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优化宁波口岸进口贸易结构的策略与建议

优化宁波口岸进口贸易结构的策略与建议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进一步优化宁波口岸进口贸易结构,促进宁波口岸进口贸易科学健康发展,宁波海关组织课题组进行了专题调研。图1宁波口岸进口贸易情况口岸进口商品结构单一,主要以原油、铁矿砂、液化品、塑料等大宗能矿、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主,消费类商品进口较少。因此,着眼作为口岸腹地的浙江及周边省份,宁波口岸扩大进口有着较好的主体基础。

优化宁波口岸进口贸易结构的策略与建议

葛惠珍 王竞武 吴红艳

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做出了调整进出口结构,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部署。为此,2007年,宁波市启动了为期5年的进口贸易“启蒙行动”,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推动进口贸易科学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发挥优化进口贸易在有效利用国外资源,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临港型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为进一步优化宁波口岸进口贸易结构,促进宁波口岸进口贸易科学健康发展,宁波海关组织课题组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改革开放30年来,宁波口岸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迅猛,但口岸进出口贸易结构失衡,进口商品结构单一,口岸的港口资源优势和集聚功能还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8年口岸进口增长较快,年均增幅29.74%。从进出口结构上看,进口贸易所占比重低于出口,9年内的平均比重为44.63%,且呈下降趋势(见图1)。口岸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12.58亿美元逐年扩大至2008年的272.43亿美元,年均增幅55.17%o 在19大类商品中(按HS编码,不计武器及古玩),口岸2008年进口额大于出口的仅为4类(即矿产品,动植物油脂、蜡,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植物产品),3类商品(即木浆、纸及纸制品,塑料橡胶及其制品,仪器、钟表、乐器)进出口较平衡,而其余12类商品的出口额均远远大于进口,部分类别出口额为进口额的上百倍甚至上千倍。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与宁波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运输量在国内港口中的地位不相称,与宁波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不相称。

图1 宁波口岸进口贸易情况

口岸进口商品结构单一,主要以原油铁矿砂、液化品、塑料等大宗能矿、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主,消费类商品进口较少。数据显示,口岸进口商品集中度较高,2008年进口超过10亿美元的7种商品(即原油、液化品、铁矿砂、液晶显示板、塑料原料、废金属、成品油)均为用于生产的原材料类商品,进口额合计457.65亿美元,占口岸进口总额的81.04%,其中仅原油一项商品就占口岸进口总额的49.69%。

宁波口岸进口以一般贸易为主,近5年来,口岸一般贸易进口比重在80%左右,略有下降趋势,加工贸易进口比重在20%以下,呈小幅上升趋势(详见图2)。与江苏、广东等加工贸易比重较高的地区相比,宁波及浙江这样一个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口岸腹地,以及口岸周边较为密集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特殊监管区域,加工贸易保税政策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图2 宁波口岸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情况图

与宁波港口快速发展相比,港口与城区联动发展不协调,特别是港后集疏运交通网络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基础设施不全,城市配套服务功能不完善,主要有:一是港后集疏运网络建设缓慢,与港口快速发展不适应;二是集装箱堆场分散,难以形成资源有效利用,北仑规划建设的计划性与港后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无序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三是港口增值服务功能相对滞后。就口岸进出口总额、港口吞吐能力、航线、航班等指标而言,宁波港国际化水平已经较高,航运能力已跻身世界大港之列,但航运企业实力、服务层次、增值能力与国际先进城市相比存在较大不足,国外航运公司和外资金融机构进驻数较少,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水平不高,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落后,集装箱货物量、值较低。这些因素致使宁波口岸未能形成像张家港一样的货物吸聚力,从而也制约了口岸进口商品集散市场的形成。

