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条件

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条件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方面,作为区域资源配置中的绝对主体,市场通过相关机制反馈经济与社会的创新需求及投资意向,不断驱动区域创新要素及组织的优化组合,积极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创新“供给”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相衔接。

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条件

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个有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对于其形成条件,可以在借鉴以往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为了更全面地对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本文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进行研究。系统来看,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是宏观层面的经济社会环境,中观层面的区域开放式生产体系和微观层面的学习型企业三个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维度的缺失和不正常都将最终影响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

(一)宏观经济社会环境

宏观的环境因素为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提供适宜的外部成长环境,它主要包括全球化市场、产学研结合和政府政策等外部条件。

1.全球化市场

全球化市场是促成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核心条件,有时甚至是最重要的条件,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绝不能仅仅把它理解为推动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外在的、辅助性的条件。

首先,全球化市场能够有效增加区域知识资源存量。全球化可以优化改善学习环境,丰富区域创新主体学习的机会。通过对外建立联系网络、开展交流与合作,区域能够补充新知识资源的输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合作,区域外来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与区域之间可以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互动与融合。跨国公司通过合作渠道在生产技术、产品销售、人员培训和管理理念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外溢,给区域内的企业提供了开展学习的机会,这些企业在合作的潜移默化中,可以通过模仿创新或进行增量创新,去收集新的知识信息和知识资源,并通过消化吸收内化为内部的知识资源,而这些新的知识资源又可以通过区域内的共享机制转化和扩散至其他主体,从而增加了区域的知识存量。

其次,全球化市场能够有效拓展学习网络渠道。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增加了各个子市场之间的优势互补,区域在一体化的进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被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构建形成一个全球经济网络。在这一经济网络中,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区域的企业、供应商、客户互动增加,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各创新主体也正是通过这些联系网络不断构建和拓展学习渠道,不断扩散转移和吸收新的知识和信息,并且不断内化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来提高自身专业化技术和知识准备,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以及在全球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2.区域产学研结合

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以人力资本、高科技等为代表的知识资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知识经济中,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和技术的重要载体和创新主体,和从事知识研究和创新的学校及科研机构一起成为影响和推动区域发展中重要的知识资产,全球来看,新型产业区尤其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日益出现向大学教育机构、研究机构靠近的发展,产学研结合成为当前新型产业区发展和区域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产业和大学及科研院所的结合是互惠共赢的结合,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区域创新活力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大学和科研院所不仅能够为产业提供了数量稳定的高级研发和管理人才以及熟练的产业工人,还能供应大量的创新成果,人力资源供给上的便利大大降低了企业自身的培训成本,创新成果的保障供应又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获得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另一方面,对大学和科研机构来说,大量相关产业的进入为大学和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资金等方面的有力支撑。因此,大学和科研院所与具体产业之间建立的紧密的双向互动合作关系,已经成为新型产业区发展和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正是这种动态竞争优势的作用使现代产业日益向高级要素区集聚,从而形成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

3.政府的创新治理

一般而言,一个区域的创新体系发展往往要经过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与后成熟阶段。开放式创新体系也不例外,对于不同形式、不同发展阶段的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而言,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与经验,但其发展演进过程中往往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体现为政府目标和市场需求两种力量博弈的结果。政府通过各种宏观政策的供应为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和演进构建治理机制,更好的发挥政府在其中的调控作用。一方面,作为区域创新治理的主体,政府为了缓解区域出现的“系统失灵”,采用制定战略、出台政策、实施计划等调控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区域内创新组织、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基础设施等,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来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最优化,同时,为调节“市场失灵”,政府还不断通过相关制度创新来不断优化创新活动的组织范式,激发区域创新活力,以达成政府的创新目标,推动区域创新体系趋向健全和完善。另一方面,作为区域资源配置中的绝对主体,市场通过相关机制反馈经济与社会的创新需求及投资意向,不断驱动区域创新要素及组织的优化组合,积极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创新“供给”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相衔接。正是政府与市场这两种力量共同博弈、共同作用构成的合力,推动着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和演进。(www.daowen.com)

(二)区域开放式生产体系

企业依据生产技术要素和经济联系组合为产业部门,不同的产业部门就构成了区域生产体系。

开放式区域生产体系中,企业是最重要的知识资源生产基地。B.J.Loasby(2000)认为,分工和演化是企业创造知识资源的两种主要方式,分工意味着企业仅仅能够成为区域知识体系中的某一部分,而演化则意味着企业能够产生创造新的知识资源和适应不断更新的外部环境。作为组织的企业,本身或多或少是一个知识生产的自组织系统,在其运行进程中,企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选择适合的技能来不断产生和加工各种产品,从而实现知识创新。在企业的知识生产过程中,与其他企业相似的知识生产过程可以在共享的框架内实现,诸多的共享活动使得区域能呈现并最终生产更多样性的知识资源。

