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实证研究:十一五规划期间的探索

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实证研究:十一五规划期间的探索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宽裕,经济社会正朝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方向积极推进。三大需求此消彼长,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得以均衡发展。第三产业领先发展。

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实证研究:十一五规划期间的探索

罗吕榕 许婷娅 戴小平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在全面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动明显增强。这总体上有利于我市利用国际资源、吸纳高端要索、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同时,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局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世界经济进入了严重的低迷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这对我市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国内看,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长期稳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消费结构加速升级,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尽管目前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调整压力,长期来看仍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央政府不断出台灵活审慎的调控政策,近期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为我市加快发展步伐、拓展发展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形成,要求东部地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对我市在高起点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我市看,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积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具有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础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资源与环境容量约束趋紧;局部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实施可持续发展任务十分艰巨;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医疗、卫生、教育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相对滞后;公共安全和突发性事件增多,保持社会稳定的压力增大。克服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根据《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及要求,我们对2007年宁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涉及的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社会和谐和生态环境等五个领域24个指标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结果显示:2007年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综合评价实现度达到92.56%,比2006年提高了1.42个百分点。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宽裕,经济社会正朝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方向积极推进。

1.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1)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跃上3千亿元的新台阶,达3435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五,前两年的增速分别超过规划年均增速(11%)2.6和3.9个百分点,均高于全国、全省同期水平。2007年人均GDP突破5万元,达50474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前两年的增速分别超过规划年均增速(9%)3.9和5.1个百分点,预计如期完成目标。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07年为723.92亿元,同比增长29%,前两年年均增速24.6%。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宁波继续保持强劲的城市综合竞争实力,连续数年跻身全国十强,所辖各县(市)也悉数进入全国百强,2008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经济发展步入科学发展轨道

①三大需求保持均衡增长。我市投资经历了“十五”时期的高速扩容之后,“十一五”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重要抓手,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已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96.11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迅猛,高耗能行业投资得到遏制。从增长趋势看,2006年增长12.5%,2007年增长6.3%,呈回落态势。出口增幅在持续高位增长平台上开始回落,自营进出口总额2007年实现565亿美元,其中出口382.6亿美元,分别增长33.9%和33.0%。尽管投资和出口增幅近年来有所回落,但GDP增长并未相应放缓,依然保持13.5%以上的年增长率,其主要贡献在于我市消费市场的旺盛与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7年完成1035.46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前两年年均增速为16.7%,比规划年均增速(12%)高4.7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增强,2007年消费的贡献率达44%,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三大需求此消彼长,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得以均衡发展。

②三次产业结构趋于优化。我市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任务,三次产业构成由2005年的5454.77:39.83调整为2007年的4.4:55.29:40.31。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2007年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9家,产值超亿元企业累计45家,新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75家,土地规模经营率达41.2%,4个农产品中国名牌称号,5个农产品获得驰名商标认定。

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有效推进。2007年底,我市共有私营企业9.3万家,个体工商户突破25万户,有25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其中金田铜业进入前10位,有103家企业的135种产品产销量居全国同行同类第一,成为行业“单打冠军”;同时培育出了114个“中国驰名商标”和61个“中国名牌”。特色产业集群迅速壮大,2007年宁波服装业产值已占到全国的1/12,成为全国三大服装主产地之一和全球最主要男装产地;文具产值占全国的1/4,成为中国文具之都;塑机产值占全国的1/3,被国家认定为中国塑机之都、中国模具之都;同时还是全国三大家电主产区之一,全国1/8的空调和1/3的家电都由宁波制造。

第三产业领先发展。近几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GDP和二产增加值增速,一直担当领跑的“角色”。物流巨头马土基、AMB,零售巨头沃尔玛保险巨头安联银行巨头汇丰渣打等世界500强落户宁波。会展业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亮点,2007年共举办叁议展览活动206个,其中展会103个,展览总面积102万平方米,相继荣获“中国十大最佳会展城市”、“中国节庆产业十大节庆城市”等称号,在国内基本确立了“会展名城”的地位。在福布斯《2007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上居第8位,连续四年进入前10名。

