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证研究:区域创新体系探析

实证研究:区域创新体系探析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外学者关于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一)欧洲地区的实证研究目前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中,欧洲地区的相关研究最多,许多研究都是在欧盟资助的大型项目基础上展开的。(二)北美地区的实证研究北美地区的创新体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这些地区都拥有良好的创新基础设施和有效的制度支持,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为基础的创新体系。学者们总结了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创新体系发展提供借鉴。

实证研究:区域创新体系探析

国外学者关于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一)欧洲地区的实证研究

目前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中,欧洲地区的相关研究最多,许多研究都是在欧盟资助的大型项目基础上展开的。如Alexander Kaufmann等在欧洲REGIS项目中的11个调查区中,选择6个地区并以该项目的资料为基础,对这些地区企业的创新活动、地区间创新活动的差异以及企业创新中相互联系的各层面合作者类型等进行分析和比较。Gordon Dabinet和Tony Gore(2001)对英国约克郡和东伦敦地区企业间、企业与研究机构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欧盟资助的区域技术发展项目在这两个地区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些技术项目的影响是有限的,并没有促进当地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Rinaldo Evangelista(2001)则以意大利为例,利用共同体创新研究(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简称CIS,一个由欧洲13个国家参与的一个大型研究项目)收集的信息,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他运用CIS信息中的企业创新战略指标、企业创新表现指标,以及创新体系指标和产业结构指标研究发现这些指标可以量化意大利不同地区创新体系的贡献,确定意大利不同区域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发展模式,从而指出CIS信息在把握创新活动的区域性方面是有效的。

有学者以产业或企业为切入点对波兰和瑞典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当地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空间接近性作用以及创新活动是否根植于当地区域创新体系等问题。E.Wojnicka等(2001)从企业的角度用动态分析方法对波兰波美拉尼亚省(Pomeranian)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地区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区域创新体系。David Doloreux等(2003)对瑞典哥提亚东部地区(EastGot hia)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分析,考察了该地区技术创新和合作是否根植于哥提亚东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这个问题,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介于“区域网络型创新体系”和“区域化国家创新体系”之间的状态。

Martina Fromhold-Eisebith(2004)选用德国亚琛(Aachen)地区探讨了创新环境社会资本的差异性和一致性。他分析发现,亚琛地区的创新环境与社会资本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并认为虽然创新环境和社会资本都强调地方性合作对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但创新环境主要是刺激产业发生变化,刺激企业进行创新并实施新项目,而社会资本主要是为企业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一种相互信任、稳定的社会关系。两者的差异还存在于内涵构成上,创新环境主要由不同的私人和公共机构(企业、大学、行政部门)的决策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而社会资本主要是一个包括了企业(同类或相关产业部门)高层管理者的可以促进创新的社会团体和网络。不过,创新环境为创新或新企业的产生提供了主要的推动力和“初始激励”,而社会资本更能满足企业建立后在环境变化中的需求。创新环境和社会资本两者相互补充,为区域发展和重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另外,还有些学者对欧洲一些地区的创新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Javier Revilla Diez(2000)着重从公共研究机构的角度对巴塞罗那、斯德哥尔摩维也纳这三个大都市区域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试图评价公共研究机构在支持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企业创新活动状况、公共研究机构支持创新活动的方式、公共研究机构与企业的空间接近性以及公共研究机构的功能分析,他发现:(1)在企业创新活动中,价值链上的合作者,如客户和供应商比公共研究机构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2)公共研究机构参与的企业创新活动主要为产品创新;(3)公共研究机构使地方企业获得了创新产品的知识,但它们从区域外部向地方企业转移知识的程度有限。Diez最后认为,虽在支持企业的创新过程中,公共研究机构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其实际发挥的作用要小于理论研究所揭示的作用。

(二)北美地区的实证研究

北美地区的创新体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这些地区都拥有良好的创新基础设施和有效的制度支持,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为基础的创新体系。这些地区是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比较成熟的代表。学者们总结了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创新体系发展提供借鉴。

