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便于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实施和推广,现有学者对开放式创新的分析框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梳理现有资料可以归纳如下:
基于资源流向的分析角度,Chesbrough(2003,2004,2011)提出了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其将开放式创新划分为两种基本模式:内源式创新(Inbound innovation)和外源式创新(Outbound innovation)。内源式创新是指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和资源,包括技术购买,合作研发,投资新创企业,技术联盟等;外源式创新是指企业将内部资源外部商业化的过程,包括出售知识产权,技术外部授权,提供技术服务等。一般来说,内源式创新在技术较为成熟的行业中比较普遍,且更受大企业的重视。而外源式创新则更受技术变化较快的高技术型小企业青睐,这类小企业往往由于缺乏技术商业化的互补资产更倾向于转移和出售自身知识产权。在这一分析框架基础之上,Dahlander(2010)结合企业经济性目的分析提出了揭示(Revealing)、出售(Selling)、开源(Sourcing)和获取(Acquiring)的分析框架。揭示是指企业不以获取直接经济收益为目的,将自身的创新资源开放给外部环境;出售是指企业将自身的专利和知识产权出售给其他组织,并获取直接经济利益;开源是指企业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免费的开源的创新资源(如开源代码);获取是指企业付出经济成本从技术市场或者其他企业内购买技术专利及知识产权。
基于知识探索过程的分析角度,Lichtenthaler(2009)将企业的创新过程分为知识探索、知识保持和知识应用3个阶段,结合每个阶段企业的行为方式(内源式或者外源式),将其划分一个3*2的分析框架。该种按照这一分析框架,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状况决定在什么阶段采取什么样的创新战略。
基于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开放程度分析角度,Hippel(2010)将企业创新模式归纳为四种:封闭式创新(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皆封闭),私有开放式创新(创新过程开放,创新结果封闭),公共创新(创新过程封闭,创新结果开放)和开源创新(创新过程与创新结果皆开放)。
综合来看,上述分析框架皆是以企业组织本身为研究焦点,创新资源来源为中心,同时注重结合资源整合方向,大体可以将开放式创新模式归为以下几类:(1)价值链纵向资源整合。企业注重与客户及供应商沟通合作,在研发过程中侧重吸取来自客户和供应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创意,与上下游组织共同创建技术创新价值网络。(2)创新链横向资源整合。企业注重与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开展广泛合作,共享创新资源,加速创新步伐。(3)产业链多元资源整合。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广泛吸收外部创新资源和创意,既包括客户、供应商,又包括其他创新主体。(www.daowen.com)
伴随着开放式创新现已然成为一种趋势(Lichtenthaler,2011),学者研究越来越广泛,不断向纵深推进,从早期的理论内涵研究扩展到实证研究,从大型企业研究扩展到中小企业,从个体研究扩展到行业研究,从高技术行业研究扩展到传统行业研究。就实证研究来看,企业在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时,主要涉及实施类型和开放度,由于实施类型难以定量化,在实证研究中通常用开放度来表征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实施程度,主要研究成果可以梳理如下:
1.行业属性与开放度。早期的一些研究认为开放式创新模式只适用于某些高技术行业,不具有普适性。这种观点很快受到挑战。Henkel(2006)通过调查研究证明传统行业的创新开放度可能高于高技术行业。Spithoven(2010)以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在技术中介服务组织的帮助下,传统行业的内源式创新活动同样比较密集,拥有较高的开放度。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战略已被广泛采用,不受限于行业属性,不仅局限于高技术行业,而且已经扩展到传统制造业,但开放程度仍与行业特征有关。如Gassmann(2006)发现行业的全球化、知识化、网络化程度越高,其开放度往往越高。Sandulli(2012)证明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倾向于开放。
2.企业规模与开放度。学者们对于企业规模和开放度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Henke(2006),Lichtenthaler和Ernst(2009),Lee等(2010)人认为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源,拥有较少的合作伙伴,更加倾向于对外开放。Enkel和Gassmann(2008)则认为大型企业更愿意对外开放,这类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吸收能力从外界获取创新资源和创意。而Gambardella等(2007)却认为大型企业拥有丰富的资源,为了确保自己的竞争优势,防止自己的专利技术被其他组织利用,不愿意对外开放。Christensen(2005)指出大型企业的开放意愿随着技术研发周期的变动而变动,在研发初期,为了更好地获取外部创意,大企业的开放意愿较高,但在后期商业化阶段,大企业为了实现商业利润,更倾向于不对外开放。不同规模的企业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有效知识的能力也不相同,因此企业的开放度还与企业的吸收能力有关。Knudsen(2006)指出对外界知识和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是企业选择开放式创新实施深度的关键因素。Spithoven等(2010)证明中小企业为了更好地从外部获取资源,实施内源式创新模式,会更加注重构建自身的吸收能力。
3.开放度与创新绩效。首先,创新绩效与创新成本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随着开放度的加深,实施成本也会增加。开放式创新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成本,具体包括:(1)搜寻成本。企业在开放过程中,需要从外部环境中搜寻符合自身需求的创新资源,并通过不断尝试进行匹配,这个过程需要付出一定成本,且搜寻范围越大,成本越高。(2)协调成本。企业从外界环境获得的资源,往往保留了来源母体组织自身的特性,与企业内部资源存在文化、空间及价值观的差异,需要经过一定的协调程序才能有效整合,此过程中会产生协调成本。(3)风险成本。企业在将内部技术向外开放时,存在技术泄密的风隐。在实化开放式创新战略时,企业需要在实施成本与绩效增益之间做出权衡。其次,创新绩效还与创新开放度密切关联。Sapienza(2004)从企业开放与技术依存之间的关系出发,指出过度的企业开放往往会导致企业不能够有效地吸收外部知识,从而造成外部技术依存现象产生。Laursen和Salter(2006)利用英国的创新调查数据,对2707家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的制造型企业进行研究,发现开放的广度、深度与企业的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陈巧芬和陈劲(2008)通过对不同行业企业进行研究发现,在科技驱动型产业之中其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往往呈倒U型关系,而对于经验驱动型产业,其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往往呈正向关系。Dodgson(2006),Chesbrough(2011,2012)等通过对P & G、Intel、GE、Amzaon.com等公司进行案例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战略对企业的长期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