第4位,列世界港口第4位和第13位。如此优越的全球性港湾航道是一项稀缺资源,是港口旅游发展的基地和根本支掾,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更为邮轮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航道和港湾条件。

2.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历史上,宁波港是中国最古老的港口之一。据史料记载,宁波港起源于古老的河姆渡,早在7000年前,宁波的先民就创造了河姆渡文化,形成了人类早期的港口雏形。公元752年,日本孝廉朝三艘遣唐使船抵宁波口岸,从此开始了宁波港1200余年的对外开放历史。战国时期,境内的“句章港”是越国的重要港口,唐代时设州治于三江口,宁波港成为全国四大港口之一,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两宋时期,宁波港与广州、泉州并称为我国三大对外贸易港;鸦片战争后,被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宁波港悠久的发展历史所形成的生动鲜亮的文脉链条,为宁波发展港口旅游注入了丰富的文化特质。

宁波港口区域民情风俗文化十分丰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详见表2),它们是发展港口旅游重要的资源条件,通过组合和策划或成为宁波港口区品牌旅游产品,或丰富港口旅游活动内容,从而提升港口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

表2 宁波港口区民情风俗地域文化类型和特点

3.多样的滨岸地貌和岛屿资源。

与我国其他滨海港口区相比,宁波港区滨岸地貌类型丰富多样,在我国海岸地貌类型区划中,宁波属于杭州湾以南的山地丘陵海岸类型,特点是海岸线曲折、陆地山丘相连,岬角与海湾相间分布,海岸岛屿罗列,多海蚀景观。如象山港区岛礁、沙滩、港湾、岬角、岸礁遍布,松兰山景区有六个沙滩相连,南北长5千米,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陆岸沙滩;象山花岙仙子岛分布有世界上少有的火山岩原生地貌,分布在1千米海岸上的结晶体石林,排列有序,气势雄伟壮观,形成奇特的“海上石林”景观,增强了滨海自然景观奇特性,具有科学美学价值。坐落于象山半岛东陈乡境内的红岩景区素有“中国沿海第一崖滩长廊”之美誉,岩岸由夹有火山岩的河湖相碎屑沉积岩组成,呈现杂以七彩的红色,奇伟瑰丽的山崖与美妙陆离的海滩结合得美轮美奂,构成独特的海蚀地貌景观。宁波市港口滨海区绵延分布有松兰山、大小灵山、洋沙山、凤凰山等滨海山峰,森林覆盖率高,大小山体挺拔俊秀,奇峰突兀,形成了港口带美丽的背景构图

宁波港口区域岛礁众多,拥有象山东门岛、渔山岛、北仑大榭岛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531个,岛礁扩展了港口区旅游活动的空间,是开发高端旅游产品的基地。

4.区位和区域经济优势。

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经济带与滨海经济带“T”形结构的交汇点南翼,东连普陀、西接杭州、南通雁荡、北倚上海,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与香港、高雄、釜山、大阪、神户均在1000海里以内,内外辐射便捷,旅游交通网络优势明显。

宁波市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员,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整体发展水平高,是中国最大的客源地之一,在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两省为两翼,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江浙沪三地旅游业呈现相互交融的态势。“2003年7月在杭州首次举办了‘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共同发表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宣言》。《宣言》提出各城市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以互补、互动、互利、共赢为原则,加强联合营销力量,共同打造‘中国首个跨省市无障碍旅游区’,以推动长三角区域旅游的快速发展。”为实现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宁波市已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融入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之中。

从全国范围看,宁波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2007年宁波市生产总值达到3435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7元,居长三角16个城市中第2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450元,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居第4位(据《宁波年鉴》,2008年)。《2008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宁波企业本体竞争力、商务环境竞争力、公共部门竞争力名列前十位(据《2008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8年03月28日《香港商报》)。依托城市的经济实力可以为港口旅游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也能够提供巨大的区内客源市场,如邮轮旅游是一项高端旅游项目,邮轮母港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高消费客源群体的存在,优越的区位优势,较强的经济实力,无疑将是高端旅游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1.气候条件与自然环境。

港口和滨海旅游中最有特色和吸引力的自然因素是“3S”资源,具体地讲就是阳光、大海和沙滩。如果把宁波放在全国尺度背景下进行比较,这几项吸引力要素并无突出优势。

表3 我国不同区域滨海城市旅游吸引力要素比较

宁波市境内河流众多,山溪源短流急,由于腹地区域农业的深度开发和工业生产,水土流失和污染严重,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和营养物质汇入海湾,由于舟山群岛的阻挡,很难自然扩散,所以近岸海水污染严重,赤潮时有发生,基本见不到清澈湛蓝的海水,影响了滨海景观的视觉美感,海滨休闲和观赏性大打折扣。

