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启明 熊德平 周继慧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英、美和澳大利亚等国,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2],现已成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是全球经济运行和文化发展,成为国家财富和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换句话说,文化软实力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一个城市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增添经济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也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3]。
祖国大陆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台湾地区又以其现代社会的活力与创意丰富了传统文明的内涵。新形势下,海峡两岸如何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在充分利用、共同挖掘中华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生产更多优秀文化创意产品,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共创双赢,值得尝试。本文拟以宁波市为例,着重就甬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交流合作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得出相应对策建议,起抛砖引玉作用。
近几年,宁波市文化创意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从业人员22.7万人,比上年增长7.1%,占全市从业人员的5.3%;总资产达636.5亿元,增长15.1%;完成总产出445.3亿元,增长19.4%;实现增加值1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5.5%,高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8.5个百分点。目前,全市已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近2万家,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33亿元,正在成为甬城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总的看,宁波市文化产业能在危机面前逆势上扬,首先是得益于“十一五”期间,当国家确定“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发展战略时,全市敏锐而及时地抓住了国家文化产业战略布局为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的历史性机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引导政策。特别是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市工业设计与创意街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都市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并在“十一五”期间设立3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大规模培育发展创意产业,加快发展以创意产业为重点的都市产业。
据了解,宁波市有关部门出台的扶持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内容涉及税收、规费减免,融资担保、研发机构补助、房租补贴、人才引进和物业管理等各方面。自2008年全市首个创意园——新芝8号建成启动,短短一年间,宁波市已出现镇海“创e慧谷”、鄞州128创新园、江北“1842外滩”创意产业基地、134创意谷、财富创意港、慈城“天工之城”DlY街区等特色鲜明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动漫设计和表演、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艺术品创作和交易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行业;呈现出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各级领导和主流媒体普遍关注,创意氛围日益浓郁的发展态势。
事实上,早在2004年宁波市就对发展文化产业给予了高度关注,除了政策扶持外,还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文化创意人才,包括宣传文化系统推出的“六个一批”人才评比等。人才培养方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开设了动画专业,并设立动漫产研基地——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创e慈谷”;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设立了法律与传媒学院,并申报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浙江万里学院设立了文化传媒学院、大红鹰学院设立了软件学院。宁波还先后举办了甬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文化创意产业培训班等,编辑出版了《宁波市文化产业统计概览》、《宁波市文化产业投融资目录》,举办了2006、2007中国宁波世界创新工业设计展和2007宁波市工业设计创意产业香港推介会等活动。
尽管宁波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很快,但跟其他先进的、文化创意产业比较领先的城市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与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相适应。据国际惯例,支柱产业对GDP的贡献力应达到10%以上,目前宁波文化创意产业对GDP的贡献力只有4%,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影响力显然偏低,突出存在企业规模小、档次低,经济效益不高,以及高素质管理与服务人员缺乏,政府扶持与行业管理行为不规范等方面问题。特别是文化企业整体水平不高,大多集聚在生产复制环节,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普遍存在上游原创不足、中游生产环节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下游市场营销能力不强的软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亟待提升等方面问题。
此外,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不同程度存在着观念、体制及人才缺乏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体制障碍。主要是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区域整合能力不强,扶持促进机制不健全等。二是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那些善于市场管理的人才,以及文化创意型与科技型人才。三是观念滞后。不论是管理者、产业经营商还是消费者,都存在认识不清、理解狭隘的情况,急需大力宣传与普及教育。
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萌芽,2002年由台湾地区多部门共同组成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首次较明确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理念。该小组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就是“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成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能力,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业”。参照英国的管理方法与经验,台湾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视觉艺术产业、音乐与表演艺术产业、工艺产业、文化展演设施产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建筑设计产业、广告产业、设计产业、设计品牌时尚产业、数字休闲娱乐产业和创意生活产业13个类别。2004年7月,第一本全面反映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年报《2003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报》出版,2005年6月第二本年报出炉。
为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产品的附加价值,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台湾当局推出了“挑战2008:行动计划”方案,其中重点推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4]。此后,全台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显示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据“中央社”报道,台湾当局2002年至2007年推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第一期计划”,使从业人员从16万人增加至21万人、比增30%,营业额达新台币6329亿元、比增45%,总产值占GDP的3.18%;2008年开始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第二期计划”,目前已补助成立4家育成中心,共计32家艺文产业业者进驻,总产值2072万元,并完成“创意媒合王”网站。目前,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大台北圈”(台北市、台北县)、台中市、高雄市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
