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构建科学财税管理机制助力发展

构建科学财税管理机制助力发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市正在研究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非税收入政策,探索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努力提升我市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工作水平。市本级在“金财工程”系统总体运行平稳的基础上,顺利完成了由会计核算中心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轨,市本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单位已覆盖到82家市级预算单位和117家基层预算单位。

宁波财政局课题组

1.市与县(市)、区的财政收入分成体制调整理顺了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2005年,调整完善了市对县(市)区新一轮的财政管理体制,实行了税收届地征管,建立了“县级增收分成、区级比例分享”的财政收入分配新机制,规范了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增强了县(市)区的财政实力,带动了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同年,通过建立宁波市财政上交省里的机制,实现了在甬的省属企业税收属地管理,理顺了省与我市的财政分配关系。全市一般预算收入2005年首次突破了400亿元,达到466.5亿元,增长16.4%。新一轮财政管理体制激发了各地发展经济,增加了财政收入的积极性,2006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3%,达到561.2亿元,2007年则达到723.9亿元,增长29%,地方财政收入329.1亿元,增长27%,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之比调整到54545.5。

但是,随着各县(市)、区的发展,很多新问题随之而来,如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主体功能区的建设等,这就使得市级集中财力显得更加薄弱。

2.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全面实施。

在过去几年里,税收工作最显著的成就就是收入规模增长迅速,最突出的标志是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全面实施。宁波市地税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从2005年的176.6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35.5亿元,年均增长2l.2%。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税收征管改革取得的成效。一是深化经济税源监控分析。加强对重点税源分析调研,健全税源监控体系,对金融保险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重点行业和企业集团进行实时税源监控。狠抓征管薄弱环节,积极收集第三方涉税信息,强化数据分析比对,做到增收堵漏。探索行业纳税评估新方法,把亏损和微利企业列为重点评估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核查。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加强经济税收联动分析,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和税源动向,增强组织收入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二是切实加强各项收入管理。三是大力推进依法治税。以开展税收执法检查为抓手,规范减、免、缓、退审批程序,进一步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督管理;深入开展重点税源企业税收专项检查,联合公安、国税等部门实施发票专项整治,积极推进企业自查,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税法遵从度。四是不断优化纳税服务。立足办税服务厅、12366纳税服务热线、网上报税和咨询服务等平台,不断整合服务资源,拓宽服务领域。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现有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显得较为薄弱,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非税收入收缴管理逐步走上正轨。

非税收入管理是随着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开始走上规范化道路的。宁波市对非税收入管理是沿用原有的预算外资金管理模式,即采用由财政综合部门负责项目审批、票据发放、资金专户存储的模式。纳入预算内的基金和收费主要通过财政专户解交。财政综合部门已有多年的预算外资金管理经验,熟悉各项收费、基金管理政策,形成了比较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能够从源头上全面了解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及时把握和监管部门和单位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情况,对于应缴入预算管理的各项政府非税收入,通过财政专户进行归集后再定期缴入国库,避免了设立预算内外两套机构分别管理。近两年,随着非税收入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逐步加强了国有资产、资源、资本领域非税收入的收支管理,将行政事业性收费逐步纳入了预算管理。我市正在研究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非税收入政策,探索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努力提升我市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工作水平。按照“统一平台、统一软件、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的要求,我市正在加紧研究进一步优化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加快推广应用步伐,努力实现财政、银行、执收单位联网,收缴分离、实时清算,提高非税收入征管效率和质量的目标。

非税收入管理涉及非税收入取得、使用和监督三个方面,但是我们对非税收入的管理现阶段还局限在非税收收入的取得问题,对政府非税收入的使用范围、标准及资金拨付问题还没有形成规范,事实上的收支挂钩依然存在,对非税收入使用单位的资金使用监督还不够。