宁波地处中亚热带,属季风性气候,冬夏温差很大,旅游淡旺季明显,一般适游季节为4~10月,但5~6月有梅雨,9~10月有台风雨,台风集中于旅游旺季,影响港口旅游长久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使得旺季不旺。同时资源条件好、具有优质沙滩资源的象山港距离市区较远,使港口区与中心城区空间分离。从以上对比分析看,宁波港“3S”旅游资源优势不突出,所以港口旅游的发展要突破依托滨海自然属性资源的传统思路,另辟蹊径。

2.港口经济结构的限制。

根据世界港口功能转变及第四代港口概念的研究,宁波港口功能正处于转型期,北仑港以能源、石化、钢铁、汽车及零配件、造船、造纸六大临港工业支撑起港口区的经济大厦。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但也带来了“二产强劲、一三产弱势”等产业结构失衡问题。与港口工业相比,包括旅游业的港口服务业处于从属地位,2007年北仑区域实现生产总值476亿元,旅游业综合收入10亿元,仅占总收入的2%。象山港近年旅游业发展较快,但工业和渔业占也居绝对优势地位,和北仑港一样,受“唯工业效益论”传统观念影响,经济结构不协调,导致一些港口旅游资源受到工业开发的强势屏蔽和弱化,甚至受到损害。在港区土地利用规划中,较少考虑旅游企业用地,工业项目在挤占旅游用地的同时,还对港区的景观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如白峰中宅附近等地的一些大型项目和个体采矿厂占据了宝贵的海岸线,对周围海域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穿山半岛东端长坑等地的山体开采等经营活动,严重影响甚至损害了旅游区环境质量和景观视廊,大塘港畔惟妙惟肖的狮子山因被挖土取石而面目全非。有些不经科学论证、与自然环境极不协调的厂房及住宅建筑物、标志物,造成了旅游观光通道的视觉污染。长此以往,港区的历史印痕随工业的开发建设逐渐消失。港口旅游的“地方特色”也将难以呈现。由于旅游经济在港口经济中的从属地位,使港口旅游产业链构成不完整,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处于“短腿、缺腿,发力困难”的不利窘境,无法真正发挥旅游产业关联带动作用。

3.宁波港口旅游的公众感知水平不高。

形象是城市的名片,准确且富有吸引力的形象定位,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宁波市城市形象定位为“东方商埠,时尚水都”。在一项游客对宁波城市形象认知调查中,宁波市是港口城市和滨海旅游城市的形象认知率达到67%,但到过北仑港或象山港旅游的仅占6%,另据一项对我国中部三座城市居民滨海城市旅游选择排序的调查表明,把宁波放在第8位以后的占87%。港口城市、滨海城市是宁波城市形象的核心组成要素,也是宁波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禀赋,但目前的现状是宁波港口经济知名度高,但在公众心目中的原生形象是“水泥”加“烟囱”冷漠嘈杂的工业港形象和“船舶”加“车辆”繁忙杂乱的通商口岸形象。公众脑海中原生认知形象过于强大,抑制了对现代化港口旅游休闲形象的认知。象山港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和旅游开发宣传营销,休闲、度假形象逐渐鲜明,但其影响目前仅局限于长三角区域市场中。由此可知,宁波港口城市形象的公众认知度高,但港口城市形象的旅游吸引力低,两者之间的严重错位是旅游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不但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港口功能的演进,更是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硬伤。(www.daowen.com)

宁波处于港口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但发展速度较快,近几年来利用港口优势条件开发建设了种类多样的港口旅游产品,集中分布在北仑港和象山港区,与资源密集分布区一致,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

表4 宁波港口旅游产品类型及特点

根据世界港口旅游发展经验,港口旅游产品必须有合理的功能层次,满足不同层次目标市场的需求,目前宁波港口旅游产品开发有一定基础,形成了类型多样的旅游产品。但仍以观光和商务旅游产品为主,大众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仅能满足区域旅游市场需求,很容易被周边城市所替代。高端产品主要为休闲度假类,结构单一,海上活动、海岛体验和邮轮旅游高端产品几乎还是空白。近几年来虽经过开发推出了九峰山旅游区、凤凰山主题乐园、吉利汽车厂和北仑电厂工业旅游示范点等旅游日,但仍然没有拳头产品,且景点景区规模小、分散、距离远,地域组合优势不强,难以形成品牌。此外,有些旅游资源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难以统一整合、规划和开发。

