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知识生产是指区域范围内部的新知识的产生应用过程,区域知识生产是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的起点和核心。
只有新知识的不断生产才能有效地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点就是基于新知识、新技术的研发。在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中,首先需要有以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研究部门为主体代表的主体进行研发活动。研发所产生的这些新知识、新技术是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的活力源。其次,需要由专业的中介机构或者政府部门来搭建各类平台,充分利用天使基金、风险投资、企业投资等各种投融资渠道,促进知识成果的迅速产业化,推动知识成果的转化。最后,通过市场反馈,区域知识成果的扩散和流动,使得区域新一轮的更高层次的知识研发加速开展,为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注入新的知识要素和创新要素。因此,在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内,各个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区域网络体系,其中核心就是区域知识生产。
区域知识生产对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知识生产呈现以下的特点:
(一)区域知识生产的主体主要包括区域内部的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和企业研究部门
其一,高校作为人才的重要集散地和科学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是新知识、新技术产生的关键因素。以美国的硅谷为例,斯坦福大学是硅谷的摇篮和心脏。它为硅谷的形成提供了大量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并且鼓励本校的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将高新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形态。
其二,科研院所集聚了众多的优秀科研人才,人才通过活动开展知识的研发、创新是知识产业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中关村为例,园区内聚集了以中科院研究院所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机构两百多家,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比重超过40%,科技人员共计38万人,其中直接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科技产业人员达15万人。截至2017年,中关村地区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188人,占北京地区80%,占全国20%;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共589人,占北京市66.1%;遴选中关村“高聚工程”292人。其中包括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费尔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艾尔伯·费尔等世界顶尖人才。这些研发机构为中关村知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持。(www.daowen.com)
其三,企业作为知识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新知识、新技术产生的重要源泉。首先,企业内部长期以来培养和吸收了大批的技术和科研人员。其次,企业在自身的生产销售、经营管理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随之通过内部研发机构来寻求解决方法,这个过程就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过程,其间伴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第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生存和发展,创新是必要的条件。根据2017年10月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调研每年一度的调研报告显示,全球1000大研发公司的研发支出将达到7020亿美元,同比增长3.2%。由此可见,企业已经成为区域知识生产、科技研发的重要力量。企业的研发行为是区域知识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知识生产与区域产业群集聚密切关联,呈现较强的根植性
区域内部围绕主导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知识生产有重大影响。其中,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由于大企业的资源优势显著,较容易形成以大企业生产为核心、上下游企业联动的知识研发体系。而中小企业形成的区域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柔性生产的特点,其机器设备、劳动力都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外包依赖也比较强烈,具有动态开放性的特点。因此,中小企业集群为主的产业区域,其创新活动与学习过程由区域内部的产业服务中心或技术中心的技术基础设施予以维持。
(三)区域知识生产呈现不确定性
知识生产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期间投入的无论是智力、资金、技术,还是相应的管理、组织等等都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是无法进行完全的统计和估算的,因此知识生产的投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从知识产品的转化过程来看,由于知识产品是新产品,其市场效果也是不确定的,是否能被市场认可和接受,也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素。因此,知识生产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知识产业是高风险、高投入、高附加值的行业,一旦知识产品成功研发并推向市场,就能取得很大的创新收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