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的特征——开放的交互过程
有关创新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占主导地位的是线性创新理论,这一理论一直被视为管理创新过程以及创新政策制定的主要理论依据。该理论将技术创新过程视为是一种持续的线性过程,研究开发活动是初始环节,然后依次是设计、制造和营销等环节,最终以实现新技术的商品化为结束。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线性创新理论日益受到学者的诸多质疑,原因在于:
首先,线性创新理论过于强调创新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的重要性,将研究开发视为创新的始源。但在真正的创新实践中创新可以划分为原始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两大类,对于原始性创新来说,研究开发活动至关重要毋庸置疑,然而对于渐进性创新来说,更重要的是在实践环节中实施干中学,要不断通过技术的改进来提高技术的使用效率,对研究开发的依赖性远低于实践中经验的不断累积。
其次,线性创新理论过多强调创新源泉来源于组织内部,而忽视了外部知识对创新的积极效用。根据Pavit和Hipel的研究,创新源泉不仅来自企业内部,企业外部也同样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中,供应商、用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成为创新过程中的主导者。
第三,线性创新理论更多地把创新放在一个企业内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研究,而忽视了企业外部环境对创新过程的渗透和影响。然而随着知识更新步伐的加快,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要在所涉及的各个技术领域中紧紧跟上技术变革的前沿几乎是很难实现的,也就是说,企业创新会越来越依赖外部的资源和支撑,尤其是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没有正式配备研究开发专业人员和设备,其创新的主便是外部知识资源,创新成功与否也取决于企业与各种外部机构和组织之间的有效合作。
在对线性创新理论质疑的背景下,学者们开始从不同角度进一步拓展对创新的研究,链式创新或非线性创新研究应运而生。
Bienayme(l986)就创新相关概念作了区分:(1)产品创新;(2)基于要解决、或者消除生产上面临的技术难题而实施的创新,或者改善服务的创新;(3)旨在节约资源投入的创新(例如能源节约和自动化);(4)改善工作环境的创新。
非线性创新理论强调创新过程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强调创新的下游和上游阶段外部资源的导入和反馈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认为企业的创新应该突破企业组织的边界,内部和外部之间应该加强知识资源与创新相关的活动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就是在持续的交互和反馈中,不同的知识资源以新的方式加速结合,并催化出新的知识资源和创新。这就是所谓的“创新链环模式”(Kline & Rosenber,1986;OECD,l992;Malecki,l997)。
创新链模型研究主张把两种类型的交互紧密相结合。第一种类型的交互主要产生于企业内部的产品开发等创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之间产生互动及反馈。第二种类型的交互立足于企业与外部的互动与反馈,例如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研究机构甚至是同行间竞争者之间的横向互动。创新产生于企业与不同外部参与者的各种合作。可见,在这一模型中,研究者把技术创新更多的视为交互过程中不同的参与主体之间复杂的相互影响结果。因此,对于广大企业来说,其创新和各种技术进步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中所有相关参与者之间交互和反馈影响。
1998年,Asheim T.通过研究进一步比较了线性创新模式与非线性创新模式的不同特征(见表3-2)。
表3-2 线性与非线性创新模式的特征比较
资源来源:Asheim T.1998.,Interactive,Innovation system and SME Policy.Paper presented on the IGU Commission on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ial Space residential conference,Gothenburg,Sweden,August;转引自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以上研究表明,创新是一个开放式的、非线性的、反复的和互动的复杂过程。创新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根本突破的过程,而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产生基于过去对资源整合、事件推进和技术选择,有自身的路径依赖的范式。在这个意义上来看,开放式学习与生产过程本身、许多重要的产品工艺改进和企业创新过程是密不可分的。
(二)学习的本质—主体认识的能动反映
虽然知识、创新和经济增长不是研究的新领域和新问题,因为在以往的研究中就被学者关注已久,但是如果从学习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的话,就会这三者之间的关联度更为紧密和清晰。Lundvall(1994)提出了学习型经济,引起了学界对学习这一古老范畴的重新阐释,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学者重新关注学习是基于经济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的转换,世纪更替之际,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技术的变革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发展的本质已经逐步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知识密集型经济过度并转变,在这一新形势下,知识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要素,其重要性日益显现,而这一过程的转化实质上就是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是关于认识如何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发生认识论来看,皮亚杰(C J.Piaget,1970)认为,研究认识论有必要从生物学角度来考虑,生物的发展本质上来看就是个体组织活动和适应环境两种活动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生物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刺激要引起某一特定反应,主体及其有机体就必须有反应刺激的能力。”因而提出“刺激一反应”公式“S(A)R”,其中“A是刺激向某个反应格局的同化,而同化才是引起反应的根源”。[3]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也就是说个体原有的格局不断同化外来刺激,同时通过调节引起和推进原有格局变化和创新以适应外界环境。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建构因此而形成,“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联系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转化成为一个不那么初级结构。”[4]因此,认识产生于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不是认识的起源,业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到主体之上的客体同样也不是催生认识的根本,认识产生于不断地和有效地建构。