港口建设有效推进。依托深水良港,我市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建设国家级能源、原材料基地,规模日益扩大,实力不断增强。港口货物吞吐量2007年达到3.45亿吨,已接近规划目标(3.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007年突破900万标箱,达935万标箱,居大陆港口第4位,同比增长32.3%,连续10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增幅连续7年保持大陆沿海主要港口首位。宁波港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全方位立体型的集疏运网络,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为宁波成为长三角南翼交通枢纽中心创造了条件,极大地促进宁波“港桥海联动”战略的实施,保证了“宁波一舟山港”集疏运网络的畅通。截至2007年底,宁波港域集装箱航线已达190条,其中远洋干线101条,月均航班810班;公路网密度已达94.95公里/平方公里,该约束性指标提前三年实现规划目标(93.3公里/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25.5公里,后三年还将建成通车里程约132.94公里,5年累计458.44公里,接近完成规划目标(503公里)。

④对外开放继续扩大。直接与我市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2007年扩大到216个,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11.5亿美元,增长18.6%,境外投资跃居全省首位。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前两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9.35亿美元,年均增速4.1%,以此测算预计五年累计额将超过规划目标(115亿美元)。

⑤技术创新能力增强。随着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科技投入不断加大,财政对科技投入增长连续三年高于GDP增幅,位居各主要支出项目增幅之首;2006年至2008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累计投入123亿元;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007年为1.28%,预计可以如期完成目标(1.5%)。科技投入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累计实现新产品产值2345亿元,新产品产值率始终保持在13%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值增幅保持在40%以上。截至2007年底,全市经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3家,省级292家;前两年全市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59家,其中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家,省级25家。两年全市专利申请量累计达22659件,授权量1361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459件,授权450件。2006年被科技部列入首批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

2.统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1)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我市城市化率2007年末为63.22%,已接近完成规划目标(6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在城市建设和公共交通方面,加大了投入,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东部新城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鄞州、北仑城区和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初具规模,“十大功能区块”相继启动,“五路四桥”建设顺利推进。城市日供水能力达122万吨,最高日供水量111.6万吨。城区道路18小时以上动态保洁率达100%。完成姚江城区段两岸截污纳管工程建设,实施核心区污水管网沟通和改造,市区排水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水标准。城镇污水处理率2007年末已达75.61%,已提前实现规划目标(70%及以上)。

(2)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社会共建新农村的氛围日趋浓厚,组织开展“联镇带村”、“村企结对”等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保洁网”、“交通网”和“水务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同时积极推进商贸服务圈、文化活动圈、卫生服务圈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服务网络,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连续两年在全省11地市中均位居第一。“百千工程”实施五年来,累计有2012个村启动村庄整治,占全部行政村的76%,建成示范村222个(其中省级示范村119个),环境整治合格村1517个。三年全市财政支农、贴农资金年均增长18.7%,全面实施了公交下乡、农村改水改厕,提前一年实现了村村通四级硬化公路。2005~2007年,共解决了149.9万人的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受益村1800个,已基本实现了农村供水工程全覆盖;行政村通客车率达99.3%;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60%以上。

3.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1)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进展。2007年全市投入节能降耗专项资金1.6亿元,关停小火电和小食品企业53家,万元GDP能耗0.8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1%。规模以上工业万元GDP增加值能耗1.19吨标准煤,下降5.8%。能源转换效率提升,全市火力发电标准煤为315克/千瓦时,同比减少4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约为92.1%,提高0.9个百分点。正式施行了《宁波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定》,出台了《宁波市排污许可证管理实施办法》,全面推行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全市新建和改扩建污水处理厂11座,新增火电锅炉脱硫设施20套,国内最大的电厂脱硫改造项目北仑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两年半分别下降0.66%和16.0%。2007年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蝉联“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2)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2007年颁布了《宁波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宁波化工园区等6个园区开展了生态化改造。截至2007年,累计创建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90个,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12个。累计有6个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42个乡镇(不含已获命名的全国环境优美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称号,占全市91个乡镇的46.2%。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市区人均公绿面积2007年末为11.81平方米/人,预计可提前实现规划目标(12平方米/人)。前两年森林覆盖率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保持在50%和37%的水平,空气优良天数占全年的比重保持在90%左右。(www.daowen.com)

4.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1)就业社会保障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已连续五年下降,其中2007年为3.16%;2006至2008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达32.77万个,完成计划的54.7%。前两年累计培训新型农民54.3万人次,转移农业劳动力11.76万人,完成计划(30万人)的39.2%。全市城镇企业职工“五大保险”2007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07年末达197.04万人,已超过180万人的规划目标,月人均养老金1264元,养老保险支付能力达43.18个月,均居全省前列。

