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甬台港口物流发展的比较和交流合作探讨

甬台港口物流发展的比较和交流合作探讨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拟就甬台港口物流发展及其交流合作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起抛砖引玉作用。但当前有关两岸港口物流发展及其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这也是笔者以甬台港口物流合作与协同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依据与出发点所在。除了优越的区位优势,强劲的腹地经济更是推动宁波一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周继慧 邓启明

作为蒋氏故居所在地和著名港口城市,宁波市与台湾地区(简称甬台)经贸合作源远流长。尤其是2005年来,原先个体、单项的交流逐渐发展成有组织、有一定规模的交流合作,正走向一个范围更广、层次更高、关系更紧密的新局面[2]。目前,台湾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市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迫切需要进行较全面、系统的专门研究与归纳总结。面对海峡两岸“大三通”及金融监理合作了解备忘录(MoU)与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成功签订等大好背景与难得机遇[3],如何根据甬台在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禀赋及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对包括促进双向投资和港口物流合作在内的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全面合作的可能模式、侧重点及其配套组织制度与政策安排进行研究、设计避免因行为不当等对两岸关系及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与后果,为政府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将是一个新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甬台港口物流发展及其交流合作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起抛砖引玉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载体,港口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及其交流合作问题已成为政府官员、国内外专家及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周昌林等(2010)分析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航运成为国际间商品交换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货物运输量占全部国际货物运输量的80%以上,大力发展现代航运物流业已经成为国内外港口城市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尽管港口物流这一理念已得到广泛认识,但Khalid Bichou等人(2003)的研究认为,对港口物流绩效的评估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但随着海运物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Sang Hyun Cheon(2009)明确指出,只有通过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成本才能在这一领域更好地生存,今后集装箱行业将会变得更加寡占型。刘军等(2005)、董玉桂(2005)等的研究则认为,港口战略联盟可以限制恶性竞争,提高港口资源利用率以及促进科技进步与开发,是新时期港口,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崔敏(2004)较早分析研究了上海香港及台湾高雄等港口间物流合作的可行性与可能模式,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黄民生(2008)系统分析了闽台港口物流的对接模型,提出了包括做好闽台产业对接等方面相关建议;类似的,陈丽满(2008)、吴小勇(2008)等分别对闽台港口物流合作的现实基础、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合作方式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

在实践过程中,美国洛杉矶港广泛开展合作与联盟策略,围绕物流的特定服务,与生产企业建立起许多物流联盟。纽约一新泽西港口联盟,以及跨国的丹麦、哥本哈根与瑞典的马尔默组建的联营港口等,都是不同国家港口合作的典范。2007年,我国与东盟也就港口物流合作达成了共识,鼓励、支持各企业积极参与对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等;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大三通”,2009年9月大连港即与高雄港建立了姊妹港关系,创下了两岸港口合作的先例。但当前有关两岸港口物流发展及其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这也是笔者以甬台港口物流合作与协同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依据与出发点所在。

尽管甬台两地都将港口建设放在重要战略地位,但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及所处发展阶段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其港口物流发展各具特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潜力也有所不同。

1.发展现状与趋势。

宁波一舟山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杭州湾湾口及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口处,背靠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极为优越。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成为全国大陆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具体地说,其港域内近岸水深1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长约333公里,港口建设可用岸线约为223公里,其中尚未开发的深水岸线约184公里,进港航道也完全能够接纳第六代集装箱船。

除了优越的区位优势,强劲的腹地经济更是推动宁波一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浙江省GDP一直稳居全国第四,所在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综合优势突出,是我国经济总量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和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区。腹地内强劲的物流需求为宁波-舟山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依托。从港口货物吞吐量等指标来看,2004年宁波港就已跻身为全球集装箱前30名,2006年宁波港与舟山港合并称为宁波一舟山港后,其港口货物吞吐量以年均12.4%的增长率高速上升,2009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7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50.28万TEU,居世界集装箱港口排名第8位。近几年来,宁波一舟山港集装箱货物吞吐量持续上升,仅2009年有所下降,而舟山港在集装箱吞吐量的贡献率基本维持在1%以内(如图1)。