Saxenian(1994,1996)对美国东部波士顿附近128号公路地区(Route 128)和西部旧金山附近的硅谷(Silicon Valley)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分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区域创新体系各自发展的过程和经验。他认为,128号公路地区的发展是以政府为主导,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独立大型电子信息高科技企业集群;而硅谷地区的发展则体现了一种规模小、体制灵活、公司间相互竞争和合作频繁的风格,其创新能力源于市场的丰富科技资源、不断衍生和壮大的创新型企业、政府的新政策和管理方法,以及(最为关键)区域主体间互动产生的协同创新能力。(www.daowen.com)

Cooke(2002)在研究欧洲REGIS项目时,对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地区和英国剑桥地区的生物集群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对两者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了比较。他研究发现:(1)这些生物技术集群都有完善的企业创新支持基础设施,并与发展良好的科学研究基础互为补充;(2)企业和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很有效率,彼此之间网络联系频繁且能有效地发挥作用;(3)这两个集群也反映了多重治理的效果,即在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区域和地方各级管理机构都积极参与并承担相关的责任;(4)英国剑桥地区的生物产业可能比美国剑桥地区的生物产业要落后10年。

J.Adam Holbrook和David A.Wolfe(2005)分析了加拿大创新体系研究网络(t he innovation systems research network,ISRN)研究计划,归纳了加拿大创新体系社会资本的种类及其集群特点。他们认为,运用ISRN可把社会资本分为五种结构性社会资本或资产(企业网络资本、信息网络资本、研究网络资本、参与性资产和关系资产)和一种认知性社会资本,即相互信任;同时,他们还发现,加拿大集群中极少包括波特钻石模型的四种构成要素(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主导产业和相关产业、国内市场以及企业结构和战略),而影响其集群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学习、劳动者、领导权、立法和实验室以及区位。Doloreux和Dionne(2008)对加拿大的拉波卡蒂耶地区进行案例分析,发现专业化的基础知识环境,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和充足的智力资本是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东亚地区的实证研究。

对东亚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是对日本和韩国的研究。David W.Edgington(1999)对日本(以名古屋为基础)的创新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主要由核心装配企业及分包商、国家和地方政府机构、地方性商会以及私人部门团体四部分组成,而创新机制主要依赖核心企业的产品多元化战略,以及核心企业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使得该地区在下游创新活动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但中京仍然介于完全“自上而下”的国家创新体系和“自下而上”的地方根植性创新体系之间。Soo Young Park等(2000)认为,在韩国由地方机构培育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韩国模式强调技术发展和区域创新。他研究后指出,区域发展动力源于由集群企业、研究机构和企业服务机构所创造的区域创新体系和集聚经济,因此区域管理层应该鼓励相关产业的集中,并与教育和研究机构、技术中介以及企业服务机构携手合作,培育和发展区域创新体系。Choi等(2009)通过对韩国的7个区域创新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系统需在有效的治理机制背景下才能有效建立,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市场化服务网络能够有效降低区域创新体系运营风险,增强创新主体间的协作程度。

纵观区域创新体系的实证研究,它们的信息大多取自于本国或跨国层面的信息库,除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外,还辅之以电话或实地采访。探讨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影响案例区企业创新活动的内外因素,案例区技术创新和合作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根植于当地区域创新体系,研发活动对企业和地区以得成功的作用,企业合作频度,企业与其他主体进行创新合作的范畴、特征等问题。不过,现有的实证研究仍存在不足,如主要局限在成功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很少;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问卷为主,数理分析使用较少,尤其是没有指标来量化创新主体间的相互关系等。[1]

就国内实证研究而言,现有的文献中已有不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案例分析,特别是区域创新试点省市的经验总结。如对中关村、长三角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吕国辉,2008、王景荣和徐荣荣,2013)这些研究试图通过案例分析或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究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一般规律、经验和启示。比较一致的经验主要是以下几点:(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2)加强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创业孵化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3)促进地方企业与研究机构、大学的合作,抓好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4)加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5)着力解决资金瓶颈问题;(6)强化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服务功能。现有文献提到的技术创新区域试点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技术创新区域试点工作缺乏整体规划;(2)区域创新的环境不够完善;(3)区域试点中发展支柱优势产业的倾向不够突出。

就国内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来看,2003年4月国家科技部召开关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专题研究会议,并随后下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指出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当前地方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自此,由科技主管部门主导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开展起来。此外,我国在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实践探索,如长江三角洲创新体系建设和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粤港澳大湾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