2008年,口岸进口超过1亿美元的12大类(按HS编码)商品占进口总额的99.65%,这12大类商品同样也居于全国进口前12位,合计占全国进口总额的96.34%。从口岸进口值占全国的比重看,仅有3类商品(矿产品、化工品、塑料橡胶及制品)高于平均比重(见下表)。由于口岸进口初级产品的特征比较明显,在进口商品结构上与全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在一些制成品、消费品进口方面,如机电设备、纺织品、车辆、珠宝、食品等,口岸进口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这为口岸扩大进口提供了方向、目标。

表1 2008年宁波口岸与全国进口商品比较(单位:万美元)

续表

在口岸进口商品中,宁波属地企业进口额约占四分之一,而属地企业在全国其他口岸的进口额也约占属地企业全部进口额的四分之一。2008年,宁波企业总计进口201.38亿美元,其中在本口岸进口153.65亿元,在外口岸进口47.73亿元。从商品结构看(按HS编码),宁波属地企业在外口岸进口超过1亿美元的有10类商品,合计46.09亿美元,占96.56%。其中,在外口岸进口超过本口岸的主要商品有铁矿、镍矿、铭矿等矿砂,棕榈油,原木、板材,鱼粉、油渣等饲料汽车整车等,这些商品都是本口岸扩大进口的潜力所在。这还不包括有相当数量的进口商品以内贸形式从其他口岸转到宁波本地进行消费或用于生产,如汽车、红酒等。因此,着眼作为口岸腹地的浙江及周边省份,宁波口岸扩大进口有着较好的主体基础。

由于宁波及省内周边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居民消费水平较高。宁波市2008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38亿元,同比增长19.6%,增幅比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且增幅呈现逐月加快态势,受下半年宏观经济下滑影响并不明显。从消费需求看,在基本生活类消费仍保持较高增幅的同时,个人发展、享受型消费品市场高度活跃,全年珠宝类销售额增长38.7%,服装类增长23.1%,化妆品类增长14.7%,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40.5亿元,增长1.7%。从浙江省2008年上半年数据看,全省各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均超过18%,保持了较高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和高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将会带来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商品结构的升级,使一些高档汽车和高技术消费品以及相关的新产品较快成为消费热点和重点。同时也将带动此类商品的进口需求,为口岸扩大进口提供了强劲的需求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港口、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型产业集群,临港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石化、能源、造纸、钢铁、电力、修造船等支柱产业,其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已经超过四分之一。镇海炼化、宁波钢铁、台塑台化项目、宝新不锈钢等“百亿工程”规模大、效益高,蕴涵的经济影响力正逐渐辐射造就出一批新的大项目、大产业,也打造了宁波港口的经济黄金海岸线。根据《宁波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形成3000万吨/年的炼油能力,220万吨/年的乙烯生产能力、1600万千瓦/年的发电能力、54亿方/年的天然气产量、600万吨的钢铁生产规模、300万吨以上的造纸生产能力、载重200万吨/年的修造船能力,以及5000万吨/年的原油转输运能力。宁波临港大工业的发展壮大,为口岸进口贸易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宁波港以宁波市为依托,覆盖浙江全省及周边省份,是长三角经济圈南翼的重要港口之一。随着国家“中提升”战略的实施,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宁波港的腹地经济圈不断扩大,覆盖省份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近年来,随着港口建设步伐的加快,宁波港加强了与上海港等周边大港、沿海喂给港的对接与合作,港口资源进一步整合和拓展,港口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宁波港有能力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口岸建设。充分发挥支线港口岸服务能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港口文化和港务实力,增强口岸分流替代力,形成良性竞争。

近一段时期来,国务院正大手笔地对沿海地区的开发开放进行全面部署,密集地出台了天津滨海新区、江苏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规划,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大沿海板块,再次被重新部署。因此,宁波口岸要准确把握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加强总体规划与引导,在巩固现有商品进口的同时,调整并逐步提高其他符合口岸实际的特色商品的进口比例,优化口岸进口贸易结构,构建能够发挥口岸特色优势的进口商品结构体系。(www.daowen.com)