图1 宁波一舟山港口货物吞吐量

注:(1)2006年前为宁波港数据;(2)鉴于舟山港集装箱货物吞吐量数据查询的难度,以上仅收集了2004~2009年宁波港、宁波一舟山港的集装箱货物吞吐量数据;(3)数据来源于《宁波市统计年鉴》及宁波市、舟山市统计公报(2004~2009)。

近几年来,宁波市极为重视港口建设,截至2009年底,仅宁波港就累计共216条集装箱航线,其中远洋航线113条,近洋航线51条,内支线20条,内贸线32条,月均航班908班,最高月航班达955班。目前宁波一舟山港已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全方位立体型的集疏运网络,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在优越的区位优势、强劲的腹地经济以及不断完善的港口建设等的推动下,宁波一舟山港已初步形成了一干线四大基地,即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国内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国内最大的原油转运基地、国内沿海最大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运输基地,其前景看好。

2.存在问题与机遇。

从全国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的颁布结束了大陆港口诸多方面无法可依的局面;为加强港口管理,交通部陆续颁布《港口经营管理规定》、《港口规划管理规定》等法规。但具体实施中,港口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仍然存在缺陷,港口国(或地区)监督法律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港口物流产业亟待建立客户诚信等级评定体系。

就宁波一舟山港而言,近几年发展中,其在港口资源、港口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港口资源上看,港口资源布局需进一步优化整合,运输结构也不尽合理,本地港口加工增值的物流量较少。同时,宁波港有向外拓展腹地的内在压力。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宁波进出近85%的集装箱来源于浙江省内部。浙江省地区进出口产品的集装箱率达到一定水平时,会给宁波港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压力。从港口管理上看,2006年宁波市与舟山市建立宁波一舟山港口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宁波舟山港,但是由于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的影响,港口在港政、航政、海事、海关、边检、商检等各方面的管理一体化仍需不断努力。在港口管理中,港口物流人才培养在总体规模与人才层次上都不能满足宁波市港口物流人才的需要,这也将是制约宁波港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周边港口竞争看,宁波一舟山港面临着同大陆集装箱大港——上海港相互竞争的格局,位于杭嘉湖平原经济区的杭州、嘉兴、湖州等区域成为宁波一舟山港和上海港的交叉腹地,这部分交叉腹地的争夺,形成了两大港口的竞争态势。在今后的发展中,定位好“航运中心南翼”这一角色对宁波一舟山港的发展至关重要。

1.发展现状与趋势。

海运是维系台湾地区经济的生命线,其进出口货物90%以上依赖海运完成。目前台湾主要有高雄港、基隆港、台中港、花莲港、苏澳港等5大港口,以及台东、绿岛、东港等中小型港口。其中,台湾地区高雄港至新加坡、东京、马尼拉等其他亚太地区主要港口的平均距离最短,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作为台湾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高雄港曾经在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中位列第四(表1);从图2可知,高雄港的货物吞吐量为众商港之首,其余依次为台中港、基隆港、花莲港、台北港、安平港以及苏澳港。

在台湾当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物流业逐步发展成为全台湾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现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准。近几年来,台湾自由港区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各自的营运模式与产业特色。如:基隆港邻近北部经济消费中心,台北港发展汽车产业物流,台中港主要为能源石化进口配销,高雄港为转运及配销中心,2010年加入营运之苏澳港则为绿能产业加值服务中心。自由港区的成功运营,将对台湾地区吸引更多国际货物产生巨大作用。