此外,为推动文创产业发展,2009年3月“行政院”又成立了跨部门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同年5月,“行政院”核定通过了“创意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案”,计划4年内投入300余亿元,推动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工艺、设计、数字内容六大旗舰计划,让台湾地区成为亚太文化创意产业汇流中心。该计划还将设立华山、台中、嘉义、台南和花莲创意文化园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努力,台湾地区已成为科技产业重镇。
显然,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是最近10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其从业企业数、营业额、产值等方面均有所增长,对突破当地产业发展瓶颈、提高居民收入及繁荣社会文化生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现有企业中多数是独资或合伙的小型企业,年销售额低于500万新台币的厂商,占总额的80%左右。其中又以资本在10万新台币以下的小企业占多数,属于小资本运作,无法发挥“规模经济”与“范畴经济”的作用。而且经营5至10年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其营业额一般要比10年以上的企业高。因此,如何鼓励更多人才与资本投入创意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增加产品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以及借由“品牌化”策略提高附加价值,这些都是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随着台湾地区世界经济竞争力排名的下降和大陆排名的上升而呈现出台湾人力资源和资金蜂拥“外流”到大陆的现象(或趋势),也在文化经济领域内开始出现。尽管大陆的文化领域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但“隐形台商”已成了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人群在大陆从业的主要模式(刘瑾,2007)。这种两岸文化交流活跃了大陆文化消费和投资市场,丰富了大陆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和产业链元素,但随之而来的经济风险、法律纠纷也愈演愈烈。如何找出适当的政策缓解,也已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正是在共同经济背景和共享文化资源背景下,大陆与拥有资本和高新技术的台湾实业界,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里也发现了新的合作天地。而且正如台湾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2009)所言,“历史的机遇像一列向前疾驰的列车,它轰轰然驶过去。如果你未能搭上,可能再也无法追上;如果你不在停靠的列车站准备好,它不会等待”。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华人文化创意产业,正站在这个站台上。海峡两岸的政府和民间理应充分合作,牢牢掌握机遇,让华人文化在世界发光,让西方人在生活体系中认同并体验中华文化(江岷钦,2008;叶两传,2009)。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政策鼓励与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全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如今上海已有创意园区80多个,北京、深圳和杭州等地的创意园区也很多。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是,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也使该领域的交流合作成为可能,特别是近年来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也将推动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及其相关议题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开始选择进入大陆市场发展,并带来了优秀的创意、巨额的资金和丰富的运作管理经验[5]。今以宁波市为例,就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问题提出以下策略措施。
丰富的人文资源[6]和富有活力的民营资本,是宁波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潜在比较优势。近年来,宁波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现代传媒、文化演艺、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包装装潢印刷业、文化用品制造业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群。据了解,未来几年宁波市将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力争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使得宁波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经过近10年的发展创新,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在组织建设、产品设计、营销定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制订原则与发展计划、推动组织机构建设、制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及制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等方面。可以通过邀请台湾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专家前来考察指导,通过举办两岸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交流会和研讨会,并结合当地实际,有的放矢地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建议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整合旅游、科技、文化、教育、历史等方面资源,科学制订宁波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行业(或分领域)具体发展规划,促进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台湾地区先后出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第一期计划”、“第二期计划”和“创意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案”等支持和规范产业发展政策法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值得借鉴。后金融危机时代,宁波市正处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政府可牢牢地抓住这一发展契机,进一步完善相关扶持与引导政策,大力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国内外市场。据介绍,宁波市将率先建立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基地,鼓励我国港澳台地区和国外著名文化创意、制作、营销机构与企业合作,研制文化附加值高的出口导向型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使宁波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贸易口岸。同时要研究、借鉴台湾地区实践经验,推进行业管理与自律,包括加大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拓宽产业融资渠道,使宝贵资源与有限资金形成有效合力,为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等等。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有完善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硬环境,还应具备先进的管理方法与优质的服务水准等软环境。因此,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其管理和服务水平,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生命力是否长久的一个关键。目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和大红鹰学院等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讨,先后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动画和软件等相关专业,宁波大学还率先设立了“创e慧谷”这一动漫产研基地。作为补充,目前还可考虑通过举办培训班或定期讲座来宣传普及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也可利用专业学校或职业中学来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技术人才。
要充分把握当前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纵深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甬台经济合作试验区构建,加强产业间的交流与分工协作,推进甬台合作更上一层楼。尤其是要做大做强现有在甬台资企业,通过“以台引台”的方式,让台湾大型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和财团进入宁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如:抓紧研究、设立台商文化创意产业试验园区,使甬台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与合作的目标更明确,推进更有力。同时鼓励台湾会展业在宁波举办展览,或在甬设立公司,组织大陆企业赴台参展。也可邀请岛内现有文化创意产业的专家学者和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负责人等组团来访,以举力、“学习班”、“研讨会”等形式,与有关县市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干部、专业人员及企业家进行交流探讨,互通信息,交换心得,分享经验。