今年的浙江省投资贸易洽谈会召开期间,上海石油交易所(SPEX)宁波交易中心挂牌成立,是SPEX尝试利用保税区“境内关外”运作机制进一步对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SPEX将紧依北仑港,石化贸易企业集群发展,及周边地区拥有的相当规模的交割库和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开发石油化工新交易品种和适应国际贸易需要的中远期外盘交易标准合同,通过宁波保税区在进一步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的同时做大交易规模、形成竞争优势。因此,宁波可以借助港口优势,巩固并进一步强化宁波港口作为国内主要的原油、铁矿、液化品中转储存基地和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等散杂货中转和储存基地的区位优势,发挥“宁波—舟山”港规模效应,进一步拓宽港口辐射范围,服务临港大工业建设,搭建原油、铁矿砂等大宗资源交易平台,保持并不断扩大原油、铁矿砂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量,促进港口服务领域向生产功能、贸易功能、高端服务功能转化,不断强化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的核心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快速发展,从一个经济规模相当小的城市到跻身于全国实力比较领先的行列,靠的是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敢于白手起家的农民创办的乡镇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由于投资经营主体的原因,宁波形成了具有较为明显特色的诸如轻工、纺织、机电、医药、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这些传统行业对塑料、液体化工品等原材料的巨大需求,拉动了宁波口岸塑料、液化品等适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原材料的进口,使宁波口岸成为国内较具影响的塑料、液化品进口口岸,如余姚中国塑料城、镇海的液化品进口集散地等已在全国享有盛名。近几年来,宁波传统产业正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改造升级完成后的传统产业将会焕发青春,实现更快的发展,同时也将带动更大的原材料进口需求。因此,要在当前国际重工业、化工业向我国转移的这一高峰时期,把握住发展临港产业的重要机遇,根据临港工业发展对资源性、原料性产品需求刚性大的特点,利用国内外市场存在的资源差、价格差和技术差,大力发展塑料、液化品等进口贸易,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助力,缓解我市能源、资源瓶颈制约,实现经济功能区向发挥外向型经济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转变。

一是将港口建设、海运物流与临港工业密切联系起来,利用优良的港口资源,积极发展造船工业、海运物流,积极服务临港工业发展。

二是扩大临港工业的辐射范围,促进腹地经济,形成更大的产业群体,引发更大的需求,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是鼓励创新和引进。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加强对技术创新的组织引导,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是宁波临港工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只有技术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环境容量不够以及安全等一系列的难题,确保宁波临港工业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之路。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资源能源消耗少、增加值率高等特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反映。过去宁波成功实现轻工业为主向“轻重”并举的结构转型,面对新世纪新环境的新要求,全市更加意识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紧迫性,通过走富有特色的新兴工业化道路,加快促进了工业结构实现从“轻重”并举向“优新”并重的提升发展。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7〕79号)指出,我市装备制造业仍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化程度低、重大技术装备成套能力弱、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当前是我市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举措,也是克服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制约,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为推进重大装备、高新技术设备进口,当前要进一步扩大国民经济发展急需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的进口,通过扩大进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引导企业更多地进口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及商品,并加大对企业进口业务的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量进口设备,尤其是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制造技术和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等进口。同时以科技创新发展为目标,不断创新进口贸易交易模式,积极搭建进口贸易展销平台,提升进口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贡献度,不断优化并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

要着力把握我市及周边区域市场对高档消费品需求快速增长的这一发展趋势,加强对汽车、红酒、珠宝、手表等重点进口消费品的开拓性发展,使宁波成为若干重点消费品的主要进口口岸和进口分拨地。