台湾地区港口建设起步较早,拥有较成熟港口建设及规划经验。以高雄港为例,高雄港先后规划了中岛专区、成功专区、小港专区及临时加工区,开发了亚洲最大的“台糖高雄物流园区”。目前港内有10万吨级矿砂码头、煤码头、石油码头、天然气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共有泊位80多个,其港口年吞吐量约5000万~6000万吨。作为大型综合性港口,高雄港还拥有铁路、高速公路作为货物集运与疏运手段;2009年该港又推动了多项扩建计划,除了可吸引大型船舶来航,预计2013年完成新建4座深水码头后,每年可增加集装箱装卸量200万只,极大提升其港口竞争力。

表1 台湾地区主要港口集装箱世界排名

资料来源:(1)对中国港口集装箱网中的数据整理得到;(2)“-”为未知。

图2 2008年台湾地区主要国际商港货物吞吐量(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台湾地区“交通部”。

2.存在问题与机遇。

中国台湾虽然有地理、港口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台湾第一大港高雄港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降低,其在港口效率上以及港口费率的上竞争优势逐渐降低,而台湾的其他港口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不容乐观。从表1中可知,近10年来台湾三大港在世界的排名出现显著的下降,台中港有跌出世界百强的危险,而除这三大港口,其余港口均未列入百强之内。

此外,台湾地区多年来一直奉行对国际开放、对大陆限制开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甬台以及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缩小了港口物流业的规模。在近期ECFA顺利签订的良好环境下,两地货物与投资往来必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

随着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特别是甬台直航航线的开辟,两地间的人员往来更加频繁,客观上为甬台港口物流的交流合作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大环境。这里着重从经贸合作、政治机遇、人文关系三个角度分析甬台港口物流合作的潜力与着眼点。

大陆是台湾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贸易出口地区,两岸拥有深厚的经贸往来关系。从表2可以看出,宁波市在对台进出口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近年来对台进出口一直呈增长态势,2008年对台进出口总额占宁波市进出口总额的9.5%,占浙江省对台进出口总额近60%,可见宁波市是浙江省最主要的对台贸易的地区。从贸易进出口看,2008年甬台贸易进出口总值为644161万美元,台湾成为宁波第二大进出口贸易地区、第一大进口地区。从进出口结构看(图3),甬台之间的贸易主要以进口为主,出口比重明显小于进口比重,比例严重失衡。

表2 2002~2008年宁波及浙江对台贸易额及比重

续表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3~2009年)、(宁波市统计年鉴》(2003~2009年)。

图3 甬台两地进出口结构比较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年鉴》(2003~2009年)。

从甬台之间的投资看,截至2009年底,宁波累计批准台资项目2320个,总投资175.4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113.9亿美元,占浙江省合同利用台资总量的一半。从入甬台企看,自1994年宁波新批129家外商企业入甬至今,仅在保税区内就有187家台资企业。可见,宁波对台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目前,宁波保税区内,台资企业总投资额达28.1亿美元,并形成了液晶光电、计算机为主导的台资电子信息产业群体,宁波进出口排行第一的均为台资企业,即宁波奇美电子有限公司。两地间不断加深的经贸合作关系,是甬台港口物流合作的重要市场基础与依据。

从国家层面上看,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就是要发挥上海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优势,发挥宁波一舟山港的优势,形成以上海、宁波为重点,由长江下游沿江地区的港口共同组成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系统,以适应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家一直以来对台湾地区保持积极的态度,如2009年就公布了八项惠台新政策,以扩大对台产品采购、增加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加强两岸农业合作等。(www.daowen.com)

宁波市一直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作为发展的第一战略。近几年来,全市积极推动甬台直航,2009年宁波市港航局对台湾的口岸环境进行了考察,并同高雄、基隆港务局和航运协会等进行了接洽,建立合作关系,为2010年4月宁波本土航运企业首次开辟的对台运输直航航线做准备。2010年,宁波保税区着重推进全省全市对台物流先行区的建设,积极推进两岸港口物流体系建立。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宁波市政府的积极推动降低了雨台之间港口物流合作的制度性障碍,为两地的进一步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奉化溪口是蒋介石故乡,甬台之间有割不断的人文关系。金建楷在《宁波民进》总第120期中曾深情地描述了这段骨肉渊源割不断、甬台一脉话三同的故事。学生交流方面,甬台两地青年学生的联谊活动自1993年开展至今,已历时17个春秋,宁波大学里代表甬台大学生友谊的常青树依旧葱翠挺拔。又如:2008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台湾地区“中国台商发展促进协会”理事长蒋孝严先生亲自来甬并题词:提倡弥勒文化、推动两岸关系、打造中华净土。除了举办文化节,甬台两地也力图通过举办全民参与的活动深化两地的人文关系。2010年七夕,甬台两地携手举办梁祝爱情节,并有56对新人在台湾的“爱情圣地”日月潭喜结良缘。