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是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基本保障,也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质量感知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宁波港口旅游景区已建成不少,包括质量较高的4A级景区,但港口旅游接待设施、景区内安全设施、标示系统、景区间的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如宁波北仑区,截至2008年,共有星级饭店21家,约占整个区域饭店、宾馆总数的8%;高、中、低星级饭店之比为1515。而比较理想的不同档次的饭店行业结构是1:4:5,说明区域中、高档饭店偏少。已建成景区内活动场所环境质量较差、辅助设施不完善。如松兰山景区沙滩中泥沙含量高,并有大大小小的石头,上面有很多牡蛎壳,很容易划伤游人。洋沙山也存在这种情况,为旅游者提供烧烤的店家很多,但布局凌乱,烧烤设备简陋,烧烤过后的残渣丢弃原地,是造成沙滩成分复杂的原因之一。洋沙山景区停车场设施简陋,就是一个简单的平地,没有车辆安全保护措施。娱乐设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景区没有配套设立医护站。大多数景区纪念品摊点由周围居民经营,没有统一规划,摊位随意摆放。象山几个海滨浴场配套设施也不完善,缺少足够的更衣室、淋浴房、乘凉的林带和餐饮场所,救护队伍和保洁队伍专业程度不高,有的未在礁石区设立安全标志,划定摩托艇活动范围。景区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既影响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也是大众旅游产品向中端旅游产品递进的障碍。

中心城市是区域旅游的窗口和跳板,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表现为大、中尺度旅游者一般是先到中心城市,然后以中心城市为节点开展周游活动。宁波港口旅游集中分布在北仑港区和象山港区,目前宁波市中心城区与两地之间交通联系并不便捷,从宁波老城区到北仑乘坐公交大巴需要一个小时,到象山需要两个多小时,时间成本过高。宁波港口区和宁波市除了空间和交通的隔离外,还有旅游服务系统不完善造成的隔离,表现在旅游线路的组织设计、旅游宣传营销一体化运作,对散客市场的宣传和组织等方面,港口旅游区和中心城市之间的隔离造成以宁波市为旅游目的的游客如果不是组团而来很少到北仑和象山旅游,很多中部地区的旅游团队没有把港口旅游作为到宁波旅游的必选项目,结果是港口城市在旅游形象上有名无实。

提高港口旅游和港口城市旅游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全面推进多方面的工作。本文在深入分析宁波港口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港口旅游科学管理与旅游规划、产品开发营销到一体化发展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发展港口旅游,树立宁波港口城市形象,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统一制定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发展时序和重点建设内容、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尽可能避免旅游开发建设的随意性和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如根据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宁波市港口旅游应重点布局在北仑港和象山港两个区域,在发展中还应各有侧重:北仑港重点发展港口历史文化游、港口工业和现代化港口毋观游,中远期发展邮轮旅游。象山港重点发展渔港渔村渔文化、休闲度假游,中远期发展海岛游和海底游项目。在港口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仅靠旅游管理部门是力所不能及的,需要市政府牵头,市规划局、交通局、旅游局、港务局、海事局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处理土地、岸线、基础设施、通关、航道、规费、产业扶植等各项工作,制定和修改有关地方性的政策法规,向港口旅游倾斜。此外,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形成多元化投资新格局,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多渠道融资,建立完善的区域旅游系统,共享旅游信息,消除部门间和区域间的旅游服务障碍。

宁波港口旅游产品与我国南北港口城市旅游产品进行对比虽然类型多样,但产品功能层次和结构不完整,旅游项目、旅游设施和旅游环境基本为中低端产品,缺乏知名品牌,市场空间狭小,产品功能层次和品位难以吸引国内大尺度游客和国内、国际高端旅游市场。借鉴目前国内外港口旅游发展经验,宁波港口旅游必须通过产品和环境的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向中端旅游市场递进,进而培育、形成高端旅游市场。