1.部门预算改革范围不断扩大。

编制部门预算是强化预算约束、规范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实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一个基础条件。从2000年起开展部门预算改革以来,市级部门预算编制范围逐步扩大,2004年起市级全面实行以“零基法”编制部门预算。从编制内容看,基本实现了综合预算形式。按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2004年度预算统筹了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综合预算,将预算资金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从编制方法看,积极稳妥地推进了“零基预算”。根据实际,预算定额测算按照“由粗到细,粗细结合,能细则细”的原则,单位基本支出取消“基数法”,实行“零基法”。从编制程序看,实施“两上两下”编制程序,体现部门与财政共同理财。部门预算编制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部门预算使单位的所有收支得到了全面、客观的反映,细化了预算,提高了透明度,增强了部门、单位的理财意识,强化了预算的约束力,规范了财政资金的管理,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人大、审计的监督。通过建立标准定额体系,初步改变了因实行“基数法”的预算分配办法而造成部门间苦乐不均的局面,提高了财政资金分配的合理性、科学性,调动了单位理财的积极性。

2.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深化。

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得到了继续深化,原实行机关资金管理方式改革的预算单位将陆续分批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市本级在“金财工程”系统总体运行平稳的基础上,顺利完成了由会计核算中心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轨,市本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单位已覆盖到82家市级预算单位和117家基层预算单位。支付业务直线上升,在业务量上,财政直接支付占一半以上,在支付金额上,财政直接支付金额占全部支出金额的85%以上,财政直接支付业务量和金额均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2009年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目标,推动市级341家单位全面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完成国库集中支付89.8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78.7亿元,占87.6%。

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逐步完善,绩效评价范围逐步扩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试点后,我市2007年制定了新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对绩效评价的工作任务、指导原则、实施范围及评价内容、组织实施、结果应用、计划安排等重要内容作了具体规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不断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有选择地确定了若干群众得益多、社会关注度高、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和重点集中的领域的一些项目支出纳入绩效评价实施范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渐趋规范科学,明确了工作主体,根据支出项目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论更准确、更具权威性。从绩效目标的提出、评价对象、实施方式以及评价方法的确定,基础数据的整理分析,到评价分析报告的提交,都力求做到科学、规范,确保绩效评价工作客观有效。通过试点,提高了部门对绩效评价的认识,增强了成本效益观念,提高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部门决策水平,增强了预算监管力度。

但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不能真正体现预算管理的科学约束。部分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还只停留在评价这个环节,完全忽视了对专项资金的过程管理。

4.政府采购管理体制逐步规范。

自1999年5月在全市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以来,特别是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的全面实施,我市政府采购工作得到飞速发展,在完善制度体系、健全工作机构、规范采购程序、扩大采购规模、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宁波市政府采购制度的框架体系已基本建立,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政府采购管理体制逐步走向规范,确立了以采购人为核心、采购中心为平台、社会代理为补充、财政部门监督管理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宁波市在继续做好货物类政府采购存量发展的前提下,将政府采购工作侧重于公共服务、工程采购等领域,扩大服务类和工程类政府采购,逐步解决政府采购结构不合理现象。2009年制订了市级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规程,扩大政府采购协议(定点)采购范围.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作用,全年纳入政府采购的资金达126.2亿元,增长15%。

但是,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尚不健全,具体操作规程规定不严密,执行环节还存在不规范问题。政府采购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价格高、质量差、时间长的问题在个别项目中还时有发现。此外,具体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依法采购、违规操作、恶意串通、弄虚作假、谋取不正当利益等现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还不能完全适应改革需要。

1994年实行财政分税制改革以后,我国的财税政策对宏观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逐渐加强。从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到2005年主动调整,实施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财税政策调控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得到明显加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大背景下,2009年我市积极响应国家的积极财政政策,相继出台了54条支持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了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并及时实施企业减费轻负政策,为企业减负60亿元。同时着力保障各项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支出,加大了义务教育投入,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鼓励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表明了我市在运用财税杠杆方面的主动性在逐步增强。