事实上,宁波市政府以及民间组织或个人,一直积极致力于推动甬台之间的人文交流与经贸往来。这种独特的人文关系,成为甬台之间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的重要基础与纽带。从图4可以看出,与1996年相比,2008年宁波接待来自台湾的过夜旅客数增长了5倍多,达到了137061人。

图4 1996~2008年宁波接待台湾过夜游客人数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年鉴》(1997~2009年)。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甬台港口物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台湾方面资金相对充足,并且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设备以及管理经验,但其岛内空间有限,市场竞争激烈,从而使台湾地区同其他地区的合作变得极为迫切。整个长三角和宁波地区广大的经济腹地等方面优势,也为台湾地区港口物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甬台港口物流合作应注意突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甬台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是两地港口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力,利用甬台独特的人文关系以及已有的经贸合作经验,深化和丰富甬台经贸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创造新的合作机遇,对促进两地港口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历年人甬台企的规模可以看出,宁波是台商比较青睐的一个城市。宁波以发展临港重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鉴于台湾地区拥有较强的制造业,尤其以化学材料制造业、电子组件制造业等行业,因此切实加强甬台两地在制造业领域的合作对宁波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的意义。在吸收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探索宁波与台湾地区在新材料领域的合作等,从而优化两地的产业结构。两地产业的不断互补合作,必将扩大两地的物流规模。

2008年以来,宁波一舟山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上海港成为大陆第一的港口,而高雄港作为台湾地区第一国际港口,2009年全球集装箱排名中位居12。建议抓住直航及宁波对台物流先行区的建设机遇,实现甬台强强联合,进一步加强甬台在开辟直航航线、货源交流以及自由贸易港区物流服务等方面合作对推动甬台经贸的深入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借鉴大连港与高雄港缔结姊妹港的相关经验,抓住机遇,为对台物流先行区建设创造可行途径。在对台先行区的建设中,要注意加强先行区集疏运系统建设,做好公路、水路等方面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先行区要积极引进台湾地区港口物流龙头企业,从而提升整体的物流实力。

甬台港口物流交流平台的建立旨在促进两地港口物流信息共享,人才的共同培养以及两地官方人员的交流互动等。通过打造以甬台为对象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解决各种港口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集成以及各类信息通道之间的互通互联问题,为企业、政府、个人提供一个交易成本较低的虚拟交流或交易平台。信息化是港口物流发展的运动特征,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港口物流人才。甬台之间互派人员就港口管理、港口规划等方面进行学习,对甬台之间形成互补合作、高效的港口物流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港口物流交流平台的建立中,政府扮演了重要的引导以及招商引资的任务。目前,宁波市已经完成了全国唯一以港口物流为对象的港口物流数字文献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并且在宁波市众多的中小物流企业中进行推介,这对今后以甬台为对象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宁波市可适当采取其他措施,如定期举办甬台港口物流人才交流会、甬台港口物流企业推介会等,进一步加强甬台之间的港口物流方面的交流。

大陆方面一直积极推动两岸的经贸合作的稳步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台资登陆。如在ECFA顺利签订下,大陆将对台539项产品降税,扩大银行、证券、保险等11个服务行业的开放程度,出台6项具体措施以便于台资企业融资。两岸经贸的正常化是甬台经贸合作的前提,在这一过程中,宁波地区应切实担任起宣传大陆对台优惠政策的任务,将信息及时、准确地告知台湾的企业尤其是台湾的航运集团,从而加强两地物流企业的合作。甬台经贸合作是甬台港口物流的经济基础,台湾方面应当尽最大可能扩大物流准入,为宁波创造良好的市场准入条件。