(2)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全市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51家,城区社区卫生覆盖率达100%,农村达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370万,参保率为96.56%。再次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称号。全市实有病床2007年末约2.1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约3.5万人,每千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007年末为3.65张/千人,预计该约束性指标如期完成。

(3)文化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十五分钟文化圈”,相继建成大剧院、美术馆、游泳健身中心、博物馆书城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组织开展了精彩纷呈的高雅艺术和大型文体节庆赛事活动。文艺精品创作发展态势良好,优秀作品逐年增加,100余件作品获全国常设性文艺大奖,2007年有5件作品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3个节目荣获全国“群星奖”。教育设施建设快速增长,截至2007年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435所,在校学生总数达137.5万人,教职工总数达8.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6.5万人,校舍建筑面积达1480万平方米。在甬高校达到15所,宁波大学有3个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在甬高校博士点建设实现零的突破。2007年末,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为12.76万人,义务段教育学生全部享受了免除学杂费政策。全市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1年,预计均将超额完成规划目标。各类人才资源总量2007年末72.96万人,预计年内就可实现目标。

(4)平安建设稳步推进。近年来,全市上下加强了社会公共管理,率先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组织,提升社会管理水平。2007年,全市“平安宁波”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6.84%,同比提高2.18个百分点;全市公安机关抓获逃犯总数比上年增加76.3%,追逃实绩居副省级城市首位,恶性案件破案率继续保持100%;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数同比下降10%;18类重点食品的全检总体批次合格率达85.6%,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率达85.4%,全市食品中毒发生率为0.00054%,为历史最低。2007年末社区(村)依法自治达标率为88%,预计如期实现规划目标。

5.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1)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7年分别达22307元和10051元,完成计划(24000元/11000元)的93%和90.9%,预计均可提前实现。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住房、汽车电子信息产品等已成消费热点,居民生活更加殷实。

(2)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前两年分别为101.9和103.9,基本实现了《纲要》提出的“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要求。市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07年分别达26.09和53.24平方米,在2007年《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的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中,宁波位居第4,在《2007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名列第3,在《2007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排名中位居第5。

截至2008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仅达规划目标(10000亿元)的40%。以“十五”末期4381.7亿元的基数测算,年均增速需达到17.9%,2007年仅增长6.3%,按目前态势预计该指标完成难度较大。首先是工业投资持续低迷。历年来我市工业投资占比55%左右,2007年只占45.6%,增长1.9%,与以往工业投资快速增长的态势形成鲜明对比。其次是交通和城建投资对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历年来我市交通和城建投资占比超过15%,2007年城建投资增长3.1%,交通投资负增长3.4%。再次是大项目投资支撑作用仍未见起色,加上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逐季回落,导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

目前我市还处在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阶段,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不够高,2007年增加值总量、比重和增速三项基本指标在全省、长三角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均列中下游水平。按照“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3%,平均每年提高0.8个百分点的目标测算,必须保证第三产业年均增速高于二产2.5个百分点。在工业基数相对较高且增量继续放大,二产比重持续上升的态势仍在加剧的前提下,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不小。同时第三产业整体水平还不高,一是服务业主要依托于传统行业带来的增长。二是工业化发展对服务业产生有效联动作用不强。我市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两者之间尚未形成有效互动。三是服务业发展投入相对不足,机制不够灵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缺乏。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2007年,虽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增长13.6%,超过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0.2个百分点,但扣除各自的价格指数,市区居民收入增幅仍快于农村居民收入0.2个百分点,绝对额差距由2005年的8056元扩大至12256元,仍呈扩大趋势。人均GDP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差距已达到2.1倍。同时利益分配格局的不均衡趋势也有所加大。2007年,全市GDP增速为14.9%,而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9.1%和8.9%,均低于经济发展速度,也远低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在GDP分项目构成中,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由2006年的39.6%降至2007年的37.6%,经济增长更多依靠积累。农村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2007年20%最低收入农户家庭的全年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40%左右;加上物价高位运行,CPI快速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十分明显。二是部分公共产品地区分布差距明显,公共资源中心集聚现象突出。2007年,市区每千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5.6张,各县(市)为2.4张;市区普通中小学每一专任教师所负担学生数为18.2人,而各县(市)平均为20.8人。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2007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为42.9%和6.72%,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8和8.3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07年仅为70.8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预计难以完成规划目标。另外,城市路网增速低于民用车辆的增长,公交运能与运量矛盾加大。

