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浦东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现状

浦东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现状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上来看,浦东产学研合作具有覆盖面广、目的性强的特点,主要以短期项目合作为主,缺少长期战略性合作。在这新形势下,浦东作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域,产学研结合的平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快速推进。

浦东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现状

浦东作为上海郊区,原有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较之浦西中心城区明显先天不足,但开发开放以来,浦东在推动经济发展进程中,注重充分利用全市的科研和创新资源优势,同时加快创新资源要素集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推动区域产学研结合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创新经济发展。

(一)产学研合作向纵深推进

一是产学研结合模式呈现多样化。以往短平快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正在逐年减少,多广深的产学研协同合作模式逐渐兴起。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方式,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出现了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合作模式,并产生了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大学主导、科研院所主导等合作类型,总体呈现出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合作新格局。

二是企业合作创新广泛开展。

首先,产学研合作以项目合作创新为主。

调查显示,新区开展创新合作的企业中,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比重较高,达42.1%,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的医药、设备、汽车以及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中的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及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从创新合作形式来看,绝大多数企业选择项目合作创新模式,占比达75.2%。另外,有22.5%的企业选择聘请研发机构人员到企业兼职。而基地合作创新模式占比较低,仅有19.5%的企业选择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在企业共同建立研发机构、8%的企业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中设立研发机构。总体上来看,浦东产学研合作具有覆盖面广、目的性强的特点,主要以短期项目合作为主,缺少长期战略性合作。

其次,企业纵向合作活跃。

调查显示,2016年,根据浦东新区受访企业中,共有833家开展了创新合作,占有创新活动企业总数的42.5%。在创新活动较为活跃的行业中,企业更乐于开展创新合作,利用外部创新资源,以降低创新成本,分散创新风险,缩短创新周期,提升创新效率。据调查,在主要创新合作对象的选择上,客户和消费者以及设备、原材料、组件或软件供应商分居前两位,占比分别达到38.3%和29.1%。其后为高等院校,占比为27%。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竞争对手或同行业其他企业,占比较为接近,均在15%左右。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纵向合作创新,能够在帮助企业快速获取与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的同时,更准确地契合市场与客户需求,提升产业链效率。

三是产学研合作创新要素不断集聚。近年来,浦东多个重大科技项目落地,科技企业、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类产业基金在浦东纷纷设立,大批专业人才涌入,浦东创新资源优势做实做强。如张江在推进建设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过程中,已先后布局建成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等一批国际领先的大科学设施,并积极谋划国家实验室建设、李政道研究所建设,引入国内外一流大学在张江设立分校。(www.daowen.com)

(二)产学研结合的平台服务体系不断优化

近年来,上海若干创新功能型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支撑平台。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一批开放协同的创新功能型平台相继组建,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组织体制和管理体制,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等新一批创新功能型平台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正在集聚全市层面的综合性科技资源,积极打造汇聚国际国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资源的平台。

在这新形势下,浦东作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域,产学研结合的平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快速推进。截至2018年,浦东已建成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工程中心7个,市级工程中心56个。已建成57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占全市比重为27.67%,主要聚焦在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软件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建成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服务功能型平台、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上海市工业互联网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等4家市首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占全市比重1/4。

与此同时,一批面向市场运作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快速崛起,成为产学研结合的新型纽带,浦东已经发展成为上海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最为集中区域,主要分为平台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平台兼专业型中介服务机构3类,不同类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根据自身业务形成不同的盈利模式,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和快速发展为区域产学研结合提供了纽带和桥梁

(三)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化倾向日渐凸显

近年来,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中,浦东不断利用自贸试验区的开放创新的制度优势,不断把产学研合作推向国际化,积极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来推动区域产学研合作水平。

如浦东孵化器在国际化方面已有一定的探索,基本形成了“走出去”“引进来”以及“离岸孵化”三种模式。“走出去”是在国外设立基地,通过实体孵化或者投资孵化等形式,直接对接国际项目资源。太库孵化器已在5个国家、10个境外创新活跃的城市,建设了孵化器和加速器,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已孵化企业167个,总估值达190亿。太库在浦东的孵化基地,半年内已有16家企业和17个项目入驻,其中,15个企业或项目获得融资,累计金额9650万元,获得融资的比例将近50%。“引进来”是引进国外孵化器的先进理念,或是通过合作将国外孵化器的一些项目资源或者人力资源引进国内。爱知文化在2015年举办了首届中韩互联网+创客大会,引进众多韩国优质创业项目在浦东进行路演,最终中方项目获得超1亿元的意向投资,而韩方项目也获得超5000万元的意向投资。在2015年浦江论坛上签约成立的“中以创新中心”,也顺利开张迎客。“离岸孵化”主要依托目前自贸区的政策和先行先试的优势,探索自贸区内如何进一步提高境外资本投资的便利化运作程度,利用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平台,尝试利用自贸区“境内关外”的优势,吸引国内外创业团队充分利用海外创新创业资源的溢出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