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而且尚未见底,以外向度较高、临港型工业为主的宁波,受资源价格波动的影响比其他城市更大,财政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减税轻费政策的落实,和支持民生事业发展的刚性财政支出需求,财政收支平衡面临很大压力

随着经济发展,我市的财税管理体制改革有些地方已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我们需要在梳理这些改革措施中,根据经济发展环境和趋势的变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市的财税管理体制作出调整。

近年来,宁波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土地、水、电等资源要素供给及环境承载力频频拉起警报,成为制约宁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逐步显现,石化、钢铁、电力等占了相当大比重的临港型工业主要以一次能源煤炭石油为主,向大气排出的SO2氮氧化物使宁波的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宁波这种以外向度较高的加工制造业、临港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受汇率、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影响较大,从2007年开始,随着人民币升值,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企业效益持续下滑,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影响较大。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市的经济结构瓶颈更加显露。一是服务业比重偏低。2009年,宁波市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4:53.3 : 42.3,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相比,大致低10-30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还不到50%,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二是制造业中以临港型工业为主的高能耗产业比重偏高,而高附加值产业比重偏低。三是外贸依存度偏高,主要出口产品又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国内经济的周期性调整都给我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挑战的背后也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利用现在宏观经济形势形成的倒逼机制,紧紧抓住国外部分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人才,抓住国内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化危机为转机、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实现宁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转型升级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内需、节能减排、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从我市当前制造业低附加值和服务业低水平的实际出发,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重点,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促进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是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

1.激励型的财政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市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是2004年制定的,期限为2005年至2009年,这一轮财政管理体制对共享收入的分享比例明显倾向于县(市)、区,不仅理顺了市与县(市)、区的财政分配关系,而且调动了各县(市)、区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人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市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2005年到2007年间平均增长速度达24.5%。但是这种激励型的财政体制的运行削弱了市级集中财力,而且随着各县(市)、区经济的发展出现不平衡,其激励先进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2.可持续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近几年我市财政收入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速度,主要是因为税收征管的加强和经济的快速发展。2008年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增幅明显回落。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市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经历了增长、负增长、缓慢恢复的过程。这说明我市的财政收人稳定增长机制还不健全,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因而受原材料能源等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而且放松了一些地方小税种的征管,致使其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较低,从而降低了财政收入质量。

3.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民生财力保障机制的建立还处于摸索阶段。民生财政出现在近两年,也是随着公共财政的构建提出的。宁波市近两年充分发挥财政分配职能,扎实推进政府“实事工程”,保障各项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解决了一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教育方面,2009年全市财政教育支出77.1亿元,增长14.9%。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改革,落实11亿元资金支持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职教紧缺专业建设,落实经济困难职教学生资助政策。在社会保障事业方面,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正在逐步提升。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城区的学校部体育场所对公众开放,增加了体育活动场所,大大方便了周边居民。近几年陆续建成了宁波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而且免费对外开放,还建成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2009年落实资金2.06亿元支持东部文化广场、天一阁书库等城区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1200万元推进“万场电影千场戏进农村”活动,放映电影2.5万场,演出戏剧1000场。在加强惠农资金投入方面,2009年完成40亿元的水利投资,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但是这一系列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财力保障机制,单纯强调财政的投入,忽视了对社会投资的带动。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突出的民生问题的财力投入没有很好地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4.科学的财税调控机制尚未完善。近几年宁波市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发挥财税政策宏观调控职能奠定了基础。政府投资、转移支付、政策贴息、税收返还等政策手段在促进经济增长、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统筹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市各级财税部门今年围绕“扩内需、拓市场、促调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创新二、三产业分设举措,加快推进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创新市外营销途径,促进企业“走出去”拓市场;创新出口信保扶持资金管理方式,加大对出口企业的信贷支持等。由此可以看出,我市的财税调控政策已经由被动开始转向主动,由直接调控开始转向间接调控,由单一手段开始转向多种政策工具组合调控。但是,我市的财税调控机制尚未完善,在目标定位、手段组合、时机选择、组织实施等因素的协调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