首先要深化北仑港口历史文化与工业旅游产品,提高象山港休闲度假产品的环境质量和服务特色;其次结合地域文化丰富象山渔港渔村渔业文化活动内容,精心设计旅游线路,拓展和提高大众型旅游产品类型,使大众旅游产品向中端旅游产品递进。再次开发邮轮、游艇旅游产品、海岛休闲体验旅游产品和海底游乐项目产品,培育、形成高端旅游产品。最后,在功能结构完善、港口品牌旅游产品的支撑下,提升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宁波港口旅游形象和宁波“东方大港、时尚水都”的港口城市概念形象。

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一批各具特色的港口城市,宁波必须在国家和区域尺度背景下谋划港口旅游发展策略。宁波港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区域,为发展港口旅游创造了引资兴旅、产品销售和巨大潜在客源市场等良好条件。但另一方面,宁波与周边上海、舟山等港口城市的资源高度相似,客源市场重叠,加上港口旅游产品的同质化,消费者很难在纷杂的同质旅游产品中进行抉择,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开发的难度。因此,宁波必须联合上海、舟山等周边港口城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进行港口资源要素整合,利用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光环、舟山佛教圣地的神圣、宁波商帮文化的魅力,突出港口群的优势,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的港口旅游区,打造整个长三角港口旅游大品牌。

宁波港口旅游发展基础条件与国内其他港口城市相比优势明显,但限制性因素也非常突出,必须走区域合作基础上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利用港口地位、区域经济和市场优势,通过发展大众旅游产品形成港口旅游规模,通过发展高科技、个性化和特色化高端旅游产品实现港口旅游的突破,争取使宁波领国内港口旅游之先,在国际港口旅游城市中占据一席之地。

目前,宁波港口旅游区与中心城区之间旅游发展相互隔离是不争的事实,为提高宁波港口旅游的竞争力和宁波港口城市形象的影响力,中心城市与港口区必须走一体化发展之路,为此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港口区建设滨海公共活动空间。利用滨海公共活动空间游客可以观赏滨海城市轮廓线、城市滨海节点和滨海视廊,提高滨海城市优雅浪漫的气质。如我国滨海城市大连、厦门、三亚在滨海区都建有设计上独具匠心的滨海广场体系,宁波虽然是滨海港口城市,但要想一览大海雄姿还得颇费周折,因此,要在宁波港口区尤其是北仑港区规划建设观海公共空间,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亲海”场所,使宁波在公众认知上真正成为一个滨海城市。其次,建设中心城区与港口区快速旅游通道,组织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如滨海专用公交线路、高架轻轨线路、水上巴土线路等,使交通方式多样化,一般情况下,半小时左右能够到从中心城区到达北仑游客服务中心,象山湾跨海大桥通车后1小时左右能够到达象山港旅游区,从而缩短时间成本,满足城区居民和散客港口旅游的需求。最后,建立一体化的旅游软环境。实现中心城市与港口旅游一体化发展,除了交通、滨海公共空间等硬件环境外,一体化的旅游软环境也非常重要,软环境包括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信息资源平台、人才资源系统等。宁波市在旅游营销中应把港口旅游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线路设计中把港口旅游与中心城区的景点、景区有机组合,同时还要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熟知当地民俗文化与景点景区、热情好客的城市居民是旅游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位外地游客从中心城区乘公交到北仑想去看看大港和大海,到北仑后问了几位司机师傅怎么走,到哪里观赏最合适,都没有得到准确答案,最后只好扫兴而归。

港口是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门户,发展港口旅游,可以推进港口功能多元化和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宁波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因此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港口旅游是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港口城市的有效途径之一。

(韩丽娜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05级毕业生
李瑞宁 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衍用,李曦.基于“第四代港口”新概念的港口旅游开发研究[J]旅游科学,2008,22(3):41~44

[2]任汉诗.港口旅游商机无限[J].港口经济,2001,(2):29

[3]汪宇明.基于营造竞争优势的宁波市旅游业发展研究[J].旅游科学,2004,18(4):1~6

[4]马艳.大连港工业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08(21):148-149

[5]龚正.论舟山市旅游与港口建设互动发展[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4(3):78~82

[6]钱立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打造现代化旅游港口城市[J].经济师,2006(5):137~139

[7]施树荫.中港协召开座谈会热议邮轮经济发展[J].中国港口,2008(1):13

[8]张芳芳,方百寿.青岛开发邮轮旅游的前景分析[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4(6):24~26

[9]宁波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宁波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构想[J].宁波经济,2004(3):1071

[10]苏勇军.宁波旅游业融入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浅探[J].三江论坛,2006(2):17~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