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张江园区跨界自动化引领新时期

张江园区跨界自动化引领新时期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张江高科技园区核心园被纳入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范围。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作为园区传统的主导产业,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2015年,更是抓住“双自联动”新机遇,产业质量整体得到了提升。张江园区把原有人才政策与“双自联动”区域实行的“人才五条”进行有效衔接,体现政策创新优势,并依托高校、研发机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建立创新创业基地,提升了园区的人才集聚效应。

张江园区跨界自动化引领新时期

2015年,张江科技园区核心园(以下简称“张江园区”)被纳入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范围。作为贯彻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基地,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度联动,提升园区的创新力,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有力举措。

“双自联动”叠加优势,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联动,更重要的是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与张江园区科技创新主体的紧密结合,为张江园区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带来机遇。2015年,张江园区在产业经济、企业创新、人才高地、服务平台等重点领域联动效应初显。

一是园区总体经济增长态势良好。

至2015年底,园区在地企业数超3000家,实现营业收入3464.19亿元,增长10.9%。其中,第三产业实现营收2268.86亿元,增长10.5%,三产占比达65.5%。园区亿元以上企业营收占总量92.5%。以惠普为首的百亿级企业4家,实现营收569亿元;以罗氏制药为首的十亿级企业59家,实现营收1671亿元;以前锦网络为首的亿元级企业289家,实现营收96亿元。

从外资、工业、投资、财政等主要指标数据看,新区在创新中复苏发展,园区则抓住“双自联动”机遇,加快产业发展,年内引进内外资新项目1977个,为2014年的1.8倍;吸引合同外资32.30亿美元,增长2.1倍;实到外资10.97亿美元,增长61.3%;内资注册资本223.63亿元,增长3倍。园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新区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48.82亿元,增长13.2%(新区增长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0.19亿元,增长21.9%(新区增长0.4%);税收总额195.96亿元,增长15.4%(新区增长9%)。

二是主导产业质量不断升级。

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作为园区传统的主导产业,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2015年,更是抓住“双自联动”新机遇,产业质量整体得到了提升。

首先,园区生物医药产业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484.70亿元,增长15.6%,已形成从新药探索、药物筛选、药理评估、临床研究、中试放大、注册认证到量产上市的完整产业链。跨国公司加大研发创新的步伐,罗氏制药扩容启动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勃林格殷格翰牵手再鼎医药投资CMO生产线,助力研发企业实现产业化。传统制药领域的绿谷制药、第一三共,在传统制药领域之外,开启研发转型尝试,企业纷纷表示,对前景看好。自主创新型企业研发硕果累累,2015年生物医药科研项目开发数6196个,君实生物自主研发中国首个获批临床的PD-1单抗产品,盟科医药自主发明的创新药物MRX-I已成功完成二期临床试验,健能隆医药首创新药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启动临床研究,和记黄埔、嘉和生物等均在研发药物研发上有所突破。张江药谷已成为浦东甚至全市研发创新的品牌。

其次,园区集成电路产业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449.92亿元,增长13%,以展讯通讯、中芯国际、华虹宏力三驾马车为首,与之配套的上下游设计、封装、测试各环节企业,共同携手形成完整产业链,占上海市的半壁江山。龙头企业效益和创新两翼齐飞,作为展讯中高端智能手机单芯片解决方案,SC9860具备高效移动运算性能,支持顶级多媒体配置,将为全球手机消费者带来极致的用户体验;中芯国际加大研发投入,开启28纳米新纪元,2016年保持20%销售额的增长态势。随着园区开展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监管试点,集成电路产业将持续快速发展。

三是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www.daowen.com)

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决定园区创新能力的板凳深度。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2015年,张江园区在原有国资孵化器为主的模式下,积极引进国内外其他优质创新创业孵化器,园区孵化器由22家迅速增加至50家,孵化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Xnode、Plug & Play、Rehoboth、亚马逊创梦天地、贝壳社、苏河汇等近20家相继落户,并筹建各类创新中心,依托“互联网+”手段,提升园区创业服务能级,为创业企业提供孵化、培训等综合创业服务。

在科技创新日益活跃氛围下,中小企业蓄势待发,2015年,园区中小企业完成科研项目开发数7427个,全年完成项目数3732个;当年专利申请量为335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48件,当年发明专利授权数1110件;企业研发领域的技术程度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共计631家(其中国际领先129家,国内领先502家),占园区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企业总数的83.1%。很多创新已经慢慢从大公司为主导转移到了中小型企业,部分领域的创新技术突破或将由中小型企业引领。

四是人才高地建设不断推进。

人才是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的根基。张江园区把原有人才政策与“双自联动”区域实行的“人才五条”进行有效衔接,体现政策创新优势,并依托高校、研发机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建立创新创业基地,提升了园区的人才集聚效应。

截至2015年底,园区从业人员27万人,增长11.1%,比2014年增速高7.5个百分点。人才资源率(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从业人员)达到77%。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6.6万人,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 & D)人员5.38万人,占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达81.5%,比上年猛增7.2个百分点。

专家及创新人才方面,截至2015年底,园区有国家级专家244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省市级专家105人,区县级专家26人。拥有中央“千人计划”人才109人,上海市“千人计划”人才107人,浦东“百人计划”人才23人,总人数比2014年增加25人。

五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

公共服务平台是企业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载体。园区借《浦东新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试行)》,加大对公共服务平台的扶持和认定,不断引导园区各类平台扩大服务面、提升服务功能,积极推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委托第三方开展健全张江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方案研究,支持绿谷集团研究院生物制药共性技术服务等8家平台建设,对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108家平台使用方,给予奖励和补助。

截至2015年底,园区经认定的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达7.6万家,累计服务次数22.3万次,实现服务收入30.85亿元,公共服务平台能级从2008年的5.931增至2015年的7.367,反映平台较好地服务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有助力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创新的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生物医药产品中试孵化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有服务张江园区企业、占服务总量80%以上的药物结构和成分分析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生物医药特种合成工艺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有服务范围涉足国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家公司的同位素药物代谢研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新药安全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还有屡次获得各种奖项的中药标准化平台,由于其优质服务,获得“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最具发展潜力服务机构”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