大力发展现代航运物流业及其战略联盟,是新时期港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方向。作为著名港口城市和蒋氏故居所在地,宁波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台商直接投资也持续增长,尤其是民营企业众多,已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全省企业跨国(或地区)经营的主力;从两岸经贸合作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ECFA的成功商签和两岸海运直航的开通,以及物流业和船舶工业产业振兴的不断推进,这种以经贸合作和独特人文关系为基础的港口物流业,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并持续升温,其交流合作大有可为。尤其是台湾地区港口建设起步较早,拥有高雄、基隆、台中等著名港口,正在建设“亚太营运中心”,而航运物流业目前也正发展成为宁波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海洋经济、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切入点,这就为双方进一步加强港口物流与经贸合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与合作平台。

诚如2010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指出的那样,“要牢牢把握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相信在各级政府、企业和相关组织(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缔结兄弟港,加快构建海峡两岸港口物流交流与经贸合作平台,积极探索、建立两地港口物流合作机制以及双向投资等系列经贸合作政策创新,共同开发建设宁波一舟山港口群和大型专业化物流园区等手段,共同打造面向海峡两岸、东亚乃至全球的物流市场,甬台港口物流与经贸合作必将稳步发展,进而成为两岸港口物流合作的重要先行区和宁波现代国际航运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带动两地区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周继慧 宁波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
邓启明 宁波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兼任浙江省台湾研究会理事)

主要参考文献:

[1][荷]德兰根.港口经济、政策与管理[M].宋炳良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2]钟昌标,陈钧浩.海港城市国际贸易与现代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焦新龙,刘雪莲,马天山.港口物流绩效定量评价理论及应用[J].经济地理,2009,29(12):2034-2038

[4]周昌林,戴东生.全面融入上海“两个中心”加快发展现代国际航运物流业[N].宁波日报,2010-6-10(13)

[5]Khalid Biehou,Riehard Gray.A Logistie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pproach to Por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Maritime Policy &Management,2003,31(1): 47~67

[6]Sang Hyun Cheon.Impact of global teπninai operators on port efficiency: a tiered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pproac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9,12(2): 85~101

[7]刘军,孙龙建.港口战略联盟-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5(10):115~119

[8]董玉桂.港口物流业发展趋势——战略联盟[J].水运工程,2005(12): 29-32

[9]崔敏.上海、香港、高雄港口物流合作大有可为[J].中国水运,2004:7~8

[10]吴小勇,黄民生等.闽台港口物流发展影响因素对比分析[J].物流技术,2008,27(4):93~96

[11]黄民生.国外港口物流发展与闽台港口物流对接[J].世界地理研究,2008,17(1):105~111

[12]陈丽满.论闽台物流合作的现实基础及其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08.(6):7~8

[13]李学工,任伟.国外港口物流发展的趋势特征及启示[J].中国港口,2007,(2):27~43

[14]罗美娟.宁波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2009:37

[15]罗文丽.“劲敌”宁波港[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9):32

[16]黄民生.海峡两岸港口物流对接模型研究一以闽台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注释

[1]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市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共建研究中心——宁波大学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课题《宁波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定位与对策研究——基于台湾现代服务业发展变革的启示》(项目编号:SKYY200904)及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现代高端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特此致谢!

[2]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宁波祟计批准台资项目2320个,总投资175.4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113.9亿美元;引进台资总量占全市外资总量近1/4,占浙江省台资总量近l/2。在制造业排名前100大公司中,已有台塑、奇美电子、技嘉科技等15家在宁波落户,另有43家上市公司投资设厂。

[3]2010年6月29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于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其内容包括序言、5章16条及5个附件,主要对贸易和投资、经济合作、早期收获等做了相关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