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及原则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会引起各项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由于企业的经营业务错综复杂,即使涉及同一种会计要素,也往往具有不同性质和内容。为了实现会计的基本职能,要从数量上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不但需要取得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总括数字,而且要取得一系列更加具体的分类和数量指标。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1-12所示。
图1-12 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及原则
2.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会计要素的角度分类:从会计要素出发,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利润五大类。
①资产类科目。
流动资产类的科目。这类科目的特点是资产的变现周期在一年以内或不超过一个营业周期,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等科目。
非流动资产类的科目。这类科目的特点是变现周期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例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
②负债类科目。
流动负债类科目。这类科目的特点是负债的偿还期在一年以内,例如“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账款”等科目。
非流动负债科目。这类科目的特点是负债的偿还期限超过一年以上,例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科目。
③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投入资本类科目。例如“实收资本”科目。
非经营因素形成的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例如“资本公积”。
经营因素形成的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例如“盈余公积”等科目。
④成本类科目。这类科目的特点是所发生的费用要记入产品成本。
直接记入产品成本类科目。例如“生产成本”科目。
分配记入产品成本类科目。例如“制造费用”科目。
⑤利润类科目。这类科目的特点是其项目均是形成利润的要素。
反映收益类科目。例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
反映费用类科目。例如“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
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六种分类见表1-6。
表1-6 会计科目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2)按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可分为总分类会计科目和明细分类会计科目两大类。
①总分类会计科目。也称为总账科目、一级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例如“原材料”“应付账款”等科目,一般由会计制度统一规定。
②明细分类会计科目。也称为明细科目、细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的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例如“原材料”科目按原材料的种类、规格、品种等设明细科目,反映各种原材料的具体构成情况;“应付账款”按债权人名称或姓名设明细科目,反映应付账款的具体对象。明细分类科目的设置,除了要符合会计制度的统一规定外,一般根据需要由各单位自行规定,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科目,可以在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下面以“原材料”和“应付账款”为例说明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的设置,见表1-7、表1-8。
表1-7 “原材料”总分类和明细分类科目(www.daowen.com)
表1-8 “应付账款”总分类和明细分类科目
3.会计科目运用举例(见表1-9)
表1-9 会计科目运用举例
1.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设置账户是会计的又一核算方法。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是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虽然会计科目已经对会计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但是还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因为会计科目只是分类的名称,而没有一定的格式,所以为了全面、 序时、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还必须设置账户。账户能使原始数据转换为初始会计信息,通过账户可以对大量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在设置上要服从于会计报表反映会计信息的要求。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如图1-13所示。
图1-13 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
2.账户的分类
由于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因此账户的分类也有两种,如图1-14所示。
图1-14 账户的分类
3.账户的结构
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必须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由于经济业务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动,从数量上看不外是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因此,账户的结构也相应地分为两个基本部分,用以分别记录各会计要素的增加和减少额。账户的基本结构通常划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每方再根据实际需要分为若干栏,用于登记有关数据资料。账户的一般设计格式应包括下列内容,如图1-15所示。
图1-15 账户的内容
账户的基本格式,见表1-10。
表1-10 账户的基本格式
上列账户借方、贷方两方的金额栏,一个记录增加额,另一个记录减少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叫做账户余额。余额按其表现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因此,通过账户记录的金额可产生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额和本期减少额四个金额要素。
本期增加额是指一定时期内账户所登记的增加金额的合计,也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额是指一定时期内账户所登记的减少金额的合计,也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发生额属于动态指标,它反映有关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在没有期初余额的情况下,本期增加额与本期减少额相减后的差额就是期末余额。本期的期末余额转入下期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额。余额属于静态指标,它反映有关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动结果。上述账户四个金额要素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为了简化起见,账户的格式通常用“T”字账户表示,见表1-11。
表1-11
账户的左右两方是按相反方向来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的,如果规定在左方记录增加额,则在右方记录减少额;反之如果规定在右方记录增加额,则在左方记录减少额。至于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则取决于该账户的性质。
4.账户运用举例
【例】从银行提取现金300元。该项业务会计科目设置,见表1-12、表1-13。
表1-12
表1-13
【例】购买材料7 000元,料款尚未支付。该项业务会计科目设置,见表1-14、表1-15。
表1-14
表1-15
【例】某投资者投入设备1台,价值300 000元。该项业务会计科目设置,见表1-16、表1-17。
表1-16
表1-17
【例】某企业销售一批产品价值4 000元,货款尚未收到。该项业务会计科目设置,见表1-18、表1-19。
表1-18
表1-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