一是积极争取在宁波口岸开展汽车整车进口业务。根据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家为有效打击汽车走私等犯罪行为,指定大连新港、天津新港、上海港、黄埔港四个沿海港口和满洲里深圳(皇岗)两个陆路口岸,以及新疆阿拉山口口岸(进口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自用、原产地为独联体国家的汽车整车)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走私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口岸环境大为改善。从宁波口岸情况来看:首先,作为口岸主要腹地的浙江省有着较大的进口汽车消费需求,2007-2008年浙江省的进口汽车已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每年上牌在2.5万辆左右,约占全国进口汽车总垃15%;其次,宁波港用于滚装业务的北仑山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将于7月份投入试生产,口岸开展汽车进出口物流业的发展时机已经成熟。宁波口岸成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将不仅有利于减少省内及周边进口汽车贸易的物流成本,还有利于宁波港拓展物流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充分发挥宁波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目前,国务院已确定由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负责对《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进行修订,发改委掌握着扩大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的决定权。因此,建议由宁波市政府或浙江省政府尽快正式向国家发改委提出将宁波口岸列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的申请,并抓住《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修订的契机,协调多方力量广泛呼吁。

二是加快保税区葡萄酒市场建设。宁波口岸是浙江省葡萄酒进口的主要口岸,近几年进口葡萄酒增长迅猛。2006,2007年分别进口葡萄酒676.86千升、1828.66千升,分别比上年增长63.9%、170.2%,但占全国进口的比例较小,2006年仅为0.59%,2007年也仅为1%左右,这与浙江省的进口葡萄酒消费数量相比不相匹配。浙江省内大部分葡萄酒进口企业都选择从上海口岸进口。据了解,2008年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海关仅洋酒和葡萄酒贡献的税收就达到了150亿元,税收潜力较大。目前,宁波保税区管委会正在推动建设进口葡萄酒专业市场,开展进口葡萄酒的保税仓储、保税展示和进口分销业务。根据调研,目前制约保税区葡萄酒进口的主要因素在国检有关通关环节:一是样品检测时间较长。国检部门对外承诺的检测时间为15天,实际检测一般需要20天以上;二是国检部门提出在保税区建立专门的进口葡萄酒检测技术中心,需要保税区管委会投资500万元;三是中文标签审核的问题,目前在国检所有检验不合格的项目中,中文标签不合格占了近六成,成为影响进口葡萄酒能否按时通关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建议由保税区管委会向市政府作专题汇报,由市政府出面组织召开口岸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议,尽快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尽早打开口岸葡萄酒市场,扩大口岸葡萄酒进口,使宁波口岸成为葡萄酒进口的特色口岸。

一是挖掘特殊监管区域优势,扩大区域辐射范围。宁波除了拥有浙江省内唯一的保税区和唯一的保税港区外,还有两个出口加工区,一个物流园区,一个物流中心,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密集程度在省内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随着宁波一舟山港的开发建设以及杭州湾跨海大桥、甬台温铁路的建成,省内交通网络的日趋完善,这些特殊监管区域辐射腹地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其毗邻港口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些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建设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进口商品展示、交易、集散及信息平台,扩大辐射范围,为浙江省、华东乃至更大范围的经济发展服务。如,可以发挥保税区、梅山保税港区政策优势,建设精加工机械医疗器械等进口商品集散地和交易平台,以提升我市的城市产业层次。

二是充分发挥仓储功能,推进特色商品市场建设。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跌幅较大。应当充分发挥特殊监管区域的保税仓储功能,积极引导和支持国内企业以在国际市场价格较低时,大量进口大宗原材料类商品存放于特殊监管区域。宁波及周边的杭州、温州、台州、绍兴等地经济较为发达,其消费能力在全国也是领先的,进口高档消费品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由于,高档消费品进口综合税率相对较高,因此要充分利用特殊监管区域保税仓储功能缓税,推进高档消费品等特色商品市场建设。

三是充分发挥仓储转口功能,推进转口贸易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原料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部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所下降。国内部分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拥有客户资源,但由于国内产品价格高,于是从其他国家采购商品,再销售给客户。出于商业目的考虑,此类产品往往需要重新更换包装。因此,应当充分发挥特殊监管区域仓储转口功能,推动转口贸易的发展。

(作者单位:宁波海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