深圳市2006年启动了第三轮市区财政体制调整,主要是因为第二轮市区财政体制存在着体制之间不完全匹配,事权与财权不统一,以及城市产业布局、区域协调发展、城市事务性管理下沉、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对市区财政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市第三轮市区财政体制调整本着服务大局、财权与事权相统一、集中财力办大事、产业第一、激发活力的原则制定了第三轮市区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税种的划分、根据各区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标准支出水平、调整出口退税奂担机制、核定各区共享税分成比例、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其中的激励机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激励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共享税超率累进激励制度。以某区全口径税收收入(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关税和海关代征收人,下同)前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参照速度,按照该区当年全口径税收增长速度与参照速度的对比情况对共享税分成比例进行1~2个百分点的调整。二是产业发展激励制度。市本级在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对符合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符合辖区产业特点的重点项目和行业给予扶持。

深圳市为均衡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区按照政权运作支出和公共服务支出财政供养人员人均水平实行了比较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而市区事权、财权的调整按“财随事转”原则办理。(www.daowen.com)

厦门市现行财政体制是2003年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在原有财政体制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完善而形成的,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主要涉及收入划分、支出划分、共享收入的分成和转移支付体系。

收入划分改变了原来按隶属关系和经济性质划分收入的做法,收入按属地划分,建立市区收入共享机制。除部分市集中企业外,按照税种划分为市级固定收入、市区共享收入、区级固定收入。这有效解决了市区税源混库的现象,杜绝了市区争抢税源。为了鼓励岛内区到岛外区进行成片开发,体制规定,岛内区到岛外区成片开发所取得的税收,市财政在一定年限内不参与分成。由岛内投资区和岛外所在区按80:20比例或协商分成。为适应国家出口退税机制改革,2004年起,新增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地方承担部分,由市、区按共享税的分享比例共同承担。

支出划分由市级财政支出和区级财政支出组成。市级财政支出除市属行政事业经费支出外,还包括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按共享税比例市级承担部分、体制上缴省财政部分、历届市政府统借的国内外债务、市重点建设支出、在厦门的中央、省属单位的补助支出、市级稳定社会支出。区级财政支出指区属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和稳定社会支出。岛外区还包括用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等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厦门市对下转移支付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财力性转移支付,主要目标是促进各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包括一般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其他财力性转移支付等;二是专项转移支付,是为实现特定的目标以及对委托区级政府办理的一些事务进行补偿。

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管理体制机制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理顺财权与事权关系,结合新一轮市对县(市)区财政体制调整,在维持体制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行业,在体制上进行倾斜,充分调动县级财政的积极性,对政府确定的特殊功能区域研究有利于快速发展的财政体制,提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编制,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强化政府债务规范管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管理体制机制应该在财政收入管理体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支出管理体制、财税科学调控机制等方面有新突破。

1.完善激励型的财政收入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相适应,能科学界定市与县(市)、区两级政府事权范围,并合理划分各级财政收入的征管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市政府可以根据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分类指导,适度增强市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激发活力,努力形成科学公平、共同增长、激励先进的机制。

2.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健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地方小税种的征管,优化地税收入结构;积极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财政收入比例,改变地方财政收入过于依赖第二产业的状况。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稳定,基本不会受能源、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这就有利于形成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3.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财力保障机制,保证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根据公共服务的层次性,结合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动态地划分基本与非基本公共服务。整合各种财政资源,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向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加大在“三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并有重点地完善一些相关投入机制。

4.加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管理机制,全面推进财政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全面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整合专项资金,建立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更新财政监督理念,明晰监督职责,强化事前和小中监督,促进监督与管理有机融合。尽快建成和完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为加强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5.建立完善财税科学调控机制,提升财税政策的目标层次,拓展财税政策作用空间,保证财税政策灵活性。梳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防止出现政策之间相互抵消作用的现象。根据经济运行的发展变化趋势,把握好财政政策取向,注重与国家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协调配合,不断增强财政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目标下,有针对性地制定财税政策,拓展财税政策的作用空间。