从区域生产体系来看,企业仅仅是区域知识生产体系中的一个要素,开放式区域框架体系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相似的企业业务都是在开放共享的框架内进行的。对企业来说,地理的临近对生产和知识实现转换发挥着重要作用。知识的同质性促进相同业务的企业和主体在地理空间上竞争,地理上越临近,竞争程度越激烈。但反过来,互补性的活动一般不可能在较远的距离得到,需要地理上的临近。因此,知识的异质性促进知识加快积聚,互补性程度越高,地理临近的趋势就越强烈。通过区域内不同企业间的开放互补活动,可以将区域内不同的知识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知识生产系统,以实现区域知识的创新和持续增长。

因此,作为一个知识生产与转移扩散贯穿的体系,开放式区域生产体系是一个多方共同交互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复杂而有机的关联网络使区域内不同的企业之间形成紧密而又有序的结构体系,不同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分工和协作构建形成开放式知识网络,网络内部的知识生产与转移是开放式区域生产体系持续演进发展的内在动力。P.Ronde,C.Hussle认为,在开放式学习型区域中,生产系统部门之间的互动合作紧密决定了地域生产创造、发展和扩散知识的能力,因而最终决定了区域创新能力。P.H.Andersen(2000)认为企业间知识传递与扩散的合作过程是一个吸收、整合和扩散的过程,企业间互动的学习动机来源于网络外部性所带来的收益递增,企业间的认知距离、对开放交互学习的认同、企业预期目标对企业间开展学习有重要影响。

(三)学习型企业

学习型企业是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中最基本的知识生产单元。虽然企业的生产要素既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的智力资源两方面,前者主要有土地、原材料、物质资产等,后者则包括人力资源、技术、信息等,但与传统企业不同,学习型企业将知识资源视为生产的最重要资源,摆在首位。

知识创造是学习型企业生产的核心。M.Turvani(2002)认为,企业的本质是阐释和加工知识信息,既而形成一个知识资源蓄水池。P.H.Andersen(2000)认为,知识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核心,现代企业不再是依赖于静态的技能或资源来获取市场利益,而是要依靠不断更新知识来维持激烈的竞争中的地位,因此,企业作为知识加工者的重要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企业学习不仅包括成员的个人学习、群体学习、组织学习,也包括跨越组织边界的对外学习。学习型企业就是一个复杂的认知系统,由许多“苦心经营的网络节点”所组成,这些网络节点又由许多成员内部的个人、团体、部门、结构和程序所组成。企业的知识体系不是组成公司的个人的各种知识的总和,也不是集体决策的结果,而是持续的相互作用、个体的交换、苦心经营的部门、个人预期、共享的标准、程序和组织机制的结果。[1]因此,企业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习型企业表现为一种动力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特定的目标、信息资源和组织结构,时刻保持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因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当外部环境对企业生产输出的商品品质、价格和技术性能等方面提出不同要求时,学习型企业就会随之对内部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企业通过变革和整合输入资源的组成结构,特别是变革技术和调整信息资源,继而改进生产工艺或引入新的生产流程。学习型企业正是通过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来持续创造新的知识,从而提供高质量的富有差异性的产品,这种开放式整合方式使得企业行为和绩效得到改善,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和控制能力也逐步不断增强,从而拥有较高的市场响应能力。在这种与市场响应交互的过程中,企业吸收信息资源、持续积累资源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也同步得到了持续的提高。

为了促进知识持续增长,学习型企业的知识生产必须具备以下基础和条件:一是学习目标清晰,来确保知识增长方向的正确性;二是学习主体具有自主性,这种学习的自主性能够不断点燃企业员工创造新知识的动机和意愿、也会使得员工的知识视野不断扩大和创造能力持续增强,从而丰富了创造新知识的机会;三是企业拥有富余知识资源可供利用,而且富余的知识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可获得具有普遍性;四是企业分工精细化,保证企业能够及时快速地响应外界环境的相应变化,从而提高生产程序本身对知识资源变化的适应程度;五是企业的激励系统是有效的,能够促进各成员交换、共享与创造知识的自主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