基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角度出发,本文以为,学习是学习主体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的一个动态过程。学习主体持续从外部环境收集获得信息、继而将信息内化为内部知识、构建自身适应并逐步改变环境行为的能力,其实质是一个外部信息如何向内部知识和自身行为能力转化的过程,无论个人、企业还是区域的学习都包含三个基本的过程,即收集信息过程、知识形成过程和知识扩散及能力构建过程。
(三)知识转化的实质—学习
知识概念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学者们对知识的本质内涵大多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出发来提出各种不同的定位和解释:如知识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人类劳动产品;知识是一种智力的状态;知识是一个可以选择性储存和处理的对象;知识是一个知道并同时行动的过程;知识是获取信息的条件;知识是一种储存于人头脑中、用来解释信息和转换信息的能力等。[5]关于知识的属性,学者们提出了知识具有积累性、延续性、扩散性、可替代性非排他性、边际效益递增和无形损耗性等特点。[6]也就是说,知识一旦被创造,多个主体可以同时拥有并重复使用知识。与经济活动中基于资源稀缺性为基础的边际效用递减不同,知识的报酬反而呈递增效应,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中更是普遍存在。
创新结合了两种类型的知识:其一,编码知识,是指从以往的经验中获得的显性知识;其二,非编码知识,即隐性知识。据波兰尼(Polanyi,l966)的说法,隐性知识指的是那些界定不明晰、没有进行编码、甚至那些拥有知识的人本身也不能完全表达清楚的知识成分。隐性知识因人而异,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具有相同经历的合作者共享。在大多数情况下,知识是处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极端之间的。知识创造是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一集成过程中需要建立复杂的传输机制,需要进行有效编码。
从上述研究可以得知,回馈关系是学习与知识整合的一个切入点,即学习和知识是交织在一个相互刺激、反馈和促进的过程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知识,但现有的知识又反过来影响到未来的学习过程的产生。有关知识和学习过程两者结合研究来看,其中Nonaka、Takeuchi(1995)的“知识螺旋”模型与Crossan等(1999)的4I组织学习模型较为经典,被人熟知。(www.daowen.com)
1.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
Nonaka、Takeuchi(1995)基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分类基础,提出了四种基本的知识转化或创造模式: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整合化(Combination)和内部化(Internalization),以及四种类型的知识:即感性知识(Sympathized Knowledge)、概念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运作知识(Operational Knowledge)和系统知识(Systemic Knowledge)。该模型认为知识的创造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是社会化过程,即个体隐性知识向共享隐性知识的转化。这是一个通过共享经历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这种共享的隐性知识还包括共享思维模式和隐性技能等。获取公共隐性知识的关键是“经历”,尤其是那些“共享经历”。举例说明,如学徒和师傅一起工作,并从中学习手工技能,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更多的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而不是通过语言来实现。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企业总的知识储量来说并没有增加。只不过是个体的隐性知识通过共享经历而逐步推动这些隐性知识进行“社会化”。
第二阶段是外部化过程,即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这是一种将隐性知识通过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地表达和外显的过程。这一阶段对知识创造整个过程来讲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隐性知识常常通过隐喻、类比、概念和语言表达传递等方式转化为显性知识。和社会化过程不同,经过外部化过程,企业总的知识储量有所增加,只不过这些显性知识还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化,还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有效整合。
第三阶段是整合化过程,是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有效整合。这是一个通过各种媒介、介质如文件、会议、电话会谈或电子交流,通过这些沟通协调的机制,将各种显性概念组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这种整合的目的是让所有显性知识能快速被成员所接受。在这一阶段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十分有效,对于增强组织内部显性知识的整合尤为重要。
第四阶段是内部化过程,是指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这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它与通常所讲的“干中学”的学习形式密切相关。通过有效整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内部员工吸收、消化,并逐步升华为自己的隐性知识。经过这个阶段的内化,企业内部员工自己原有的隐性知识得到拓宽、延伸和重构,同时,员工个体的隐性知识作为构成组织隐性知识系统的组成部分,构成组织有价值的知识资产的新内容。因此,这一过程结果是企业拥有的隐性知识也得到了补充、更新和丰富,从而其总的知识储量也随之相应增加。
以上这4个阶段共同组成了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如图所示,在这个模型中,4种不同的知识转化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都是知识创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一个知识的螺旋上升运动过程,每一阶段知识的转化都相应推动着下一阶段的进程,促进着知识的提升,最后都会创造出来新的知识,而每4次阶段更替和循环又都会从一个更高的起点开始。
图3-1 知识转化的四种主要过程(Nonaka & Takeuchi l995)
资料来源:Nonaka and Takeeuchi: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62.