一是创新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传统产业规模较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技术水平低,自主研发能力相对不足,代表宁波工业经济科技水平的多数高新技术产业也以仿制技术和组装加工为主。2007年规上工业中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仅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3.7%,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预计指标完成难度较大。二是创新的投入能力较弱。2007年虽然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1.28%,但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11位,科技经费总投入的增幅比全省平均增幅低4.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8位。有实力的科研机构数量少,科研整体力量较弱。三是科技产出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专利授权上,长期以来在我市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尚未超过4%,远低于副省级城市平均水平,2007年全市授权专利增长46%,发明专利增长43.6%,所占比重仅为3.31%,比上年仅提高0.4个百分点,大量集中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经过近年来大力度的推动后,节能减排边际效应递减将会越来越明显,如不能在节能减排技术和产业升级上有突破性的进展,完成节能减排的规划目标难度较大。从节能降耗情况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规划目标值5年累计下降20%,即年均下降幅度须达到4.36%,2006、2007两年分别下降3.61%和4.05%,均未达标。今后几年我市临港大工业有21个大项目将相继投产,其能耗水平远高于“十一五”初期我市GDP能耗强度(0.94吨标准煤),也远远超过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1.94吨标准煤的平均水平,这些大项目的相继投产,将大幅抬高我市总体能耗强度。此外,我市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大多仍处于粗放型生产阶段,节能意识不强,加之经济实力有限,对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因此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重道远。

从污染减排情况看,2007年COD排放量为5.19万吨,比2005年下降了0.67%,仅完成目标的4.5%,与规划目标相去甚远。2007年SO2排放量为17.97万吨,比2005下降了15.75%,完成规划目标的32.9%。我市临港重化大项目集中建成投产将会给我市污染减排工作造成相当大的压力,预计COD排放及和SO2排放量:两个约束性指标难以实现规划目标。另外,整体环境保护压力也在加大。据2007年度《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我市平均酸雨发生频率为95.8%,宁波6个行政区全部属于重酸雨区。

一是部分公共产品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医疗基础水平较为落后,2007年每千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3.65张,仅比2006年增加0.07张,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12;每千人拥有医生2.73人、护士1.91人,仅比2006年分别增加0.12人和0.2人,增长4.4%和10.5%,远低于经济发展速度。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等职业学院和中等职业教育还普遍不足,高等教育总体上仍处于量的扩张阶段。15所高校中,本科院校只有4所,在校研究生数量不到在校生的0.5%,2007年普通高校在校生数还没有达到杭州的一半,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末位。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且结构布局不甚合理,全市人才资源数2007年比上年仅增长10.7%,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0位,尤其缺乏高新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国际型人才和高级技工,经济社会建设一线领域吸纳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还十分低下。就业方面,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素质与岗位不适应矛盾突出,劳动力就业难与部分地区招工难并存,大中专学生就业与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

首先是要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在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的同时,加快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步伐,着力打造“服务型经济”。一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进一步加快港口建设和集疏运网络建设。二是借助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有利契机,着力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三是按照功能集聚,依托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心城区和县域服务业集聚区,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档次。四是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现代服务业领域。

其次是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机遇,抓住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两个重点,切实提高新上项目的规模、技术、效益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准入门槛,以增量投人带动存量调整,以投资结构优化带动整个产业层次的提升。

再次是要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按照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流动,全面推进全社会创新创业,拉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推动宁波经济继续在高平台上运行。

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加强自主创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二要大力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技术改造,注重产品研发、品牌培育,发展循环经济。三要营造有利自主创新环境,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四要充分依托企业自主核心技术,深入实施专利、品牌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推动我市“品牌之都”、“专利大市”建设。

一是依法加强节能减排目标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监测体系。二是抓好重点用能行业、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三是提高产业准入标准,建立产业退出机制。新上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把关,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四是顺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态势,加强引导促进居民生活环保节能。五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积极扩大就业,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岗位技能培训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市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二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三是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四是努力构筑服务型教育体系。五是全面推进文化大市建设。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作者单位:宁波市统计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