1.调整完善市对县(市)、区财政体制。

新一轮市对县(市)、区财政体制的调整要坚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进而明确各级财政收支范围和保障水平。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需要,规范各类政府性资源的配置,集中财力办大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市重大设施项目,均衡区域间公共支出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各区域协调发展。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行业发展,在体制上进行倾斜。根据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特点,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充分调动县级财政的积极性,对政府确定的特殊功能区域研究有利于快速发展的财政体制,提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继续巩冏上一轮体制中属地征收、分税分成的机制,结合各县(市)、区实际,建立激励机制,体现活力因素,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经济、做大财政收入蛋糕的积极性。探索“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转变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发挥乡镇财政优势,保障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

2.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转型增优势,着力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结构性减税政策,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支持引进总部企业、中央企业、外资企业和内地高科技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安排服务外包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发展服务外包。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自主创业,改善创业环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支持外经贸经济平稳发展。市县财政统筹安排3亿元资金,对全市重点产品出口退税给予适当增加补贴,并通过退税渠道直接补贴给企业。整合外贸扶持资金,鼓励外贸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支持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鼓励企业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和联合设立境外营销网络。推动企业到境外投资创业,开展境外承包工程等“走出去”发展。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财政补贴资金享受范围,对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给予50%的保费补贴,鼓励企业集体打包投保出口信用险。

3,深化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着力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完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提高年初到位率,积极发挥投资评审为预算编制服务的作用。增强部门预算的透明度。建立健全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互动机制。调动各预算单位加强执行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预算执行的主体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将监督预算执行的责任落实到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机构。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结合新一轮市对县(市)区财政体制调整,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各类功能区的建设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压缩专项拨款、体制结算等各种补助。改进转移支付的计算方法,选取人口密度、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化程度、行政支出、财政收入努力程度等因素设计一套科学的计算公式,作为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依据,加大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和公开化程度。

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建立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对单位历年结余进行清理,加大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力度,将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与部门绩效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借鉴广东省的经验,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第三方评价、追踪问责为重点的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实现“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确保用财有规、用财有效。

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逐步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运行管理。信息化程度关系到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推广,要尽快完善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业务需求,优化办事流程,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覆盖面。同时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范围,提高财政直接支付比例。

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强化对采购人、评审专家、采购代理机构和供应商的监管,开展对社会中介采购代理机构的考核,加强对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监督管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通过政府优先采购、强制采购、收购和订购、加强进口产品审核等办法,加大对政府采购国货、自主创新产品、节能环保等产品的支持力度。

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一要加快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二要扩大试点范围,从单一项目评价向整体功能支出评价转变,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向纵深推进。三要注重绩效评价过程中的机制创新,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真正体现预算管理的科学约束。

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强财政对非税收入的调控能力。严格财政监督,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的财务管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纵横联动监督机制,加大查处力度,发挥监管合力,为完善政策和规范管理提供可靠保证。

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加大“三农”支出力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强化“三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完善惠农支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支持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支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一是推进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二是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三是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和科技资源配置,支持以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人才、改善创新条件、提升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一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二是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支持城镇住房和农村住房的基本建设。四是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

5.坚持依法治税,优化纳税服务,着力提高税收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

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形势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全面深入开展税收分析预测,不断提高分析预测水平。加强税收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建立税收规范化管理机制和制度,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纳税评估,共享基础信息,夯实税收征管基础,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在税收信息化建设方面,进一步提升网络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提供多元化纳税服务手段;完善工作流程,建立岗责体系和过程监控,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在优化纳税服务方面,要以切实维护纳税人的权益为宗旨,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为依托,提升纳税服务新理念,转变服务方式,细化服务措施,优化服务环境,简化办税流程,推进政务公开,强化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和质量。完善“12366”咨询服务台的服务功能,努力打造“12366”服务品牌。

(课题组组长:胡谟敦
课题组成员:王效民 单柳青 张峰平(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