2.组织学习4I模型
Crossan等人(1999)的组织学习4I模型指出,组织学习发生在个人、团队和组织层面,由四个子过程来联结这三个层面的学习:即直觉(Intuiting)、解释(Interpreting)、整合(Integrating)和制度化(Institutionalizing),强调学习包括了行为和认知两方面的变化。具体来看,直觉是一个潜意识的过程,主要发生在个人层面,而且必须在个人的大脑中自觉发生,是组织学习的起点;解释是指通过提取个人学习中有意识的部分并外显出去,从而在团队层面上实现共享;整合则侧重从组织的立场出发,来改进团队层面的集体性理解,并进一步扩展到整个组织层面;最后,制度化将经过整合的学习结果通过各种制度和机制嵌入至整个组织的系统、结构、规程和实践中去。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流量和存量概念是整合学习与知识理论的着眼点和新的角度,学习与知识之间是存在一种密切关联的回馈关系,即“学习是知识创造和发展的过程,而现有的知识会影响未来的学习”。Miller(1996)曾指出学习、知识和行动之间的联系,他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中那些能够并愿意运用知识做决策,并影响组织中其他成员的个人对于新知识的获取”,“如果该知识与组织行为或决策不相关,那么它就仅与个人学习相关,而与组织学习无关”。学习和知识的这种关系还可见于Kogut和Zander(1992)的论述中。他们在知识增长模型研究结论中,提出组织的学习总是和它们的“现有实践”紧密相连。这一论点还和路径依赖理论重要观点不谋而合,基于路径依赖理论,新的学习不会发生在脱离组织现有知识范畴和知识创造能力的抽象之中,它总是依赖企业现有的信息知识联结能力,实现对知识资源的新的创造和运用。
(四)知识外溢推动区域创新
知识的扩散与两个概念密切相关:即吸收能力和知识外溢。
吸收能力是指学习、同化、内化和使用外部环境所产生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过程和经验积累,而学习和经验的获得又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研发活动得到提升。吸收能力的内涵也就意味着为了获得外部环境所开发的知识,研发投入至关重要。因为,研发发挥了两方面的作用,即可以有效推动开发新产品和投入生产过程,又有利于提高企业学习能力。而且,开发新产品和生产过程和学习能力又具有强相关关联。
知识外溢是指一家企业创造的知识资源可以为另一家企业无偿使用,或者说企业所得报酬低于知识的价值本身。由于知识和创新本质上是部分排他性的、非竞争性的产品,意味着对于知识的生产者来说,难以完全占有知识的所有利润或利益,也难以阻止其他的企业无偿利用其创造的知识。因此,企业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知识外溢,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外溢,会吸引其他企业的靠近和加入,从而使得企业集群在特定空间聚集形成,企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创新的提升。
就具体知识类型来看,对区域创新的推动作用不尽相同。由于编码知识或显性知识更多的是反映出企业的主流竞争力,不能构成企业和区域前沿性的竞争力,不能期望显性知识带来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隐性知识则不同,由于它是企业和区域中各个相关主体之间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无法轻易获得和模仿,所以在对于企业和区域的创新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见,编码知识形成了区域和企业活动的一般比较优势能力,而隐性知识则形成了企业和区域核心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的来源。因此,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来说,隐性知识的外溢和转移至关重要。
基于认识距离思想原理,可以得知隐性知识的溢出和转移只能在一定空间距离内有效实现,独特的企业空间集聚也就据此形成。在同一集聚区域中,各主体因为具有共同的行为实践和创新文化基础,创造知识和扩散知识的方式大致相同,形成了特有区域社会资本;区域内各主体之间逐步形成了复杂的区域创新网络;在区域创新网络中,主体间的各种创新活动交互作用。总之,创新主体地域上邻近性和集聚的积极效应不言而喻,同其他竞争者相比,相邻的创新主体可能创造和转移扩散知识的速度更快;邻近有助于聚集企业进行长期的交互学习,获得区域知识溢出的好处,特别是隐性知识溢出的优势。也就是说,创新聚集区形成了以开放交互作用为基础的创造性集体学习环境,形成学习型区域,这既是区域学习的结果,也是开展区域学习的前提。(王辑慈,2001;Cooke,2002a;盖文启,2002)。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普遍加快,生产要素的开放式流动和遍在化趋势削弱了那些原来把这些要素作为竞争优势和竞争力的区域竞争性;对于创新能力不足的地区来说,可以通过对创新要素、产品和知识的购置,以及积极开展对外部知识的学习,从而收集获得那些原本不能,或需要用很高成本才能获得的创新要素和知识,这种购置、学习和模仿的结果,提高了原来落后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因此,在知识经济新形势下,传统物质要素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而知识作为经济创新中的地位和权重日渐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