海峡两岸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在文化创意产业上可谓源自一脉、各具优势,也是两岸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最具基础、最能引起共鸣和最实际见效的。一般认为,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在于人才、资金、技术和行销能力,而大陆的优势则在土地、原料、工资、市场等方面,特别是政治稳定、市场广阔、经济高速发展、产业基础庞大。尤其是宁波的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甬台两地若能互相合作,必成强势伙伴。合作的内容,可以从促进制造业升级、创意产业创作、创意人才培训等方面入手。即:充分发挥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在投资、科技研发和专业人才方面的优势,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和区域分工;同时利用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熟悉市场运作规则、具有丰富经验的优势,加强宁波文化创意人才培训与培养,共同开发文化市场。(www.daowen.com)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萧条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是各国(或地区)政府必须面对和妥善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地区和宁波市的情形似乎更加严峻。从台湾方面看,其文化创意产业起步稍早。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暴之后较早提出了“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观点,现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体制、理念以及产业模式。面对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面对新一轮金融危机和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无疑将从两岸合作中获得更大生存与发展空间。
已有研究表明,当前台湾业界可以凭借大陆的市场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创立品牌,进军全球,就像好莱坞当年凭借着美国国内足够大的内需市场进军全球一样。而近年来,以“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论坛等先后举行,以及2009年10月28日至11月4日在厦门举办的4个重要活动,[7]即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其背后则是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的良好契机和美好愿景,值得肯定。
综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具有共同而深厚传统的中华文化的海峡两岸,如能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将两岸文化交流具体升级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开发与营销协作,则不仅能够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之复兴,而且将在产值上创造两岸经济的双赢,进而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巨大转变与飞跃,促进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共同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邓启明 宁波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浙江省台湾研究会理事
熊德平 宁波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周继慧 宁波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
主要参考文献:
[1]汪素芹.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3-29
[3]两岸联手助推华文走向世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11-4
[4]李红梅.北京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与合作[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7(2)
[5]刘瑾.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人群发展状况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2)
[6]刘瑾.在京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群体扫描.北京观察,2007(10)
[7]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一期计划营业额6329亿元http://WWW.chinanews.com,2009-07-13
注释
[1]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市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共建研究中心——宁波大学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课题《宁波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定位与对策研究——基于台湾现代服务业发展变革的启示》(项目编号:SKYY200904)及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现代高端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特此致谢!
[2]从广义上看,创意产业包括工业创意、农业创意、服务创意以及文化创意等方面内容。作为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组成部分。事实上,大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始于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3年中宣部“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正式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根据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背景和发展阶段基本特征,2004年国家统计局将文化产业划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及相关文化产业层三个大的层面:一是核心层文化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二是外国层文化产业,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三是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详见:2004年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3]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即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随着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也随之启动。特别是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肯定,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4]该计划主要内容包括:(1)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重点在于强调推动组织及协调机制、网络流通整合机制、整合发展活动产业以及加强智慧财产权的保护机制等。(2)设置文化产业资源中心。包括教学资源中心、创意设计中心、创意文化园区、影音事业发展中心等。(3)选择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重点推出媒体文化产业,具体包括艺术产业、电影电视产业、流行音乐产业、图文出版产业、数字休闲娱乐产业、整合媒体产业信息资源。(4)台湾设计产业起飞计划。计划中推出了活化设计产业推动机制、开发设计产业资源、强化设计主题研究、促进重点设计发展等一系列行动措施。
[5]如出版印刷,在东莞等地有大量的投资。在广西,台商在桂林投资大型的文化旅游项目、雕塑园、“愚自乐园”,在一些原来并没有什么特别旅游资源的地方,通过成功策化,成功开发了“乐满地”和“世外桃源”两个文化、表演内涵丰富的旅游景区。
[6]宁波拥有以河姆渡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上林湖越窑遗址为代表的青密文化,以天童寺、阿育王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保国寺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天一阁为代表的藏书文化,以“宁波帮”为代表的儒商文化,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和丰富的民俗民间艺术资源等。
[7]分别为: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第二届厦门国际动漫节及2009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